黃鐵礦因其淺黃銅的顏色和明亮的金屬光澤,常被誤認為是黃金,故又稱為“愚人金”。成分中通常含鈷、鎳和硒,具有NaCl型晶體結構。黃鐵礦是弱磁性礦物,可以使用磁化焙燒技術利用一定條件在高溫下使其轉變成強磁性礦物。
黃鐵礦磁選工藝流程:給料-破碎-磨礦-篩分-氧化焙燒-磁選-濃縮-烘干-精礦。
磁選黃鐵礦所需設備:振動給料機、圓錐破碎機、格子球磨機、高頻振動篩、圓筒磁選機、圓錐型濃縮機、真空過濾機、圓筒烘干機等。
黃鐵礦原礦通過振動給料機進入圓錐破碎機,由于偏心套的作用動錐做旋擺運動,周期性地靠近與離開定椎,產生破碎作用,為使礦石的粒度符合浮選的要求,利用格子球磨機對物料再進行粉碎。然后利用高頻振動篩進行篩分,一方面破壞了礦漿表面的張力和細粒物料在篩面上的高速振蕩,加速了大密度有用礦物和析離作用,增加了小于分離粒度物料與篩孔接觸的概率。從而造成了較好的分離條件,使小于分離粒度的物料,特別是比重大的物粒和礦漿一起透過篩孔成為篩下產物。
氧化焙燒是專門對黃鐵礦而言的,所以經過破碎和篩分處理后的黃鐵礦礦石可以在氧化氣氛(保持氧化氣氛要通入大量空氣)中短時間焙燒時,首先被氧化成磁黃鐵礦,延長焙燒時間,磁黃鐵礦按下列反應變磁鐵礦。然后可以利用磁選磁鐵礦的方法進行選別。
將變成磁鐵礦的黃鐵礦送入圓筒磁選機,工作時圓筒逆時針方向旋轉,磁系固定不動。細磨的礦漿經給礦箱進入分選箱,其中磁性礦粒在不均勻磁場作用下被磁化,受到磁場磁力的吸引,吸在圓筒表面并隨圓筒旋轉。磁性礦粒轉至磁系出口處,由于磁力減弱加上沖洗水的沖刷,脫離磁力的吸引而被排出成為精礦(磁性礦粒)。非磁性礦粒,由于不受磁力的作用,仍留在礦漿中,隨礦漿排出成為尾礦。因此,磁性不同的礦粒實現了分離。
磁選所獲取的磁鐵精礦進入圓錐型濃縮機,一般先由給料溜槽將礦漿給入池中的中心受料筒,而后再向四周輻射,礦漿中的固體顆料逐漸濃縮并沉到底部,由耙架下的刮板入池底中心的圓錐形卸料斗中,再用砂泵排出。之后使用真空過濾機進行過濾,過濾后的精礦進入圓筒烘干機進行烘干,收塵之后排出廢氣,獲得干磁鐵礦精礦。
用途:黑色金屬礦選礦――鐵礦石磁選;有色和稀有金屬礦精選――鎢錫分離、銅鉬分離、銅鉛分離;重介質選礦中磁性重介質的磁選回收;非金屬礦物原料選礦中除去含鐵雜質――高嶺土除鐵;廢水處理。
電選是以帶不同電荷的礦物和物料在外電場作用下發生分離為理論基礎的。電選法應用物料固有的不同摩擦帶電性質、電導率和介電性質。因為靜電力與顆粒表面電荷大小和電場強度成正比,所以靜電力對細的、片狀的輕顆粒影響大些。因此,顆粒可以得到有效的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