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96.00/年
《亞洲史研究》創刊于2023年,發行周期:半年刊,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它為全球范圍內對亞洲歷史感興趣的學者、研究人員以及學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內容覆蓋了從古代到現代的廣泛歷史時期和地區,包括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等區域的歷史研究。旨在促進亞洲歷史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發展,強調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和視角,鼓勵學者們突破傳統的地域界限,探索亞洲歷史中的共通性和差異性。
總之,亞洲史研究雜志作為亞洲歷史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資源,為推動相關學術研究的進步做出了顯著貢獻。特別關注那些能夠反映亞洲內部復雜互動關系以及亞洲與其他地區之間文化交流與沖突的研究成果。通過提供一個多元化的知識共享平臺,它不僅促進了亞洲歷史研究的發展,還加強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學者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此外,雜志注重培養新一代歷史學者,通過設立青年學者論壇等方式,支持年輕研究人員的成長和發展。它不僅是傳播知識的媒介,更是連接世界各地學者的橋梁,共同探索亞洲歷史的奧秘。
專題論文、學人訪談、書評、會議綜述
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
1、如果來稿系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請在首頁論文題名后以“宰”符號標注,并鏈接至論文首頁地腳中表明基金項目的類別、名稱、項目編號。
2、請酌情考慮文中圖表的取舍,只保留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圖表,請務必提供清楚的插圖,圖形符號及制圖要求應符合國家標準,圖表緊跟在相應文字段之后,并給出圖號、圖名。
3、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學位等),并在文末附上詳細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和電子信箱。
4、獲基金資助的論文,應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應按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獲多項基金資助的應依次列出。
5、論文摘要: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章重要內容。摘要中盡量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字眼。務求簡練,一般不宜超過250字。
6、稿件均為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編輯部的意見。凡涉及國內外版權問題,均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法》和有關國際法規執行。
7、正文中標題編排格式為:二級標題用“一”或“一、……”(居中、宋體四號);三級標題用“(一)”(首行縮進兩格、宋體五號加粗);四級標題用“1.……”(宋體五號)。
8、標題使用小二號字,宋體,加粗顯示;正文使用五號字,宋體;圖題、圖注、表格、標注、參考文獻使用小五號字,宋體。文中英文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根據其在文中所處位置選用相應字號。
9、注釋:主要用于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須在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最末一字右上方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標明序號(例①、②表示),全部注釋按序次排在文末。
10、參考文獻著錄采用數字加方括號編序集中列于文后,其著錄格式如下:序號、主要作者、文獻及載體、出版項(出版者、出版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