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90.00/年
《中國視聽》創刊于1993年,發行周期:雙月刊,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主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學術期刊。是一份專注于廣播、電視、電影及新媒體領域的專業期刊,它致力于探索視聽藝術的無限可能性,并關注行業動態與發展。這份雜志不僅是中國視聽產業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連接創作者、學者與普通觀眾之間的橋梁。主要報道國內外視聽行業的最新進展,包括但不限于新技術的應用(如5G+4K/8K超高清視頻技術)、政策法規的變化以及市場趨勢分析。
通過深入解讀這些信息,中國視聽幫助讀者把握行業發展脈絡,為從業者提供決策支持。聚焦于影視作品的創作過程,從劇本創作到拍攝制作,再到后期剪輯與特效處理等各個環節進行剖析。這里既有知名導演、編劇的經驗分享,也有新銳創作者的心得體會,旨在激發創新思維,推動視聽藝術的進步。定期邀請行業內有影響力的人物接受訪談,他們可能是資深導演、著名演員、頂尖攝影師或是其他幕后英雄。通過他們的講述,讀者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這個行業的真實面貌和從業者的熱情與堅持。
視聽同期聲、深度觀察、技藝空間、口述歷史、全球視聽資訊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甲1號院,郵編:100020。
1、引言是學術論文的開場白,主要說明為什么要進行該項研究工作,提出文章中要研究的問題,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
2、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3、論文要有摘要、關鍵詞,注釋采用腳注形式,論文文件標題格式為:姓名+單位+論文題目,文后附個人簡歷。
4、來稿若為課題研究成果,則凡被省級以上單位正式立項的課題,應在文中標明課題的立項單位、級別、時間和編號等信息。
5、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30字,不得使用不常見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代號和商品名稱。
6、摘要須用第三人稱寫法,去掉廢話、套話、空話,慎用結論性、定義性的字詞和語句。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
7、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照正文中出現次序列于文后。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識;序號(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每一條目的最后均以實心點結束。
8、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9、為保證期刊的質量,對于所有的論文,將邀請2位專家評議確定提出意見。然后根據評審意見,由本刊編委會確定用稿意見。確定最終入選文章。
10、計量單位:執行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