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創(chuàng)刊于2008年,發(fā)行周期:年刊,北京大學中文系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語言學領域的一顆璀璨明珠,不僅僅是語言學研究者書架上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更是廣大語言學愛好者深入探索中國語言奧秘的寶貴窗口。這份雜志以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廣泛的學術影響力,成為了連接語言學界內(nèi)外的橋梁,為推動中國語言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于語言學研究者而言,雜志是他們獲取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學術前沿動態(tài)的重要渠道。雜志上發(fā)表的每一篇學術論文都經(jīng)過了嚴格的篩選和評審,確保了其學術價值和研究深度。這些論文不僅涵蓋了語言學的各個分支和領域,還常常提出新的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為語言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者們可以通過閱讀這些論文,拓寬自己的學術視野,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而對于語言學愛好者來說,雜志則是他們深入了解中國語言奧秘的絕佳窗口。雜志上的文章既有深入淺出的理論闡述,也有生動有趣的實例分析,讓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領略到語言的魅力和奧秘。通過這些文章,語言學愛好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漢語及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特點和規(guī)律,感受到中國語言的博大精深。
譯文、筆談、轉載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成府路205號,郵編:100871。
1、稿件請用微軟簡體中文版Word編輯。一般情況下,正文用五號(10.5點)宋體字,注釋和參考文獻用小五號(9點)宋體字排印。打印紙本請用A4紙。
2、論文請使用標準簡體字,但引文部分如有需要,可以使用繁體字。
3、第一級小標題用小四號(11點)宋體字,上下各空一行。第二級以下小標題用五號(10.5點)宋體字,節(jié)次編排格式可以根據(jù)個人習慣和論文特點自行決定。
4、例句獨立列出者,用楷體,行首空兩格;序號加圓括號,如:(1)(2)…;全文例句連續(xù)編號。
5、文中若有圖表,請在圖表右上方注明序號及名稱,如:圖一……;表一……。若有復雜圖表,不便在正文中排印者,請附在文末,并注明序號及名稱,如:附圖一……;附表一……。全文圖表連續(xù)編號。
6、文中若采用國際音標,請加方括號,聲調(diào)用五度標調(diào)法,標于音標右上角,如:好[xau214]。若采用漢語拼音,聲調(diào)則用調(diào)號,如:nǐ hǎo。
7、行文中引用原文者,請加“”;引文獨立成段者,請用楷體,第一行空四格,第二行以下空兩格。
8、注明引文或觀點出處,可采用以下方式:若所引之文或觀點發(fā)表在期刊上,則為:(郭錫良1980)……;若所引之文或觀點出自著作之中,則為:郭錫良(1993:84—85)……,冒號后的數(shù)字為頁碼,下同;若在所引之文后面用括號注明出自期刊或著作中的觀點,則為:……(郭錫良1980),或……(郭錫良1992:84);若所轉述的觀點為不同的人持有,則為:……(Corder 1981; Krashen 1981);或……(Elis 1986:18-41; James 1980)。注明引文或觀點出處亦可采用作者認為適當?shù)钠渌绞健?
9、注釋一律采用當頁腳注,不用文末尾注。注釋號碼用帶圈阿拉伯數(shù)字右上標,如:完形①。
10、以下內(nèi)容請作者自行決定:(1)論文是否附有內(nèi)容提要和關鍵詞;(2)是否注明作者的單位和通訊地址。編輯部尊重作者本人的意見,不作統(tǒng)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