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16.00/年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研究》創刊于2019年,發行周期:半年刊,浙江大學外語學院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研究中心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本專注于中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多學科研究的權威雜志,其內容廣泛而深入,不僅涵蓋了文學領域,還包容了歷史學、哲學、藝術史等多個學科,充分展現了其跨學科性和綜合性的特點。
在文學領域,雜志深入探討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各類文學作品,包括詩歌、戲劇、小說等,分析了這些作品的主題、風格、流派以及它們對后世文學的影響。通過對經典文本的解讀,雜志引領讀者走進那個充滿想象與創造力的時代,感受文學作品的獨特魅力。歷史學方面,雜志則關注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事件、社會變遷、政治制度等方面,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背景知識。通過對歷史文獻的梳理與研究,雜志揭示了這一時期的政治格局、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等歷史現象,為理解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整體歷史面貌提供了重要的視角。
在哲學領域,雜志深入探討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思想,包括經院哲學、人文主義哲學等,分析了這些哲學思想對當時社會的影響以及它們對后世哲學發展的貢獻。通過對哲學著作的解讀與討論,雜志為讀者呈現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哲學思想的多樣性與復雜性。藝術史方面,雜志則聚焦于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包括繪畫、雕塑、建筑等,分析了這些藝術作品的風格、技法以及它們所反映的時代精神。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深入剖析,雜志展現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獨特魅力與創造力,同時也揭示了藝術作品與社會、文化之間的緊密聯系。
中世紀研究、文藝復興研究、書評、追思
地址:杭州天目山路148號,郵編:310007。
1、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時間應精確到月;根據被引資料性質,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編”、“編譯”、“編著”、“編選”等字樣。
2、行文中的注釋一律使用腳注,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其位置在標點符號前(引號除外)文字的右上角。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僅是參考或引用的文獻等內容一般不作為注釋出現。腳注請用宋體小5號。
3、稿件署名作者應為合法著作權人,文責自負,文章內容無違法違規、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文稿中摘編或引用他人作品,務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在注釋資料中標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等。
4、摘要應采用第三人稱寫法,即無主語句。不要出現“本文”、“筆者”、“我們”等字樣,應一律寫成“對××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
5、文題應具體、確切,高度概括文章并應使用規范術語。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外來語、縮寫詞、代號、符號等。
6、作者簡介放在首頁地腳,列出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
7、文中圖、表要精選,具有自明性,切忌相互重復或與文字表述重復。每個圖、表均應有簡明的圖題或表題及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的圖序和表序。
8、參考文獻為作者撰寫文章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書目。在正文中以參考文獻首次出現的順序編號,并在相應位置以數字加方括號的上標標注表示。
9、文稿凡屬基金資助項目,應寫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基金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正式名稱填寫,投稿時附基金項目證明復印件,本刊將優先錄用和發表。
10、內容相關性:提交的稿件應與眼科領域相關,并具有一定的實驗性質,包括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藥物研發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