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學研究》發行周期:年刊,燕山大學中國長城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雜志專注于長城文化、歷史及其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學術期刊,其目標遠大而深遠,旨在努力探索闡述長城學的框架和學科內涵,推動長城學逐步構建完善的學科體系,并不斷提高長城研究的學術水平。這一辦刊宗旨不僅體現了對長城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深刻認識與尊重,也彰顯了雜志在推動長城學學科發展中的責任與擔當。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之一,其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民族精神。然而,長城學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其框架和學科內涵尚需進一步探索和闡述。雜志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應運而生,它匯聚了歷史學、建筑學、考古學、民族學等多學科的專家學者,共同致力于長城學的理論構建和學術研究。
在探索闡述長城學的框架方面,雜志注重從多個維度對長城進行深入研究。它不僅關注長城的歷史沿革、建筑特點、軍事功能等基本問題,還深入剖析長城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社會變遷等方面的作用和影響。通過這些研究,雜志逐步勾勒出長城學的學科框架,為長城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長城建筑與文物研究、長城文化傳播研究、長城保護與文旅融合研究
地址:河北省秦皇島市河北大街西段438號,郵編:066004。
1、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號宋體字,一律采用單倍行距。引文務請核實無誤,并注明出處。
2、同一注釋里如需羅列多條同類文獻的,一般按時間順序排列,用分號隔開(但依論證重要程度排列的文獻次序除外)。同一注釋里中外文文獻混合排列的,結尾所使用的句號以最后文獻的語種所對應的格式為準。
3、論文刊出后,該文不得以同種文字在其他期刊或其他公開出版物(含紙質、光盤、網絡等各種介質、媒體)上再次發表,匯編個人作品(含網頁)或文集需要使用該文及其版式須注明出處。
4、作者簡介(出生年份、性別、學歷、所屬單位、職務職稱、當前研究課題及研究方向等)以及詳細通訊方式(包括郵政編碼、通訊地址及聯系電話、傳真電話及E-mail)。
5、來稿請附中英文對照的摘要(300~500字左右),客觀真實地反映論文的內容;關鍵詞用5~8個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
6、中文題名一般不允許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要求有作者署名,工作單位全稱及其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市、縣,郵政編碼等信息。
7、計量單位: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軋93)量和單位》的規定正確使用其名稱和符號。
8、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參考文獻置于文末,按國家標準GB/T 7714-2005規定的著錄規則。
9、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10、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