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96.00/年
《運河學研究》創刊于2018年,發行周期:半年刊,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份專注于運河學研究的學術期刊,自創刊以來,始終秉持著學術性、專業性和開放性的辦刊宗旨,為廣大學者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的寶貴窗口。這份雜志不僅記錄了運河學研究的點點滴滴,更在推動運河學的學科發展和學術進步方面發揮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對于學者們而言,雜志是他們展示學術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重要平臺。在這里,無論是資深學者還是青年才俊,都可以將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出來,與同行們分享自己的見解和發現。這種學術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不僅有助于學者們拓寬學術視野,增進對運河學研究的深入理解,還能夠激發更多的學術靈感和創新思維,為運河學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雜志也積極推動著運河學的學科發展。作為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領域,運河學涉及歷史、地理、文化、經濟等多個方面,需要學者們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深入探討。而雜志正是這樣一個匯聚各路學者、促進學術交流的學術平臺。它通過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推動運河學研究的深入和拓展,為運河學的學科體系建設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貢獻。
專題研究二:運河區域社會與文化、專題研究三:運河考古、專題研究四:世界運河、專題研究五:運河遺產、史料拾遺
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
1、撰寫風格:藍皮書語言風格類似于調查報告,不同于純粹的學術研究,內容一般包括描述現狀、存在問題、解決對策或建議等部分,同時注重數據支撐。
2、格式要求:分為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4 部分。標題為黑體三號,摘要、關鍵詞為楷體小四號,圖表用宋體小五號,其余均為宋體小四號。文中可以加注釋,也可以不加注釋,注釋均為頁下注①②③④……,每頁單獨編號。
3、原創要求:重復率不超過15%(含本人已發表文獻復制比),字數為1萬字左右。
4、引言作為論文的開場白,應以簡短的篇幅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對相關領域內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進行簡要的概括。
5、論文所引文獻的注釋必須規范,準確標明作者、文獻名稱、出版社或出版物的名稱、出版或發表的時間、頁碼等。注釋一律采用腳注方式,注釋序號使用1、2、3……標示,每頁單獨排序。
6、編輯部收到來稿后進行登記編號,并送專家評審和主編審定,并在3個月內答復作者是否錄用。如在3個月后未得到編輯部消息,可查詢,如作者未取得錄用通知可改投它刊或自行處理。
7、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簡介按姓名(出生年一),性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要求寫出,通訊作者同時提供E-mail和長期有效的聯系電話。
8、摘要應采用第三人稱寫法,即無主語句。不要出現“本文”、“筆者”、“我們”等字樣,應一律寫成“對××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
9、正文標題:文內各級標題題號一律頂格書寫,標題題號分級采用1;1.1;1.1.1等標注形式。結構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二級或三級。
10、表格:表格應出現于相應正文段落之后,表應按統計學的制表原則設計,三線橫表力求結構簡潔,數據單位明確。橫、縱標目間應有邏輯上的主謂語關系,主語一般在表的左側,謂語一般在表的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