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判解研究》創刊于2002年,發行周期:季刊,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本深耕刑事法律領域的專業刊物,其獨特之處在于它不僅密切關注中國本土的刑事法判解實踐,還將視野拓展至國際刑事法案例的評析,構建起一座連接國內外刑事法治交流的橋梁。
在中國刑事法判解方面,該雜志深入剖析各級司法機關處理的典型案件,從案件事實、法律適用、證據采信、量刑裁決等多個維度進行細致解讀。通過這些真實、具體的案例分析,不僅展示了中國刑事司法實踐的現狀與成果,也揭示了存在的問題與挑戰。同時,雜志還邀請法學專家、學者對判解進行點評,提出改進建議,為司法機關提高辦案質量和法律適用水平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而在國際刑事法案例評析方面,雜志同樣不遺余力。它緊跟國際刑事法治的發展步伐,關注國際刑事法院、各國最高法院以及國際刑事條約中的經典案例。通過對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雜志揭示了國際刑事法的基本原則、司法程序和裁判標準,展示了國際刑事法治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這些國際案例的評析,不僅為中國司法機關處理涉外刑事案件提供了借鑒,也促進了中國刑事法治與國際接軌,提升了中國在國際刑事法治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專題論壇、熱案評析、疑案爭鳴、歷史鏡鑒、域外視角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27號,郵編:100745。
1、全文采腳注,每頁重新單獨編號。后注與前注相同的注釋,后注不用省略格式,即不采用“見前注”、“前引”、“前揭”等字樣。正文中腳注號碼應在標點之外。
2、中文部分規范注釋體例。基本規格為:作者;書名;版本;頁碼。 (1)著作:陳興良:《教義刑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頁。 (2)主編:王作富主編:《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上),中國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68-70頁。
3、正文部分小標題一般單獨占一行;段首小標題,前空兩格,后空一格。層次編碼依次使用一、二、三…;1.2.3.…;1)、2)…。也可使用1.1、1.2、1.3…的格式。
4、本刊編輯部將在收到來稿后3個月內答復您是否采用。如在3個月后仍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請盡快與本刊編輯部聯系查詢。
5、稿件須有“摘要”(中、英文),用以準確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的問題、研究目的以及論點、論據和結論,字數一般控制在 300 字以內。
6、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7、作者姓名、性別、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電子郵箱等,以上信息需以腳注形式標注于文稿首頁。同時可在稿件尾部留下作者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碼。
8、表格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中英文表號和表題居中放在表的上方。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用符號),若單位相同,可統一寫在表頂線上右側。
9、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個位對齊,并用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10、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