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創刊于2015年,發行周期:半年刊,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學傳承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范大學文藝批評研究中心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一本專注于文學作品深度解讀與批評的學術期刊,自創刊以來,便以其獨特的視角、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豐富的內容,贏得了學術界與文學愛好者的廣泛贊譽。該雜志致力于對古今中外文學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和批評,不僅強調文本細讀的重要性,更倡導通過細致入微的閱讀,挖掘作品的深層意蘊,揭示文學現象背后的文化邏輯與歷史脈絡。
在雜志中,每一篇論文都是對某部文學作品或文學現象的深度剖析。學者們運用各種文學批評理論,如形式主義、結構主義、后現代主義等,對文本進行細致入微的解讀,力求揭示作品的內在結構與深層含義。這種文本細讀的方法,不僅要求讀者對作品的語言、情節、人物等有深入的理解,更強調對作品背后的文化、歷史、社會等因素的綜合考量,從而實現對作品的全面把握。
雜志尤為重視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比較研究。通過將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學作品進行對比分析,雜志旨在揭示文學發展的普遍規律與特殊現象,探討文學與文化、歷史之間的復雜關系。這種跨文化的視角,不僅拓寬了讀者的視野,也促進了文學研究的國際化與多元化。
古典天地、品讀紅樓、福建文化研究、張國龍創作談、杏壇擷英、書評
地址:北京市朝內大街166號,郵編:100705。
1、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號宋體字,一律采用單倍行距。引文務請核實無誤,并注明出處。
2、腳注中的外文參考文獻要用外文原文,作者、書名、雜志名字體一致采用Times New Roman,書名、雜志名等用斜體,其余采用正體。
3、投稿一個月未收到通知,可自行處理。本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權進行修改、刪節。除紙本印刷外,本刊會配合集刊數據庫和學術期刊網,將電子文檔上傳至相關網站及本集刊主頁。
4、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采用結構式,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字數不超過400字。
5、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6、來稿請注明專投本刊,嚴禁剽竊、抄襲行為,反對一稿多投。凡發現有此類行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發其稿件,并通報作者姓名。
7、配圖請統一打包文件夾發送。圖片文件名中須標明圖片信息,其中作品的信息包括作者名、作品名、材質、尺寸、年代、藏地等。
8、參考文獻:凡文稿中引用他人資料和結論者,務請按《著作權法》在參考文獻中寫出,著錄格式按照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編碼。
9、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一般為國家或省部級基金項目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中間用“;”隔開,每個項目須給出基金編號。
10、學術規范要求:審稿人在審稿過程中,要尊重作者的首創性,要保證所評審文章的思想和方法不外泄。一旦外泄,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