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仲裁》創刊于2006年,發行周期:半年刊,武漢仲裁委員會(武漢國際仲裁中心);湖北省法學會仲裁法研究會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國內仲裁領域的重要出版物,始終堅守其使命——傳播前沿的仲裁理念,交流寶貴的仲裁經驗,為推動中國乃至國際仲裁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其獨特的編輯風格與嚴謹的排版設計,不僅確保了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更在視覺呈現上體現了專業性與易讀性的完美結合。
在內容方面,雜志緊跟仲裁領域的最新動態,深度剖析國內外仲裁實踐中的熱點與難點問題,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分析與理論探討。雜志不僅關注仲裁法律制度的完善與創新,還深入探討仲裁機構的管理與運作、仲裁員的職業道德與專業素養等關鍵議題,為仲裁從業者、學者及法律界人士提供了一個高質量的信息交流平臺。
在排版設計上,雜志遵循“圖、表要少而精”的原則,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內,通過精煉的圖表傳達最豐富的信息。這一設計理念不僅提升了雜志的可讀性,更確保了信息的準確性與自明性。雜志在編輯過程中,還注重文章的邏輯性與條理性,確保每一篇文章都能清晰地傳達作者的觀點與論據。雜志通過合理的段落劃分、恰當的標題設置以及準確的詞匯選擇,為讀者提供了流暢的閱讀體驗。
仲裁實務、理論探索、資料選登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蓮花池西里7號,郵編:100073。
1、正文中例句排列采用(1)(2)(3)……的形式(起三回一)。正文中涉及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計數等,均使用阿拉伯數字。
2、帶圈數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3、每篇論文必須包括中文題名、中文作者名、中文作者單位、中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名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和關鍵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及第一作者簡介。
4、摘要和關鍵詞:摘要300字左右為宜,要求客觀反映文稿的主要內容;關鍵詞為3-5組。論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均需有相應的英文翻譯。
5、文題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盡董不出現結構式和數學式等;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要一致。
6、稿件刊登時作者署名及順序以稿件為準。稿件有多位作者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投稿后不再變動。
7、論文中插人圖表時,說明性文字要先出現,圖表附在說明性文字之后。圖的題目在圖之下,表的題目在表格之上。
8、參考文獻作者以親自閱過的近5年主要文獻,對照原文核定,在正文中加注方括號角碼。所有來稿的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15條,綜述20條左右。
9、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公關項目,應在首頁腳注中說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在投稿時上傳基金證書復印件。
10、提交方式:在提交之前,還可以考慮向其他作者或編輯咨詢他們的經驗和建議,以確保你的稿件能夠符合雜志的標準并提高被接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