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60.00/年
《鐵道技術標準·中英文》創刊于2019年,發行周期:月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鐵路局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鐵路局規劃與標準研究院主辦的學術期刊。作為國內鐵路技術領域的重要學術刊物,秉持“科學、權威、專業、開放”的辦刊方針,致力于成為鐵路科技創新與技術標準交流的國際平臺。它不僅承載著記錄和傳播鐵路科技最新進展的重任,更是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推動技術標準國際化應用的重要橋梁,為我國鐵路事業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科學”是雜志的基石。雜志嚴格遵循科學研究的規范與原則,確保所刊載的每一篇文章都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確保內容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可靠性。它不僅關注鐵路技術的理論研究,更重視實踐應用中的科學問題,力求為鐵路技術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科學支撐。“權威”體現在雜志對鐵路技術標準領域的深度挖掘與權威解讀。雜志緊密跟蹤國內外鐵路技術標準的最新動態,邀請行業專家撰寫權威文章,對鐵路技術標準進行深入剖析與解讀,為鐵路工程的設計、施工、運營和維護提供權威的參考依據。同時,雜志還積極參與國際鐵路技術標準的交流與合作,提升我國鐵路技術標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專業”是雜志的核心競爭力。它專注于鐵路技術領域的專業研究,涵蓋軌道交通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護等多個環節,為讀者提供全面、深入的專業知識。雜志不僅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還定期推出專題報道、技術綜述和行業分析等內容,為鐵路技術人員提供豐富的專業資訊和學習資源。
行業基地、鐵路動態
地址:北京市廣蓮路1號建工大廈B座,郵編:100055。
1、內容要有獨創性,在鐵道科技創新成果和技術標準領域具有創新性和學術性的研究成果;應用新理論、新方法解決鐵路實際問題并取得良好效果;研究內容對鐵路科技發展有重要參考價值。
2、稿件撰寫應符合科技論文寫作規范,層次清楚、結構完整、內容充實、文字精煉、數據準確、注釋完整。
3、主要刊載鐵路行業科技創新成果和技術標準領域研究新成果、新技術,旨在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推動標準成果的國內外應用,服務我國鐵路事業高質量發展。本刊被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多家數據庫收錄,入選《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并在國家鐵路局政府網站設有專欄。
4、文稿格式依次為:文章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全稱及所在省市郵政編碼、作者簡介、主要研究方向、中文摘要及關鍵詞、中國圖書分類號、文獻標志碼(中文文章以上需翻譯成英文)、論文內容、參考文獻。摘要不少于 200個漢字(英文文章摘要不少于150個單詞);關鍵詞3~8個;參考文獻的著錄符合國標要求。
5、文稿語言通順,文字精煉、字跡及圖表清楚,對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角標等須注明文種、大小寫、正斜體、黑體等,正文(含公式、圖表)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字數由內容的完備性確定,一般每篇論文包括圖、表、參考文獻、中英文摘要在內,總字符數不超過8 000字。
6、投稿時請注明作者個人信息、論文課題資助項目名稱及編號、單位和部門全稱、地址、電話、電子信箱及郵編等。
7、投稿后,請作者自留底稿。請嚴格遵守國家和單位版權及保密等規定,不得涉及保密內容,不得抄襲或剽竊他人成果,不得一稿多投,不得存在署名爭議。已被其他公開發行的出版物錄用的稿件,本刊不再受理。稿件刊登后文責作者自負。
8、作者投稿至本刊前須認真閱讀本刊編輯部的征稿啟事,并且全體作者一致同意將文稿在全球范圍內的匯編權、發行權、復制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數字化復制權、數字化匯編權轉讓給《鐵道技術標準(中英文)》編輯部,以及入編國內外各文獻檢索系統,從而擴大文稿的學術影響和學術交流范圍,作者如有異議,請投稿時說明,本刊將另作處理。
9、圖、表分別連續編號,正文中須與之呼應,指示須清楚明白。圖號圖名應置于圖下方正中的位置,表號表名應置于表格上方正中的位置。
10、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一般為國家或省部級基金項目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中間用“;”隔開,每個項目須給出基金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