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68.00/年
《數字人文》創刊于2020年,發行周期:季刊,清華大學;中華書局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數字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作為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如何在這一變革中抓住機遇,利用數字技術深化研究、拓展視野,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雜志的應運而生,正是為了回應這一時代需求,為數字人文研究提供一個理論探討和專題研究的廣闊平臺。
雜志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歡迎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貢獻智慧。無論是人文學者、藝術家,還是社會科學家,只要你的研究涉及到數字技術在人文領域的應用,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發聲的舞臺。雜志接受中文及英文稿件,這不僅打破了語言的界限,更促進了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使得數字人文的研究成果能夠跨越國界,影響全球。
內容方面,雜志涵蓋了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在人文學科中,數字技術被用于文獻的數字化整理、語言學的量化分析、歷史事件的虛擬重現等,為傳統人文學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藝術領域,數字藝術、數字媒介創作等新型藝術形式的興起,為藝術創作提供了無限可能。而在社會科學方面,大數據技術、社交媒體分析等手段的應用,使得社會現象的研究更加精準、深入。
基礎設施、未來學者論壇·國際工作坊專輯、“古籍智能”系列專題、DH資訊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太平橋西里38號,郵編:100073。
1、來稿題目、作者及作者簡介、論文摘要、關鍵詞,均以中英雙語提供,若有基金項目資助,請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2、稿件正文層級序號請按“一、”“(一)”“1.”“( 1)”順次設置,其中“1.”以下的章節段落的標題不單獨占一行;文稿層次較少時可略去“(一)”這一層次。
3、來稿若有插圖,隨文另附原圖,圖片格式為JPG,不低于300DPI,寬度為350px。
4、本刊實行雙向匿名評審制度,初審通過后,即送相關專家評審,如兩個月后未接獲擬采用通知,可自行處理。
5、來稿一經刊用,即付稿酬,并贈送樣刊兩冊。凡揭載于本刊的稿件,著作權由編輯部和作者共同享有,作者著作權使用費在稿酬中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本刊授權第三方使用、轉載、匯編出版圖書或網絡傳播等,請在來稿時特別聲明,未聲明者視為同意。
6、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
7、注釋:凡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所作的必要的解釋或說明為注釋。用“①、②、③、④……”編號,置于正文之后。
8、在內容上應當選題適中合理、論證充分有力、邏輯清晰明了、結構嚴謹周密、數據真實可靠,具有一定的學術創新性和必要的學術深度。
9、研究論文(包括研究簡報)書寫順序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與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及單位,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10、文中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例如:1…,2…,2.1…,2.1.1…,一律左頂格。一、二級標題后的正文另起,縮進2字。三級標題后空1字接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