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風險管理學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在當前復雜的經濟環境中,企業的業務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特征,這使得稅收管理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一方面,受長期規劃經濟的影響,我國企業內部的稅收管理部門運行還不成熟,甚至許多企業沒有專門的稅收管理部門,這直接導致我國企業稅收管理效率低,稅收管理體系難以形成。另一方面,我國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建立有效的稅收風險管理機制,而是被動地依賴稅務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來應對風險,使得許多稅收風險難以消除。本文就我國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及對策展開研究探討。
關鍵詞:企業;稅收管理;風險
引言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繁榮發展,企業已成為推動科學技術革新、市場改革及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我國企業形式多樣,數量眾多,包括:小微企業、中小企業、大型企業等,這些企業納稅在國家稅收中占有極高比例。因此,企業要做好稅收管理工作,以此保證自身利益與國家利益。同時,市場經濟中的不穩定因素越來越多,使得企業面臨著更多的風險,其中以稅收風險最為嚴重。我國企業要想實現良好發展,就必須注重控制稅收風險,建立長效的稅收工作及風險管理機制,以實現兩個目標:一是通過企業稅收風險的管理降低企業的納稅成本;二是借助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提高國家稅務部門稅務征收工作的效率。本文就企業稅收風險管理進行探究,為我國企業的高效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一、企業稅收風險管理
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屬于現代管理學的范疇。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包含三個要素,即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第一,企業稅務管理風險識別是指在稅務風險產生的實質性后果發生之前,或者稅務風險已經產生實質性后果之后,由企業財務人員通過有效方法發現稅務風險的存在,并分析風險發生原因。第二,企業稅務管理風險評估是指在發現稅務風險后,相關人員對風險進行定性、定量地評估,明確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明確稅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風險的持續時間及風險的強度;二是明確風險作用于稅收的方式;三是確定風險可能引發的后果。第三,企業稅務管理風險控制是指企業財務人員采取各種措施,消除稅務風險管理中所識別出的風險,如不能完全消除風險,則要對風險進行有效控制,以保障企業的根本利益。
二、加強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業外匯風險管理的一般措施
1.規避會計風險的措施
(1)資金調整資金調整是指通過調整母、子公司的預計現金流量的幣種和金額來減少公司會計風險。
(2)風險對沖風險對沖是指將一種貨幣的風險與同種貨幣的或是另一種貨幣的風險相抵消,這樣就使不同貨幣頭寸所產生的收益或損失互抵,以減少風險損失。
2.規避經濟風險的措施
(1)營銷管理對于進口企業,從貨幣堅挺的國家進口會降低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從貨幣疲軟的國家進口則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對于出口企業而言,則應選擇向貨幣堅挺的國家出口,而減少對貨幣疲軟國家的出口。
(2)生產管理生產管理是指本幣貶值時,企業應將生產基地轉移到貨幣疲軟的國家,通過從這些國家獲取原材料和零部件來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保持企業的價格競爭力。
摘要:作為宏觀經濟的最小單元,企業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的基礎性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在一定程度上,企業的發展好壞會從基礎上影響或者預示著區域宏觀經濟發展的程度和好壞。企業的發展不僅僅需要對外做好業務拓展等工作,同時對內來說也需要做好相應的內部管理和控制工作,從而站在整體的角度做好企業風險管理和控制。首先將概述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含義;其次詳細分析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現狀;最后基于此現狀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措施建議,以期能夠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效果和效率的優化和提升。
關鍵詞: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探究
1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概述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能夠實現經營目標,基于宏觀統籌的角度實施的一系列的計劃、措施等,它是一系列的方法、流程和系統的總稱。企業進行良好的內部控制,旨在通過提升內部經營運轉的效率,提升獲取相關資源的能力和通暢度,進而為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企業的風險管理是指企業為應對內部外部經營管理的不確定性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以期能夠降低這種不確定性或者減少其帶來的損失。企業的風險控制和內部管理具有相同的目標,即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因此,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相互包含又相互促進。
2當下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現狀
2.1內部控制相關制度體系落后,缺少風險管理的連接因素
通常來看,制度建設往往是評價一個組織或者企業的管理工作科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來說也是如此。隨著現代管理理念的逐步滲透和貫徹,眾多的企業都建立起了自身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旨在實現企業管理的現代化和高效化。但是針對具體的內部控制制度來說,發現部分企業在制度設計中缺少對于風險控制涉及,通常都僅僅是著眼于管理本身,而忽視了管理工作背后的風險控制需求和效果。正是由于部分企業在內部控制中缺少對于風險控制的自然連接,使得其管理和控制工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風險管理護理在腦膠質瘤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腫瘤醫院收治的96例腦膠質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每組48例。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接受風險管理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風險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率。結果研究組患者非計劃性拔管、意外墜床、皮膚壓瘡、擅自外出、家屬投訴事件發生率分別為00%(0/48)、21%(1/48)、21%(1/48)、21%(1/48)、21%(1/48),常規組分別為42%(2/48)、83%(4/48)、104%(5/48)、104%(5/48)、83%(4/48),研究組患者各項風險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研究組患者出院時護理滿意率為9583%(46/48),常規組為8333%(40/48),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風險管理護理可有效減少腦膠質瘤患者術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腦膠質瘤;風險管理;護理;滿意度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腫瘤醫院收治的96例腦膠質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2]:確診為腦膠質瘤;未合并其他疾病;自愿接受風險管理護理。排除標準:存在其他并發癥,不愿接受風險管理護理。按隨機數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每組48例。常規組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風險管理護理。常規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22~73歲,平均(448±96)歲;疾病類型包括20例星形細胞瘤、14例少突膠質細胞瘤、9例少突星形細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混合膠質瘤;研究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20~72歲,平均年齡(452±98)歲;疾病類型包括22例星形細胞瘤、14例少突膠質細胞瘤、7例少突星形細胞瘤、4例室管膜瘤、1例混合膠質瘤。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膠質瘤類型等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經河南省腫瘤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干預方法
采用文獻[2-3]中描述的方法對常規組進行常規護理,包括病情觀察、健康宣教、用藥指導、心理疏導、并發癥護理等。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風險管理護理。①健全護理安全管理機制:設置護士長、護理小組長為主的所有護理人員共同參與的一級質量控制小組,明確每位護士的職責和義務,做到責任到人,不留死角,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4]。護士長每天巡視病房,督查責任護士工作與制度落實情況,檢查腦膠質瘤患者術后護理、健康宣教、護理文書書寫情況。一旦發生不良事件,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報告主管醫生。針對重大事故,第一時間上報科主任及護理部。②科學評估病情:嚴密觀察患者術后病情變化,對其病情進行科學的評估。針對留置管道的患者,做好管道識別標志;針對神志模糊的患者,為其佩戴腕帶。通過風險管理,防止管道脫落、彎曲或阻塞、姓名查對不嚴格等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5]。③強化護患交流與風險告知:把科室內相關的規章制度、腦膠質瘤術后護理事項,術后可能出現的意外風險事件等印制成冊,并在入院之后發放患者及其家屬,叮囑其認真閱讀,責任護士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腦膠質瘤術后護理事項,作好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工作。④提高護士的專業素質并強化其風險意識:通過集中培訓和分層級培訓的方式來提高護士的專業素質與護理技能。開展神經外科護理風險管理學習,全體護理人員參加,掌握相應的法律知識,了解護理中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提高風險防范意識。⑤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預見性:對所有入院的腦膠質瘤手術患者進行全面護理風險評估,責任護士定期進行風險再評估,對現存或潛在的護理問題提出護理方案,并做好交接班。⑥加強護理文書的管理:要求每一次的治療和護理都形成文書記錄以供查詢,一級質控小組每周檢查1次全病區護理文書,每周末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
摘要:項目管理是企業日常運營管理工作當中的重點內容,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行業被帶動起來。利用計算機系統集成可以為企業項目管理工作帶來很大便利,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但同時又對企業項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應抓住機遇,結合行業特點和自身經濟基礎,確定項目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和大方向,采取有效手段進行優化。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
一、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特點分析
在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上,雖然各個項目的內容不盡相同,但每個項目的特點卻是一樣的。首先,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基本都具有多學科性,包括管理學、運籌學、組織行為學以及溝通管理學等,需要企業站在系統思考方式的角度來考量管理方式。其次,項目管理本身較復雜,容易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企業應注意及時總結實際管理中的影響因素,并深入分析各項影響因素提前制定有效預防方案。第三,作為管理對象,其具有一次性的特點,企業應安排專業人員負責。負責人員應充分發揮所學理論知識、靈活操作,針對各個項目分別做細致的規劃,執行方案時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項目,確保投資效率。
二、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中的問題
2.1項目風險管理意識缺乏。實際上,項目風險是不能與不確定性劃等號的。在絕大部分擁有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的企業中,通常擁有較多的軟件人才和硬件人才,但項目管理人才相對較少。此外,項目管理人員習慣將規劃作為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缺乏對市場、成本、企業經濟實力、企業技術和人力的考慮。總之,企業沒能實現信息系統集成協調化,嚴重缺乏溝通,造成銷售和財務等環節與項目整體發生脫離的問題。2.2范圍管理不完善。范圍管理貫穿于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的全過程,范圍是否明確決定了工作人員是否能及時發現潛在危險、是否能有效處理突發情況。而在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的實際應用中,許多企業沒有形成對應的科學管理辦法,導致范圍管理在很多情況下都沒有得到應有程度的明確。
三、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的優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