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創新與研發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介紹了韓國浦項制鐵公司科技創新體系現狀,包括創新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創新體系架構、創新項目管理、費用預算與研發投入、壓力傳導機制、對外合作、系統解決方案、人才培養、專利成果及創新文化等方面,旨在為國內鋼鐵企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績效管理;考核;降本增效
韓國浦項制鐵公司(POSCO,文中簡稱浦項)成立于1968年,是韓國第一大鋼鐵企業,2018年粗鋼產量4286萬噸,全球排名第五。2010年以來連續8年在世界鋼動態公司(WSD)的世界級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名榜單中名列第一,連續13年在全球鋼鐵行業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排名第一。科技創新是浦項持續保持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一、科技創新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1.創新戰略制定背景國外典型鋼鐵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是保持和提高盈利能力,確保全球領先地位。韓國浦項以公司發展戰略為框架,制定創新戰略,支撐企業持續發展[1]。2014年,浦項CEO權伍俊上任后,由于全球鋼鐵業仍處于供大于求、進而引發企業利潤下降的時期,世界主要鋼鐵企業紛紛進行結構調整并采取多種措施降低成本,浦項也不例外。由于東亞地區市場不振,權伍俊提出了“提升鋼鐵主業競爭力,調整業務結構,大力發展新業務,改善經營基礎”的發展戰略。在此戰略指引下,浦項制定了以鋼鐵主業為研發主體,大力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戰略。
2.創新戰略的實施為保證科技創新戰略的有效實施,浦項科技創新直接由集團高層負責。其中,研發制度、研發預算和中長期技術創新戰略規劃的審定由集團董事長、CTO和各研發機構負責人組成的技術管理委員會負責[2];研發項目計劃、執行及研究結果的評價由CTO和各研發機構負責人組成的技術戰略委員會負責。在公司戰略的指引下,浦項科技創新主要面向兩大方向:一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先進鋼鐵生產技術的開發,能夠開發出為客戶帶來感動的產品,與挑戰鋼的鋁及其他復合材料相競爭;二是加緊開發新材料和清潔能源技術,如鎳、燃料電池、鋰電池、鎂材等,培養新材料和能源領域競爭力。浦項在應用性研究和基礎性、前瞻性、顛覆性研究方面都進行了布局,從而為科技創新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科技創新體系總體架構及各部門職能
【摘要】論文主要從企業創新價值鏈的角度分析科技型企業的創新風險,剖析了創新前調研策劃、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市場化和科技創新成效反饋等階段的風險要素,并從各環節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給予了相關建議,對科技型企業的創新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創新價值鏈;科技創新;科技風險;科技成果
1引言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強調:科技領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技術經歷了從確定性→風險性→重大風險性發展的過程,科技是一個從認識科學到科技創造的過程。人類對自然認識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科技風險導致的不良后果無法用其他收益來補償。在新時期,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尤其核心技術顯得尤為重要,防范化解企業科技風險也提上日程。
2相關理論構架
2.1企業創新價值鏈
2007年Hansen和Birkinshaw提出的創新價值鏈理論,即IVC(innovationvaluechain)。他們通過創新過程進行細分,把創新過程分為創意產生、創意轉化和創意傳播三個環節。隨著時代的發展,價值鏈被應用到各個領域,創新價值鏈被應用到科技創新領域。具有持續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都是在創新前調研策劃、科技創新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產品生產)、科技成果市場化(產品銷售)、成果市場化反饋(產品銷售及售后反饋)、再創新調研策劃等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產品質量在各個企業的競爭中不斷改進,形成良性循環,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以適應競爭日益激勵的市場環境。企業的價值創造是通過一系列活動構成的,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構成了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即創新價值鏈(見圖1)。
摘要:優惠政策激勵企業創新。本文探討稅收優惠對企業創新的效果,對稅收優惠影響企業創新的作用進行分析、研究,驗證稅收優惠對企業創新的正面影響。稅收優惠政策通過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等渠道促進企業創新,使企業提高研發投入,增加創新產出,擴大團隊規模,從而增強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稅收優惠政策;企業創新;激勵效應;提高收益;創新渠道
創新引領發展,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倡議支撐。創新強化基礎研究,引領成果突破。近年來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增長,總產值增加,已經成為創新主力軍,激勵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有助于應對國際競爭。據2020年4月2日中國科技部的信息,2018年R&D經費穩定增長,總量接近2萬億,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2位。R&D經費投入強度為2.14%,提高了0.02%。其中,企業R&D經費投入為15233.7億元,占全社會R&D經費的77.4%。國家財政科技撥款達到9518.2億元,占國家公共財政支出的4.31%。而高新技術企業存在的高風險、高投入、外溢性特征,決定了企業發展需要政府支持,稅收政策是重要的調控手段。針對高新技術企業,采用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可激勵企業創新。
1企業科技創新稅收優惠
1.1企業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獨立創造科學技術研究、創新的總稱,是企業產品開發、服務創新實施的新方式。企業科技創新是多個主體對技術、管理的創新,主要有人、財、物等創新要素,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企業創新活動有明確的創新目標,但研發結果存在不確定性。
1.2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企業創新
摘要:優惠政策激勵企業創新。本文探討稅收優惠對企業創新的效果,對稅收優惠影響企業創新的作用進行分析、研究,驗證稅收優惠對企業創新的正面影響。稅收優惠政策通過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等渠道促進企業創新,使企業提高研發投入,增加創新產出,擴大團隊規模,從而增強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稅收優惠政策;企業創新;激勵效應;提高收益;創新渠道;創新
引領發展,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倡議支撐。創新強化基礎研究,引領成果突破。近年來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增長,總產值增加,已經成為創新主力軍,激勵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有助于應對國際競爭。據2020年4月2日中國科技部的信息,2018年R&D經費穩定增長,總量接近2萬億,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2位。R&D經費投入強度為2.14%,提高了0.02%。其中,企業R&D經費投入為15233.7億元,占全社會R&D經費的77.4%。國家財政科技撥款達到9518.2億元,占國家公共財政支出的4.31%。而高新技術企業存在的高風險、高投入、外溢性特征,決定了企業發展需要政府支持,稅收政策是重要的調控手段。針對高新技術企業,采用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可激勵企業創新。
1企業科技創新稅收優惠
1.1企業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獨立創造科學技術研究、創新的總稱,是企業產品開發、服務創新實施的新方式。企業科技創新是多個主體對技術、管理的創新,主要有人、財、物等創新要素,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企業創新活動有明確的創新目標,但研發結果存在不確定性。
1.2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企業創新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技術創新漸漸體現出其重要性。總理曾在2015年的“兩會”上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近年來,國內創新型企業的數量急速增長,然而技術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僅依賴于自身內部有限的資源顯然已難以滿足創新的基本需求。梳理過去的文獻可以發現,私募股權投資的存在很好地填補了這一資金空缺。本文以寧德時代為案例,分析了企業接受私募股權投資對企業技術創新產生的影響,發現其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私募股權;企業;技術創新
一、引言
黨的明確指出了創新對于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性,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必須重視創新。眾所周知,企業要進行創新,足夠的資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資金的缺乏是許多創新型企業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企業獲得資金比較困難。私募股權投資的出現,不僅填補了企業創新的資金缺口,其獨特的運作模式也使得投資者比傳統投資者更重視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也更愿意承擔傳統的銀行貸款等方式不愿意承擔的風險,促進了企業的技術發展。私募股權投資作為除銀行信貸和IPO之外的第三種融資方式,是指通過私募形式投資非上市的企業,采取上市、回購或并購的方式出售持有股份并以此獲利。我國的私募股權投資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2004年開始在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下迅速發展起來,2016年中國證券基金協會公布的《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與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促進PE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昭示著私募股權投資的行業監管逐漸變得規范,行業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二、文獻回顧
私募股權投資進入中國的時間不長,在20世紀80年代才被中國引入。私募股權投資的對象為非上市股權或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私募基金向高凈值人群募集資金對其進行投資,并在一定期限內退出以獲得投資回報。研發項目具有低成功率和高收益率的特點,風險投資相較于一般投資擁有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同時又對收益有更大的需求。為達到更高的收益,私募基金管理人往往更加支持和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葉有明(2009)認為,私募股權投資的目的是培養企業使其滿足上市標準,再通過二級市場退出并獲得收益的過程。私募股權的加入不僅能夠填補企業的資金缺口,還可以獲得經營管理上的支持,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技術創新能力主要是指以現在掌握的技術為基礎進一步研發,從而創造出新技術的一種技能或水平,技術創新的衡量標準有許多不同的選擇。龍勇等(2009)以專利申請數和高技術產品出口額這兩個指標為變量,證實了私募股權投資與技術創新能力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吳延兵(2006)則認為研發投入、研發人員與技術創新有顯著的聯系。茍燕楠等(2014)以我國創業板上市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將專利數作為企業技術創新行為的衡量標準進行分析,發現私募股權投資的加入的確能夠鼓勵被投資企業的技術創新行為。截至目前,關于私募股權對企業技術創新影響的研究文獻大多為實證分析,主要借助于大量的樣本分析,分析的結果往往是整個行業的宏觀發展趨勢,不利于結合企業自身特點來研究私募股權投資的影響過程。
三、案例分析———以寧德時代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