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學教學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企業選擇人才時不僅僅只是注重學生的文憑和證書,更看重的是學生的職業素養。中職學校作為向企業輸送員工的主要基地,加強對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學生成功和學校發展的關鍵。在中職教育工作中,不僅要加強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而且要更加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中職學校數學教學職業素養
一、規范學生行為習慣,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都是學習基礎差,底子薄,自律意識不強,多數學生都沒有養成好的學習品質和行為習慣。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從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入手,從課堂、課間、自習、實訓、活動等細微處著手,在生活、學習中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使學生學會專心聽講、獨立完成作業,加強自律意識的培養,學會自我控制、加強團結協作和自我反思。通過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使學生明確自己的職業動機和職業理想,不斷提升自身職業素養。
二、挖掘教材中的職業素養資源
中職數學教師在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過程中,要挖掘其中的職業素養資源,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水平。一是就數學課文中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進行講解,向學生傳達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二是對教材中涉及的名人趣事進行深層次的挖掘,通過教材中介紹的數學史與數學家的趣聞軼事,如祖沖之、《九章算術》、楊輝三角等,學習數學家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執著追求科學知識的精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職業理想與職業道德教育,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養。三是注重學生專業能力以及實用能力的培養,通過數學知識、方法、思想等在專業課中的應用的廣泛性來提升學生這方面能力。如:在電子專業中,利用正弦函數解決電壓、電流強度問題,利用斜二測畫法和三視圖的有關知識,學習機械制圖和工程制圖等,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在專業課學習中的作用,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三、注重情景教學,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問題情景的創設,便于學生明確學習的內容和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嘗試情景教學模式,通過創設與學生生活實際及專業相關的職業崗位情景,或者是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情景,同時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并將課堂所學與社會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進行體驗,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參與興趣。通過情景體驗,讓學生提前接觸與專業相關的職位,使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與其生活、生產的聯系,明確了學習的意義。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加強師生間的合作與溝通。通過合作交流,幫助學生了解團結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個人在團隊中的意義,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團隊協作精神。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提升和學生對工作崗位的了解,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四、設置恰當的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呵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作為參與者和組織者,幫助學生完成整個學習過程,保證學生在各個學習環節中隨時可以得到教師的參與、指導和幫助。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通過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完成學習任務,促使學生獲得過程性知識和技能,通過“說出你的意見,幫助小組做決定”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既競爭又協作的實踐過程,促使學生提升“方法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有利于借助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通過競爭、協作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有利于養成協作、溝通習慣,養成從全局出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實現有效的學習。充分體現“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理念,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參與意識,并最終轉化為學生的專業素養。
五、通過多元評價,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的,多種評價形式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充分體現職業教育倡導的多元評價模式。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編制學習完成評價書,評價書項目內容設置要合理,評分標準要符合學生實際,評價方式要易于操作。評價活動采用作業收集、成果展示、匯報演講等形式開展,評價項目涵蓋學生的能力、知識、態度,特別突出能力評價。通過小組自評、互評、教師點評、學生反饋等多種形式評價,對學生的“工作”成果及時予以肯定,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評價方法,不斷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
六、應用數學嚴謹的思想方法,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的意義一方面是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等。這些學習能力不僅能夠廣泛應用在專業課的學習上,也會為中職學生未來的就業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教學方法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弄清知識的生成過程,從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教會學生及時總結學習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能力,重視學習過程中個人能力的發揮,使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操作實踐、推理論證,使學生不僅經歷了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而且通過數學活動的開展積累了經驗,感悟到數學思想方法,培養了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也滿足學生進行專業課學習和未來企業實踐的能力需求,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學生為主,積極滲透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升數學分析能力。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學要一直把學生放在首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以學生為中心來設計活動和選材擇料。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的分析能力和培養思想方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利用數學課所具有的特殊的呈現方式和思想功能,根據教學的需要,精心設計教學、熟練把握課堂、有效使用教具貫穿數學思想方法,就能夠促進中職數學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實現教師的快速成長和教學效益的大幅提升。總之,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我們不但要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努力向企業輸送功底扎實、技術過硬,有較高職業素養的合格勞動者。
參考文獻:
[1]張勁平.淺談中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素質教育.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5).
作者:徐永鋒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