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風險管理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構建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小企業不僅可以優化產業結構、緩解就業壓力,而且還可以更好的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經濟環境的復雜化和多樣化,在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諸多方面都存在著風險,因此,基于相關理論基礎及風險管理視角下中小企業構建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在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包括組織架構設計和運行、戰略目標制定和實施、文化建設、人力資源管理以及信息與溝通方面存在的風險。提出了規避相應風險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構建策略,以更好的提高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效率。
[關鍵詞]風險管理視角;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構建
內部控制是中小企業進行日常生產經營和管理的主要手段,可以確保企業資產和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大多數中小企業存在內部控制不健全的問題,并且忽視了內部控制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通過在風險管理視角下對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并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探究,以期構建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一、相關理論基礎
(一)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概念
風險管理主要是指中小企業為了達到長遠戰略目標,而將各種不確定因素可能引發的不良結果控制在可以接受范圍內的一種管理手段,其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整體利益。內部控制主要是指中小企業實行的、確保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企業經營效率效果和社會效益的實現過程。
(二)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1.目標一致中小企業構建內部控制制度的關鍵在于預防潛在的風險發生。在早期階段,內部控制一般是在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可靠性的基礎上構建的,而且在目標方面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保持一致性,兩者所要達到的目標是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和經營管理水平。2.內涵及外延存在著差異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通常是由內部監督、內部環境、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風險評估等五個方面構成。然而風險管理一般是在內部控制的基礎上添加目標應對、風險識別、風險應對。這樣一來風險管理的外延就超過了內部控制的外延。實際上,風險管理的外延將會觸及到企業的治理和戰略管理層面,并注重風險識別、控制和評估的重要性。在進行企業風險管理過程中,內部控制一般會將重點放在制度層面,以實現對中小企業經營風險的有效控制。3.二者相輔相成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風險管理能夠有效識別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需面臨的潛在風險,并通過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防范和控制等措施來達到預期的管理目標。內部控制是中小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達到企業發展目標尤為關鍵。實際上,確保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實施,需要對風險管理進行有效的識別和評估,因此二者又是相互補充的關系。
二、風險管理視角下中小企業構建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中小企業發揮社會功能和作用的需要
從風險管理視角下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構建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內部控制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社會功能和作用。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不僅是市場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力量。近些年來,在緩解社會就業壓力、推動社會經濟適度增長、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中小企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中小企業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要
如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全球金融危機給我國的中小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這場風暴導致一些中小企業開始逐漸凋零,甚至出現破產的現象。通常情況下,中小企業具有非常差的風險抵御能力,而大部分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經歷經濟危機后,需要對自身未來的發展進行重新思考,以更好的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需要。此時就需要中小企業管理者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從風險管理視角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進行構建,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降低中小企業的潛在風險,而且還可以更好的推動中小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中小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的需要
隨著國際化的不斷發展,加速了世界上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開始涌入我國,逐漸出現了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競爭國際化的現象。隨著經營環境的變化,中小企業為了更好的推動自身的發展,則需要不斷的向海外市場進行拓展,這樣一來也會無形之中增加企業的成本支出,降低其贏利能力。同時,在環保、法律等方面,隨著國內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也會對中小企業向國際市場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制約和影響,此時就需要在風險管理視角下來構建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以更好的滿足其國際化經營需求。
三、當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風險
(一)組織架構設計和運行中存在的風險
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組織架構通常包括了內部機構設置和治理結構。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所存在的組織架構還無法更好的滿足現代企業制度發展要求,從而導致組織架構設計和運行中出現了一系列的風險,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以監事會為主的內部控制體系和以董事會為主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尚未真正建立。雖然一些中小企業按照要求創建了董事會、監事會,但是在具體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受到管理能力有限、專業知識不足、企業信息不對稱、監控作用嚴重弱化等方面的影響,導致中小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更多的流于形式,為真正的發揮其作用。2.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經營范圍比較小、業務比較單一,為了更好的節約人力、物力成本,往往是一個部門身兼數職,而且組織機構設置缺乏科學性、合理性,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不相容職務的控制,從而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構建產生一定的制約。3.在組織機構設置過程中,部分中小企業對縱向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是卻忽視了橫向間協調的重要性,從而導致企業內部組織機構出現各自為政的問題,造成信息溝通效果不理想。
(二)戰略目標制定和實施中存在的風險
目前,一些中小企業所制定的戰略發展目標不夠明確,導致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低下,在風險管理視角下容易喪失發展機遇和動力。同時,部分中小企業出現了發展戰略過于激進的問題,在制定發展策略的時候往往是先求大而后求強,通常是以規模為主導目標,在具體發展過程中,卻忽視了對自身能力的提升,導致經營失控,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中小企業破產。此外,一些中小企業對已經制定的發展戰略進行隨意的變動,這樣不僅會導致發展戰略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而且還會導致中小企業資源的嚴重浪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小企業的發展。
(三)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風險
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文化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企業在日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并被所有員工認同并遵守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和企業精神。如今,大部分中小企業缺乏獨立的企業文化,而且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如下風險:1.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對企業文化進行一定的參與和干預,從而導致相關部門的基本職能形同虛設。這樣不僅會使企業員工產生依賴管理者的心理,而且在開展日常工作過程中不愿意承擔責任,致使企業缺乏一定的競爭力和凝聚力,缺乏團隊協作、開拓創新和風險意識,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2.中小企業對思想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經常會借助行政手段來對員工的基本行為進行約束。這樣一來會導致一些具有權限的人員凌駕于法律、制度和規則之上,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3.中小企業存在明顯的本位思想,對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缺乏足夠的重視,從而出現舞弊事件。不僅會給中小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而且還會影響企業信譽。
(四)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風險
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所建立的人才機制和人才觀不夠完善,并且主要以關系型人才觀為主,這樣一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風險會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人力資源過剩或缺乏,這些都會影響企業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2.中小企業關鍵崗位人員管理不完善,激勵約束制度不健全,從而出現經營效率低下、人才流失等問題。3.人力資源退出機制缺乏合理性,不僅會引發法律訴訟,而且還會影響企業聲譽。
(五)信息與溝通中存在的風險
大部分中小企業所存在的信息與溝通機制不夠健全,無法保證信息的有效收集、整理和傳遞,從而誘發一系列的風險,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信息功能不健全、系統缺失,導致相關信息不夠完整,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2.信息傳遞不及時、不通暢,會對企業決策的及時性、準確性產生影響,而且也會阻礙企業相關政策的實施。3.信息傳遞過程中存在商業秘密被泄露問題,影響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風險管理視角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構建策略
(一)優化組織架構
為了更好的解決組織架構設計和運行中存在的風險問題,需要中小企業在進行內部機構和治理結構構建過程中,在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按照財政部、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審計署等的《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號———組織結構》中的相關要求,對同類型、同行業中小企業的組織架構形式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并結合中小企業的業務特點、發展戰略、管理控制要求和內外環境,對各種組織架構的優缺點進行科學、合理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組織架構,更好的確保中小企業內部機構設置、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等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二)加強戰略目標制定和實施
對于戰略目標制定和實施中存在的風險,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構建戰略發展管理機構,以確保發展戰略管理工作有效開展;2.結合國內外市場變化情況、宏觀經濟政策、行業及競爭對手狀況、技術發展趨勢、自身優勢與劣勢等因素,對中小企業戰略發展目標進行科學、合理地制定,并對其進行嚴格審核;3.根據戰略目標來對其戰略規劃進行針對性的制定,并適時監控戰略規劃的實施情況,從而保證發展戰略得到有效的開展。
(三)構建企業文化建設
在對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基礎上,采取以下措施來推動企業文化建設:1.積極構建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以更好的展現中小企業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特色的發展愿景、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等,同時還可以打造企業品牌,以更好的推動中小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2.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中小企業的董事、經理、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需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以腳踏的工作作風和自身的優秀品格來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3.推動中小企業文化的宣傳,以更好的提高企業員工的使命感、責任感及風險防范和團隊協作意識,更好的推動各層級、各部門的有效溝通,從而逐漸構建一個良好的團隊文化氛圍;4.在進行中小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還應該適當的融入生產、管理、經營等過程,以更好的實現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與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
(四)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要想預防和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則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1.結合自身生產經營和發展戰略目標,并在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總體規劃的基礎上,來對年度人力資源需求計劃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定;2.優化和完善中小企業用人標準,并遵循公開招聘、公平競爭、全面考核、擇優錄取的原則,嚴禁出現暗箱操作、人情招聘等現象;3.完善在職培訓和崗前培訓制度,以確保員工更好的勝任本職工作,有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4.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激勵約束體系,促進考核與獎懲、晉升、薪酬的有效結合;5.健全員工退出機制,明確其退出程序。
(五)建立高效的信息與溝通機制
在對信息與溝通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后,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與溝通機制,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構建企業信息化管理平臺,明確信息傳遞的基本要求和方式,制定嚴密的信息傳遞流程;2.對傳統單一的信息溝通渠道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完善,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套有效的雙向溝通機制。這樣不僅可以使企業管理者明確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基本職責,而且還可以及時、準確的收集員工的相關信息,并將其及時反饋給管理層,以便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解決。綜上所述,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類各樣的風險,往往是由于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所致。此時就需要中小企業在風險管理視角下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風險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更好的推動內部控制的構建,更好的促進中小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寶慧.風險管理視角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構建的思考[J].商品與質量,2016,8(18):45-46.
[2]王寧.論風險管理視角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J].當代會計,2014,11(12):138-139.
[3]陶婭.基于風險管理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15,4(23):76-77.
[4]段倩.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2(10):88-89.
[5]李培琪,滿海雁.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5,3(20):114-115.
作者:曹思奇 單位:渤海大學金融與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