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光環境照明對老年人眼部健康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正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針對老年人居住空間的光環境建設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現實意義,本文深入了解近20年來針對老年人的照明環境的研究歷程,針對家中照明對老年人眼部健康的影響,對一定量居家養老的老年人群體進行資料的收集,基于數據的統計分析,主要從室內照明條件、照明的使用習慣兩方面探究照明對老年人眼部健康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老年人;照明環境;眼部健康
前言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得到了延長,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提升,2014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12億,占總人口的15.5%,我國正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研究表明,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視覺功能會產生一系列變化,包括眼組織結構變化、眼部生理變化、眼睛病變三部分。不同的眼睛結構、生理變化及眼部病變對光環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針對老年人居住空間的光環境建設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現實意義,照明光環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國內相關研究概述
在國內,近20年來對老年人居住空間光環境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果。重慶大學學者最先從視覺生理與視覺心理影響因素出發,對住宅中老年人居住房間室內照明光環境照度和設計方法進行了研究[1]。此后,從事醫學研究的部分學者根據老年人視覺特性、生理的改變情況,分析了老年人的視覺與照明光環境的密切關系,進而探討確定了老年人的家居環境、工作、學習、住院、療養和休閑場所的照明參考標準及設計方法[2]。之后天津大學學者進行了廣泛的大規模的問卷調查,并完成“老年人室內閱讀照明光環境實驗”,得到的實驗數據通過軟件分析整理,量化研究照明對老年人行為的影響,得出老年人進行閱讀時的最佳照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與進步意義[3]。2010年之后,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使得照明光環境的研究逐漸向智能家具方向轉移[4],基于心理學、行為學角度的照明光環境研究也逐步推進。但對于眼部生理狀況與照明環境關系的研究卻并不多見。本文基于問卷調查與數據的統計分析,主要從建筑室內照明條件、照明的使用習慣兩方面探究照明對老年人眼部健康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2調研訪談與問卷設計
2.1入戶訪談
對某老舊居住區的幾位老人進行入戶調研與訪談,得知建筑照明條件對老人眼部的影響較為顯著,老年人豐富的室內活動與現有照明條件和照明使用習慣之間存在矛盾。
2.2調查問卷
基于對老年人視覺功能特性以及照明光環境,結合入戶調研結果設計調查問卷,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老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齡范圍、眼部健康狀況等信息,其中眼部健康狀況一項,將選項設置為四個,分別為“有白內障、青光眼等病理性變化”、“有近視、老花眼等生理變化”、“眼部較為健康”、“其他”。前兩項的分類依據為醫學上的老年視覺功能變化,包括眼組織結構變化、眼部生理變化、眼睛病變三部分[5]。第二部分為室內照明光環境信息,從照明整體情況及滿意程度、照明設施的形式、室內空間以及是否改善過室內照明幾方面。第三部分主要關于老年人日常行為與照明使用習慣,對“不同種類的行為在不同光照強度下使用照明的習慣”設置矩陣多選題。
3問卷結果數據分析
以網絡問卷的形式進行數據搜集通(可以定位填寫問卷的具體地區)。本次收回有效問卷48份,在所有的答卷者中,男性占41.67%,女性占58.33%,在問卷來源的城鄉位置上,來自農村的問卷占41.67%,來自城市的問卷占58.33%。
3.1.1整體滿意度分析在對于室內自然采光與照明的總體情況的滿意程度方面,絕大多數老年人認可程度較高。特別是對于自然采光,認為非常舒適至一般的人數占比為96%。但是在人工采光方面,不認可的情況有所增加,因此,相較于自然采光,室內照明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
3.1.2臥室照明環境分析1)照明設施。據統計老年人使用頻率最高的房間為臥室,因而臥室的照明光環境對老人眼部健康關系更加緊密。臥室內燈具常見的樣式主要有餅狀燈、條形燈、點狀燈與組合式點狀燈幾種。將燈具樣式與臥室內亮度的均勻與否進行交叉分析。可知使用組合式點狀燈最有利于室內亮度的均勻度,之后依次為餅狀燈、條形燈、點式燈。將燈具樣式和眼部健康狀況進行交叉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臥室內照明設施為餅狀燈的老人中,有57%眼部較為健康,其余也均為近視、老花等常見生理性眼部障礙,沒有發生較為嚴重的白內障、青光眼等眼部病理性變化的案例;臥室內照明為組合式點狀燈的老年人中,眼部健康的人占比為25%,患有白內障的人占比為25%;在臥室內照明為條形燈與點式燈的老年人中,發生眼部病理性變化的人占比明顯高于前兩種情況,尤其在使用條形燈的人群中,患病率高達58%。因此,老人臥室內燈具的樣式對眼部健康影響非常顯著,餅狀燈最有利與老年人眼部健康。燈餅狀燈的受光面積較大,有利于光線在房間內均勻分布,且光線較為柔和;管狀雖然燈亮度較高,有利于看清物體,但過高的亮度與長時間使用卻有可能對老年人眼部造成副作用;組合式點狀燈最有利于房間內光線的均勻分布,也比較有有益于老年人眼部健康;點狀燈最容易使房間內亮度不均勻,且不利于老人眼部健康。雖然現階段老年人臥室中大部分都安裝餅狀燈和條形燈,但仍有相當數量的點式燈與構造復雜的組合式燈具,約占樣本總量的25%。燈具是否可調,是影響照明舒適性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可以調節亮度與色溫的燈具可根據老年人不同的行為進行變化,有利于老人的眼部健康。但可調節的燈具在大多數家庭中并未普及。如圖2所示,不可調的燈占比最多,其中不可調的白光燈占最大比重為66.67%臥室內照明為不可調白光燈的老人更容易患眼部疾病,雖然不可調的白光燈可滿足生活需要,但不利于眼病的預防和康復。此外,大部分老年人臥室中的燈色溫不可調,且人們通常會忽視色溫對眼部健康的影響。2)室內空間亮度對比。關于老人房間內外的亮度對比,70%的人室內亮度外存在差距,在這部分人群中又有41.12%的人室內亮度外存在較大的亮度差距。說明老人在進出房間時,他們的眼睛普遍會受到亮度變化的影響。3)室內照明的改善。大多數老年人室內照明現狀不容樂觀,亟待改善。但調查結果顯示,改善房間照明的老年人的數量隨老人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老人在年齡稍低且眼部健康狀況尚可時,不重視室內照明環境對老年眼部疾病的影響。當老人步入高齡,開始出現各類老年眼病時,他們仍不改善房間照明。很大程度上,這是固定環境對老人產生感官定式所致。且老年人對新環境適應性差,愿意忍受舊環境中的種種不足,以致他們不愿改善房間照明。這種情況對于80歲以上的老年人也普遍存在。
3.1.3照明的使用習慣對眼部健康的影響通過統計老人一天內不同活動(休閑娛樂活動、學習類活動、健身康復活動、家庭工作活動)所使用的照明光源種類,發現老人進行各類型活動使用光源的情況非常相似,使用室內固定照明的頻率隨每天從早到晚的時間變化而增加,老人使用自然光照明的頻率隨每天從早到晚的時間變化而減少,但不論何種活動、與該活動發生的時間,老人使用臺燈、手電等非固定的輔助照明燈具的頻率均非常低,可見大部分老人并不重視輔助照明的使用,見圖3。數據顯示,91.67%的老人晚上需要上廁所,有半數的老人在夜間走出房間時需穿越其他空間。同時,需要從事其他夜間活動的老年人數量占很大比重。說明老人在夜間的照明需求量很大,但目前許多住宅的夜間照明并不契合老年人在夜間的使用需求。
3.2建筑光環境與老年人眼部健康的城鄉差異
數據顯示城市老年人眼部健康狀況普遍高于農村,農村老年人中發生眼部病理性變化的人的明顯高于城市。通過數據對比分析其原因:在家中照明條件方面,城市老人家中照明條件普遍較高,在很多方面均有體現。首先有益于老年人眼部健康的燈具在城市中的使用頻率顯著高于農村,在城市老年人臥室中,使用餅狀燈的占54%,其次是條形燈23%,組合式點狀燈占15%,單式點狀燈僅占8%。農村老年人臥室中,使用率最高的為單式點狀燈,占比高達50%。其次可調節燈具在城市中已經開始使用,但在農村幾乎沒有出現。在這部分樣本中,城市老年人臥室中使用可調白光燈與可調暖光燈共占30%,調查中農村老年人臥室中還未出現使用可調節燈具的案例。
4建議
4.1科學改善室內照明條件
對于老年人不同的眼部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靈活地設計照明環境。對于眼部發生生理性變化老年人,需要增加室內的照度,要選擇高照度的光源,在選用條形LED光源時,需要控制光源使用的時間,以免對眼睛產生副作用。對于眼部發生病理性變化的老人,要給予老人足夠的關愛:①合理選用照明設施的樣式與布局,盡量使用餅狀燈或組合式點狀燈,控制使用條狀燈的時間,必要時可采用多點式布局;②重視光源亮度與光源色溫,盡量使用亮度與色溫均可調的照明光源;③開關要易于操作,在房間進門處和床頭要有燈源開關,衛生間的照明開關最好安裝在門外,方便使用,還可為老人選擇動能遙控開關,控制衛生間、主燈、燈帶,甚至是客廳、走廊等光源;④室內和室外對比不能太強。
4.2盡早改善照明環境
為了避免眼部非遺傳性病理性變化的出現,人們應當在步入老齡之前主動改變居住的環境的照明條件。較為重要的是改善室內過渡空間的照明。絕大多數老人都有一定的夜間行為,大部分老人會穿越家中的房間,過渡空間往往是照明的盲區。改善居住環境中過渡空間的照明條件,有助于減少老人在夜間發生意外,以及日間在居住空間中發生眩光的可能性。
4.3加強農村老人的意識
調查結果表明,農村老人眼部健康情況與城市老人相比較差,使用的燈具也較為落后。所以必須加強農村老人的護眼照明意識。減少傳統燈泡和點式節能燈的使用,使用面光源和線光源。農村老人應盡早將室內照明光源更換為照度均勻的光源。同時,許多農村老人拒絕對自身健康投資,這種觀念應當得到糾正。培養日常生活中的護眼習慣。農村老人應注意工作習慣的改善,并保持用眼衛生,進而培養日常生活中的正確用眼習慣與護眼習慣。
參考文獻:
[1]劉煒,楊春宇,陳仲林.老年人住宅照明光環境[J].照明工程學報,2001,10(3):14-17.
[2]吳淑英,顏華,史秀茹.老年人視覺與照明光環境的關系[J].眼視光學雜志,2004,25(1):56-58.
[3]張玉芳.老年人室內照明光環境試驗及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7.
[4]黃群,馮新凌.基于老年人行為特征的家居智能照明產品交互設計探究[J].設計,2017,30(:5):132-133.
[5]黃海靜,王雅靜,吳俊杰,等.老年人視覺活動特征及光環境需求調查分析[J].燈與照明,2017,41(2):1-4,37.
作者:琚京蒙 單位:北方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