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教育事業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也在不斷變化,要想促進藝術設計教育科學發展,需要重視創新策略的運用,以此提高教學水平,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文章針對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 高校教育 教學方法 創新思維 教學模式
藝術設計專業是集藝術與科學于一體的學科,具有跨學科性和集成性特點。藝術設計教育不僅是傳統技法的教育,也是創造性地開發智慧與想象力的綜合性教育。①特別是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一定要重視創新教育,努力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創新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下面本文提出幾點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建議,以期促進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
藝術設計專業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門新興學科,具有很強的時代性,要求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以保證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同步,能夠滿足教學需要。相較于其他專業而言,藝術設計專業的知識更新速度更快。因此,需要教師及時更新相應的理論知識。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一定要重視教師培訓,有效提高其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以保證教學全面展開,并且能夠與時俱進;同時,支持教師對藝術設計領域展開深入研究,以便更加透徹地理解專業知識,從而可以在教學中更好地傳授給學生,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此過程中,高校還需要有效拓展教師的知識面、提高其文化素養、增強創新意識,以此實現創新教學。
二、創新課程體系
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創新思維,需要重視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時間較短,學科設置與教育思想大部分是借鑒西方教學經驗,忽視了西方藝術設計教育體系并不符合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在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方面,需要在借鑒西方教學經驗的同時,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予以適當的調整與創新,以此滿足實際教學需求。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必須從突出辦學特色、科學發展的角度出發,明確辦學目標,結合辦學理念構建課程體系,并根據專業需求對教學內容予以確定。②在課程安排上,需重視基礎理論教學,并且結合一些其他學科的相關課程內容,充分實現課程體系的創造性、科學性與綜合性,同時考慮到可操作性,確保教學內容全面落實。此外,應重視選擇優質教材、設置精品課程,保證教學內容不僅廣泛,還要新穎、有深度,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出復合型專業人才。從專業角度來說,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應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與較寬泛的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選擇相應的課程,為就業、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不應局限于校園內,而應面向時展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能夠根據實踐工作需求不斷更新專業理論知識,以此提高專業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中,教學方法是保證課程體系全面落實的基石,也是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的主要途徑。首先,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根據不同的課程階段與特點,教師應靈活利用現場教學、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探究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多種方法,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學習能力,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最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學會質疑、釋疑、解疑,全方位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從而有效解決問題,提高教學效果。
四、運用工作室制教學模式
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同時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了教學與學習實踐的環境,并且教學環境是開放式的,更加重視對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通過產、學、研、用一體化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促進專業與產業的發展,實現教師專業水平與實踐技能的雙向提高,有效增強教師的綜合素質;對學生而言,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平臺,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其更加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③在實際教學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是在各學校黨委的指導下構建的,具有機構完善、制度規范、職責清晰的特點,對外服務與宣傳也比較到位,能夠承攬一些課題項目,如學科競賽創作、畢業設計、企業項目研究等。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不僅可以為學生實踐提供平臺,培養其實踐動手能力,還可以充分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有助于實現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教學目標。
五、突出藝術設計教育特色
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必須要明確培養目標,突出辦學特色。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是課程教學的重點內容;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表現能力,促使其全面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高校必須對藝術設計教育目標與特色進行深入探討,在明確專業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加大對教育廣度與深度的研究,以此建立特色教育,突出辦學優勢,以便于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此外,高校藝術設計教育需要加強對地域文化的挖掘與整理吸收,對當地的文化研究成果予以整理,明確特色教學體系,加強傳統元素與現代文化的結合,突出文化內涵與辦學特色,以此提高教學效果,這也是突出高校特色教育的主要方式。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必須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措施,以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對西方先進教學經驗的借鑒,結合本校的藝術設計教育發展情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注釋:
①李曉帆.關于高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教育創新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3(8):45.
②章一而.實現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創新發展的途徑與方法[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1):163,180.
③陳高雅.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創新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157-158.
作者:楊春曉 單位: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