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藝術設計中的中國畫線條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現代藝術設計更加重視功能性和技術,注重寫實的表現手法,從而造成了藝術的精神內涵和神韻形態的缺失。在現代藝術設計中運用中國畫的線條能夠極大的彌補現代藝術設計的不足和缺失。
一、中國畫的線條特點
中國畫擅于用線來表現畫中內容,其形式豐富、運用靈活。在中國畫中,運用線的形式來描繪山水的繪畫手法被稱為“皴法”,國畫藝術家會為線條的表現方式命名,由此可見線條的運用在中國畫之中的重要地位。
1.復雜與簡單相互呼應
國畫在線條的運用上雖然看似簡單,其實十分復雜。繪畫者需要特別重注意主體線條和背景線條的排列關系,注重前后兩者的相互呼應。使整個畫面在線條的繁簡結合下看起來稀疏有致、張弛有度。
2.柔軟與堅硬共同施展
從視覺感受方面而言,國畫也尤為重視線條的柔軟與堅硬。流暢的線條運用可以大大提高國畫的水平,在畫中合理的將線條軟硬結合,能夠使畫面變得更加生動,更加富有美感。例如,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著名藝術家顧愷之,在他的著作《洛神賦》之中,顧愷之將線條的軟硬共同施展,整幅畫筆勁古樸,其線條運用仿佛春蠶吐絲,軟硬均勻,運用巧妙。
3.粗細交錯相間
合理運用粗細線條,使背景和主體物既能清晰的劃分開,又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促進整個畫面的和諧與生動。
4.虛實變幻結合
指的是線條的時有時無。留白是國畫常用的一種繪畫技巧,國畫的繪畫者不僅會在整個畫面中采用留白的手法,還會在線條的運用上采用這種手法。使畫面虛實結合,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的空間。
在經濟飛速發現的當今社會,我國的現代藝術設計開始發展和壯大,并且不斷的將中國藝術文化融入其中。中國畫線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之所以被融入在現代藝術設計之中,主要是因為它包含著我國藝術文化的思想和意境,能夠改善現代藝術設計的一些不足之處。使現代藝術設計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加帶有中國的藝術特性,也更能體現中國藝術的精髓。
1.在現代陶瓷藝術中的應用
陶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人們對唐三彩、釉彩等著名陶瓷藝術都耳熟能詳。現代陶瓷藝術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的發展和創新,例如在瓷器塑造和裝飾方面,現代陶瓷藝術借鑒了諸多中國畫線條的運用手法,其在這些方面呈現出了寫意的形態。所謂寫意,就是由藝術家根據自己的想法和個性來對瓷器的肌理進行塑造。國畫藝術家在創作之中較為重視“氣”,所謂氣在畫中四角,一幅畫要有氣機,尤其在線條的運用中更要一氣呵成,有收有放。對于陶瓷的肌理、紋路等塑造也可以借鑒國畫中“有氣機的線”,通過刻畫、排擠、堆貼一些專業的手法形式來塑造陶瓷的紋理形態,再通過窯燒等方式將陶瓷釉色的走勢、顯像等方面表現的更加柔美且充滿意境。除此之外,中國畫的線條還運用在了陶瓷的裝飾之上。古代陶瓷多喜歡在瓷器上進行人物、景物或是動物的繪畫,現代也依舊傳承著這種藝術習慣。在燒好的陶瓷上繪畫出優美圖案,無論是雕花還是繪畫都在國畫線條的運用上有所借鑒。例如,在人物創作上陶藝家借鑒了國畫中的人物“十八描”,在景物刻畫上也靈活的運用了國畫的“計白當黑”。
2.在家紡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家紡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我國,家紡的設計更傾向于歐美等國家的風格藝術。為了發展出屬于我國獨有的家紡藝術,在家紡設計中運用中國畫的線條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中國畫講究“家和萬事興”、“天地人和”等傳統觀念,可見中國是一個注重“和”的國家。在國畫藝術中,線條是最為主要的表現手法,其合理的運用能夠使整個畫面達到一種“和”的境界。家紡設計可以抓住國畫線條的這一特點和特色來進行改善和運用。借鑒國畫線條的表現手法,在家紡紋路圖案的制作上融入國畫線條,使整個畫面更加工整嚴謹,提高畫面的美感和整體效果,使家紡和室內的裝飾風格融為一體。發揮中國畫線條的特點,將線條的圖案構成及審美優勢融入到西方的藝術風格之中,使中國的家紡藝術既富有莊重的美感,又帶有東方的神韻色彩,創造出有中國特色的家紡藝術。
三、結語
中國的現代藝術設計不斷受到西方藝術文化的沖擊,在這種“西化”的大潮流之下,中國藝術家不能拋下中國固有的審美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將中國畫線條運用到現代藝術設計之中,不僅是中國藝術設計領域的一個進步,也是中國對外展示自身特色的一個方式和機會。運用中國畫的線條,設計出更多富有中國特色的藝術產品,對中國的藝術發展和中國藝術品的審美提高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興梓 單位:邵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