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傳統文化是中國藝術的源泉,對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使其再現現代美與傳統美。可以說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使其煥發新的藝術魅力,傳承與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本文將立足于現代環境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內涵,深入地剖析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詳細地分析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其設計中的具體作用,并提出針對性的設計策略,以期為我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略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設計策略
1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愈加重作品與環境的契合性,是依托于環境設計的現代藝術,注重將作品融合于環境設計中,通過空間結構的設計、材質肌理的選擇、光影色彩的巧妙運用、比例尺度的合理設計,從而達到藝術作品與環境的和諧相融[1]。總的來說,景觀園林、室內外的裝修設計、場景雕塑、城市規劃、裝飾裝潢等都會涉及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內容,拉近了人與環境的距離。
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內涵
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文化發展歷史,文化底蘊綿長深厚,并呈現出多樣、連續、博大等特征,凝聚了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元素。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通常來說,是指應用于服裝、繪畫、建筑等其它藝術作品的意向,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形成了固定的文化形式與文化內涵。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既包括了具象化的藝術形象,又包括思想上的藝術思想,如“天人合一”、“和諧中庸”、“無為而治”、“對立統一”等多種文化思想都屬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2]。
3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現存問題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與民眾文化意識的提高,越來越追求居住環境的舒適性,加強了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這也為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我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由于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較為迅速,在設計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弊端,部分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過分迷信西方的藝術權威,沒有注重建設項目與環境的融合性,僅是使用高檔的材料進行堆砌,既沒有發揮材料本身的藝術美感,也缺乏整體環境設計規劃性,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呈現出浮躁、輕浮之氣,沒有文化底蘊與個性特征。
3.1盲目的追崇西方設計理念
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我國經濟落后于西方國家,導致一些學者、藝術家、設計師對于自身的文化不自信,盲目的崇拜西方文化,從而使西方文化大肆橫行于國內。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中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部分設計師全盤否定中國的傳統風水學,只是將其看作封建糟粕,忽視了其內在的優秀之處,從而導致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理論存在著真空狀態,設計師盲目的迷信西方的環境設計理念,千篇一律、毫無特色的現代城市建筑層出不窮,城市與城市之間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沒有彰顯其文化特色與地域特征,無數優秀的文化古城在城建磋磨中逐漸褪色、消失,甚至部分古建筑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由于盲目的迷信西方的設計理念,破壞有著傳統文化內涵的古建筑,取而代之的是毫無生機的鋼筋混凝土建筑。
3.2古代優秀設計作品日漸消亡
隨著西方理念的侵入,必然壓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的空間,中國古代的優秀文化建筑在西方理念的大肆入侵下逐漸的萎縮[5]。可以看到,在現代城市中除了幾個標志性城市的古建筑,已經很難在現代城市中找到大規模的古建筑。中國傳統建筑中體現環境藝術設計理念的建筑大多集中在鄉村地區,例如:西遞古鎮、“畫里鄉村”宏村鎮等,完整的保留了古建筑及其外部環境。但隨著人類的發展與時間的侵蝕,此類的古建筑作品越來越稀少,呈現出日漸消亡的趨勢,是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一大損失。
4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對現代環境設計的影響
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唯一個文化主體沒有斷層的國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尤其是我國的園林藝術、建筑藝術等,更是以其獨特的民族魅力、文化魅力征服了整個設計。作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師,在設計現代環境的過程中更應該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將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西方現代環境設計當中,從而形成中國特有的現代環境設計藝術[3]。
4.1增強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藝術持久力
傳統文化是深厚的、多樣化的、綿長的,有著廣泛的民族文化基礎。設計師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將會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設計素材與設計靈感,賦予了現代環境藝術作品中傳統文化的深厚性與綿長性,融合了中國的民族、民情、文化藝術符號等,拉近了民眾與作品的情感距離,增強了民眾對于藝術作品的認同,從而使其更具藝術持久力,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新的設計角度。
4.2賦予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文化含蓄美
含蓄美一直以來是我國的重要文化特征,“含而不露”、“笑不露齒”、“貴不可言”、“纏綿蘊藉”等都彰顯了中國對于含蓄美的追求[4]。環境是通過無聲的意境去影響周邊的事物,設計師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使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符合了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屬性,通過“以境感人”,讓民眾在含蓄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感知設計師的情感,并融入到環境當中,賦予了其設計文化中的含蓄美。
4.3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更具和諧之美
中國道家文化中一直注重“虛實相生”,是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原則之一,如果將建設項目與環境“虛實結合”,可以有效的增強建筑的縱深度與環境的和諧性,如蘇州園林中通過亭閣、回廊、小橋、流水、花草、奇石等將園林建筑與環境有效融合,增強了環境的繁復度,僅僅通過回廊繚繞、鏤空的花格窗、影影落落的竹林就營造了一種“虛實相生”的美感[5]。設計師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可以使其更具和諧之美。隨著人們愈加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的社會背景下,設計師在現代環境的藝術設計中,更應該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使其設計的藝術作品兼具現代與傳統之美,促進我國現代環境藝術的發展。
5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中國園林藝術、古代房屋建筑、橋梁設計、佛塔寺廟、殿宇樓閣等多種形式的建筑藝術以其獨特的建筑技巧與建筑內涵屹立于世界建筑發展史中,體現了東方特有的含蓄美、藝術美、建筑美,為人們帶來視覺藝術享受。中國古代建筑為中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設計靈感的新思維,中國現代環境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如果合理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能夠使中國現代環境藝術走上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形成自身獨特的發展體系,賦予作品新的文化內涵與文化風采。
5.1巧妙的引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巧妙的引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可以將這些象征文化符號融入其中,讓現代與傳統有效的融合,從而賦予現代環境藝術作品新的文化內涵、文化底蘊、文化生機使其具有獨特的神韻與情感[6]。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巧妙的引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可以使其兼具有引用文化符號的文化象征意義,凸顯出文化符號中的民族氣質。
5.2進化與變異使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的意象
進化與變異使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的意象,將傳統文化元素中的美用提取、抽象、轉化的方式進行再構造,使現代環境藝術作品中具有傳統文化藝術的氣息[7]。設計師通常會根據建筑設計的目的,運用現代審美觀念將傳統文化中的藝術元素運用現代的藝術創作方式進行重構,巧妙的將傳統文化精神賦予現代建筑當中,在作品中尋找東西方文化藝術的平衡點,使其具備傳統文化的精髓。
5.3將傳統文化元素創新性的繼承
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需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并利用現代的設計理念、審美傾向、藝術形式對其進行創新,使其兼具傳統文化建筑中的繼承性與現代風格的創新性[8]。
5.4隱喻中國傳統文化
隱喻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常用的一種手法,將深厚的傳統文化隱喻在建筑設計、室內裝潢等,將內在的情感蘊含其中,含蓄的表達民族內斂的情感,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暗喻于現代建設項目當中,使其不僅具有現代建筑結構之形,更具有傳統民族文化之魂,為其賦予更加渾厚的文化內涵。
6結語
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將傳統文化中的內在精髓賦予到現代建設項目當中,通過引用、繼承、融合、創新、隱喻、再構等多種藝術手段將傳統文化元素重現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將中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引入到獨具特色的文化發展道路上,使其兼具民族之美、民族之魂,設計出符合民眾審美的環境藝術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裴炳.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山西建筑,2018,44(32):33-34.
[2]曾雨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4):926.
[3]張丹.試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3):1132.
[4]付軍.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2018(22):173-174.
作者:陳華鋼 單位:廣東白云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