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加快推進藝術創作繁榮發展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020年10月29日,黨的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加快推進藝術創作繁榮,文化和旅游部編制了《“十四五”藝術創作規劃》(簡稱《規劃》),開啟了文藝事業發展的新征程。與《“十三五”時期藝術創作規劃》相比,本次《規劃》發展目標更為體系化,聚焦的重點領域更加突出,包含了許多藝術創作領域的體制機制創新。具體來說呈現出了四個最大的亮點。
1一是藝術創作要始終堅持“雙效”統一原則
《規劃》中提出要實現社會主義文藝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正確方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確保國家文化安全。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這既是優秀文藝作品創作必須遵循的內在規律,又是文藝創作的必然要求;既是保證文化領域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石,又是激發文化市場活力、繁榮文化生態的前提。此外,“雙效”統一也是新時代文藝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早在2015年,中辦、國辦就正式印發了《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其中首次明確社會效益指標考核權重應占50%以上,并將社會效益考核細化量化到政治導向、文化創作生產和服務、受眾反應、社會影響、內部制度和隊伍建設等具體指標中。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出臺了《國有文藝院團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提出了衡量國有文藝院團社會效益的具體方案。在這一基礎上,通過對考核結果的轉化利用,可以完善文藝院團評價機制,有力促進新時代文藝評價體系的構建。
2二是構建藝術創作發展目標體系
《規劃》中首先明確了2035年遠景發展目標,即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強國如期建成,文藝事業繁榮發展,藝術團體活力迸發,文藝作品質高量多,文藝隊伍人才輩出,文藝培根鑄魂作用充分發揮,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這是未來一段時期發展的總目標,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藝術創作不同領域的發展目標。包括進一步完善藝術創作生產扶持資助體系,提升劇本創作能力和質量,各藝術門類精品不斷涌現,國有文藝團體和民營文藝團體各司其職、繁榮發展,藝術人才培養體系逐漸形成,藝術與科技緊密融合,文藝評價體系更加完善等內容。涵蓋了藝術創作生產、傳播、交流、推廣和人才培養等一系列環節,從而構建了一個導向明確、定位清晰、內容涵蓋廣闊的目標體系,為構建良好的文藝環境和生態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3三是創新藝術創作體制機制
《規劃》中明確要通過研究新時代文藝工作對象、方式、手段、機制的新特點,以及新時代文藝作品創作、傳播方式新變化,建立健全符合文藝發展規律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措施。在推進新時代藝術精品創作方面,要用好國家藝術基金和其他基金資金,進一步優化文藝創作資助機制;與此同時,要強化藝術單位主體責任,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動的管理和激勵機制,建立“深扎檔案”制度,帶動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出更多人民喜愛的文藝精品。此外,為了引導藝術創作和演出均衡發展,大力扶持中小型藝術作品創作;大力扶持中部、西部及少數民族地區藝術創作,支持國家藝術院團、東部地區藝術院團與西部及少數民族地區藝術院團建立聯合創作機制、“一對一”幫扶機制、“訂單式”援助機制。在加強文藝團體建設方面,進一步完善文藝院團評價機制,探索重點文藝院團評估定級標準和機制,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打造一批高質量、高標準的重點文藝院團,為攀登文藝高峰奠定堅實基礎。在推進新時代文藝領軍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完善文藝人才培養管理使用體制機制,培養造就高水平創作人才和德藝雙馨的名家大師,滿足新時代文藝高質量發展需求;同時,改革收入分配機制,允許國有文藝院團對高層次人才、關鍵崗位、業務骨干或緊缺急需人才實行協議工資、項目工資、年薪制等分配方式,增強文藝單位吸引力。在構建新時代文藝評價體系方面,建立文藝評論工作協調機制,把好工作導向,協同引導評論工作;進一步完善和改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評獎機制,充分發揮全國性文藝評獎引導創作方向、激發創作熱情的功能和作用。
4四是推動藝術與科技融合,加大數字技術應用力度
疫情的發生對整個文藝環境和生態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也加速了數字技術與文藝領域的深度融合,“云演藝”等新業態發展迅速。要推動藝術與科技進一步緊密結合,加大數字技術應用力度,用好現有文藝傳播推廣數字化平臺,鼓勵創新型演播平臺建設,深化文藝院團與數字文化企業合作,進一步豐富演出形式,推動線上演播與線下演出融合發展,打造舞臺藝術演播知名品牌。促進戲曲、曲藝、民樂等傳統藝術線上發展,鼓勵文藝院團、文藝工作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網絡直播平臺開展網絡展演,讓更多青年領略傳統藝術之美??傊兑巹潯访嫦颉笆奈濉睍r期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既有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的頂層設計,又有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的具體實施計劃。文藝行業要抓住歷史新機遇,創作出更多展現時代風貌,引領時代風氣,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傳播當代中國價值,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文藝精品,努力開創藝術創作繁榮發展新局面。
作者:高宏存 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