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91小视频app-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91香蕉在线-91香蕉影院-91香蕉影视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園林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淺探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園林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淺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園林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淺探

摘要: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推動著我國高校“雙一流”“新農科”建設進程,是新時期高等院校育人的目標。該文從科教融合、產教融合角度著手,分析了沈陽工學院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科研、產業、教學融合發展現狀,并以園林專業為例,提出“科教+產教”雙融合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途徑,以促進園林專業人才培養向創新應用型人才轉換,形成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創新一詞已被列入我國經濟和國力發展提升的核心位置。高校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的載體,肩負著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科研創造、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創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也是“雙一流”“新農科”建設的根本。基于“雙一流”“新農科”建設的背景,沈陽工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定的困境,如教育主體單一、覆蓋面不廣、資源整合意識不強等。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理念的提出,為沈陽工學院優化創新應用型育人機制提供了新思路。科教融合作為“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核心辦學理念,已被寫進“雙一流”建設指導意見,得到了各個高校的重視[1]。產教融合是當下研究的焦點,而“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的研究,一直以來是2個獨立的研究方向,關于兩者融合下對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仍少見。園林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和“中國夢”的重要載體。“新農科”概念的提出,對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旨在培養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創新應用型農林人才[2]。本文以沈陽工學院園林專業為例,闡述“雙一流”“新農科”雙背景下,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共同驅動下完善園林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以期為培養新時代創新應用園林人才提供保障。

1教學與科研、產出與教學工作現狀

沈陽工學院位于遼寧省撫順市沈撫新區內,是一所新建民辦本科院校,歷經多年的建設與發展,雖然已在不斷加大教學建設和科研建設的力度,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改革與科學研究,但仍存在教學和科研獨立脫節的問題。全校實行“3+1”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產出導向的教育理念,產教融合實踐過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1.1教學工作現狀

1.1.1教學任務繁重,教學改革表面化。在政策導向下,沈陽工學院近年在教學改革和管理方面政策頻出,鼓勵青年教師全員、全面針對課堂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展開改革研究,尤其倡導OBE的教育教學理念,并基于該理念進行19級教學大綱的制定,足見沈陽工學院對教學的重視程度[3]。因沈陽工學院對教師崗位聘任考核中對教學工作量有定量要求,為了滿足自身需求,廣大教師承擔著較重的教學任務,且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合格評估,使得教師工作量較大,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導致教師沒有時間參與到教研與科研中。1.1.2教學內容陳舊,更新不及時大多課程,主要遵循一本教材安排教學內容,因教師自身教學改革不夠深入,所選教材知識較為陳舊,加之教師參與企業鍛煉少,自身科研未開展,導致為在授課內容中新知識和新技術未引入。1.1.3教師團隊意識低,課程體系不夠健全。雖然沈陽工學院已針對課程體系、課程搭建教學團隊,建立課程群,但教學團隊間缺乏溝通,課程間銜接和連續性不夠,呈現碎片化、零散化。在專業課程上,與企業合作深度不夠,教師沒有科研支撐,無法完整地將專業知識進行綜合應用,使學生專業能力片面化。1.1.4缺乏科研指導,科創成果不佳。因科研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被忽視,學生在科創方面缺乏鉆研能力,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學生數量雖不少,但是參與熱情不夠,科研精神不足,導致半途而廢、成果不佳。

1.2科研工作現狀

沈陽工學院在科研工作方面不夠理想,整體科研水平較低。在國家自然科學、人文社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等高水平、高層次課題立項幾乎為零;從公開發表論文方面看,SCI、EI、ISPT三大檢索和國內核心期刊發表的高質量論文數量少,平均每年僅十幾篇;發明專利數量目前較多,但是發明類專利數量很少,多為實用新型類發明及軟件著作權;獲得市級自然成果獎逐年增加,但教學成果獎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獎甚少。且高層次科研人才匱乏。目前,沈陽工學院年輕教師比例較大,總體博士比例相對較少,缺少科研團隊,缺乏科研人才。由于大多數教職工為碩士學歷,且教齡較短,雖說有科研意識,但是真正動手做科研的人較少,多為單兵作戰模式,科研團隊意識匱乏,且沒有學術帶頭人,所以科研方向不夠明確,無延續性。在課題申報時,多為按題起意或臨時起意,擬定一個科研課題,缺乏研究基礎,導致課題質量差,立項難[4]。

1.3科教、產教脫節

由于建校時間不長,受師資力量和科研環境等的影響,教學工作與科學研究、企業實踐間存在脫節現象。大多青年教師疲于完成教學工作,工作2~3年后,開始注重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在科研和實踐教學方面的重視度不夠。工作稍久的教師開始嘗試科研項目的申報,利用“兩假”深入到對應企業進行鍛煉,與企業進行深度校企合作,聘請企業教師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但幾乎未將科研課題與課程內容結合,也未將企業項目引入到課堂,或者銜接不夠合理,未做到科研反哺教學,校企合作反哺教學,從而造成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企業實踐脫節。

2“科教+產教”融合驅動園林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

應用創新型園林人才培養是沈陽工學院園林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本著立足沈撫、服務地方的原則,提出“產教+科教”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產教融合”為基礎,確保以產出為人才培養的導向,提高人才培養的社會契合度;“科教融合”為保障,適當培養學生的科研和實踐能力,強化工匠精神,促進社會競爭力的提升,形成科學可靠的“產+科+教”融合的長效育人機制,如圖1所示[5]。

3“科教+產教”雙融合下園林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路徑

3.1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重構人才培養方案

本著“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原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對2019級以后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既能夠體現知識、能力、素質目標,又能體現人才培養中科研精神,企業項目實踐技能培養以及思政育人的目標,構建“平臺+模塊+課程”的課程體系。分為4大平臺、9個模塊,所有課程均在模塊下設置完成。構建了“高等教育+企業,全面教育+特色發展,科研+理論+實踐”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敢于拼搏、樂于鉆研的創新精神。

3.2轉變教學觀念,落實理論向實踐的轉換創新應用

型園林專業人才培養要踐行“知行合一,勇于創新”的實踐育人目標,既要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專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又要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業思想及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雙向促進,鼓勵學生將學習的舞臺搬到企業、行業和科研平臺,培養大學生科研和科學發現能力,提升大學生創新思維,將科研、創新、實踐的思維貫穿本科教育的全過程,充分將課堂和課外聯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構建產教科教實踐教學平臺,進行方案設計項目學習、企業實踐、科研實踐、課程設計、創新創業訓練、頂崗實習、畢業設計,多維度的提升園林專業學生探究問題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進行科研開發、創業實踐、創新訓練等提供優質的資源,強化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3.3改革教學手段,整合優化教學資源

充分發揮學生中心地位,以產出為導向,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除了園林專業特色的現場教學、探究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基礎上,引入項目模擬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經典案例、經典文化、致敬大師等活動,將思政教育、工匠精神、創新能力根植于學生的思想中。全面深化教學改革,擴大小班化教學的覆蓋率,差異化教學,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效果,提高課程目標達成度。自建優質數字化和線上教學資源,開拓優質慕課資源,共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加強沈撫兩地政府、設計院、園林企業、各科研院校、研究機構的合作,創建共享資源平臺,搭建“理論+實踐+創新”的綜合性平臺。集合行業企業項目,科研院所科研項目和教師科研立項,將新技術、新理念、新研究轉換為優質教學資源,將教科研成果、企業真實項目轉化為具體的課程教學單元和實踐項目,形成產業、科研、教學聯動的創新人才教育格局。

3.4構建創新科研型雙師隊伍

沈陽工學院園林專業教師團隊不斷壯大,從最初的自有教師2人增至7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人,副教授4人,講師2人;從學歷結構來看,博士1人,在讀博士2人,其余為碩士學歷;校級教學名師1人,雙師型教師5人,總體教學和科研水平中等。利用產教科教雙融合的協同育人平臺,構建產、學、研一體化課程體系,實施聯合培養平臺共建,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共商,課程團隊共建,實踐教學共管,教學資源共享,教學質量共抓,科學課題共研,創新競賽共導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實施機制。全面提升教學團隊教研、科研水平,提升整體師資力量,使其學歷、年齡、學緣結構更完善,以“校+企+政”聯合平臺為依托,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水平。

3.5優化產教科教人才培養過程

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培養學生專業熱愛度,增強專業認同感,以導師制為科研單位,打破班級壁壘,將學生融入教師科研團隊中,找尋科研和設計方向,培養學生的學習和科研熱情,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強化專業信念和工匠精神,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和價值觀。園林規劃設計類課程中融入教師教科研項目和企業實際項目,以項目的形式構成課程任務,組建學生項目小組,方案的設計和成果的制作均以組進行,以此使知識更加具象,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和系統,在此過程中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形成良好的科研精神、社會責任感和優質的品格。大學二年級開始,將產學研的科研項目進行成果轉化,結合導師科研課題,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挑戰杯和創青春等創業競賽,強化科創活動與科研項目的對接與轉變。經過大學一、二年級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教師團隊的指導和鼓勵下,進一步參加創新設計競賽項目,如遼寧省雷鋒文創設計競賽,遼寧省動植物標本大賽、計算機大賽等,真正做到以研促學、以賽促學的目的。大學三、四年級分別為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階段,學生選題主要源自企業合作項目和教師科研項目,堅持“一人一題”,充分發揮學生自主鉆研的能力,培養學生科研和創造思維,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校期間已熟悉企業運行模式和行業需求,并對自己的不足有所思考,逐步完善,增強自身核心價值與競爭力。

4結語

以“產教+科教”雙融合主導園林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與新時代對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遙相呼應,提高了學生創新、創業、創研的參與度和覆蓋度,全面推動“新農科”和“雙一流”背景下園林專業向多元復合型人才培養轉變。

參考文獻

[1]方剛.實施科教融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以《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為例[J].黑河學院學報,2020,11(10):80-83.

[2]劉燕,旦藝豪,王春.“新農科”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園林專業建設路徑探討[J].黑河學院學報,2019,044:115-117.

[3]董雅宏.基于OBE理念的《計算機三維輔助設計》建設策略探索[J].甘肅科技縱橫,2019,(48)2:68-70.

[4]胡迎剛.新建民辦本科院校科教融合的應用創新機制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0(20):160-162.

[5]尤玉靜,蔣志強,胡敏杰,等.“校+政+企”耦合驅動下的“產教+科教”雙融合優化研究與實踐——以寧波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為例[J].當代化工研究,2020(18):139-141.

作者:鄭海霞 竇雯桐 高鑫宇 萬琳琳 單位: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 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区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性色区 | 亚洲网站色|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看在线影院 | 国产啪爱视频精品免视 | 亚洲一区日本 | 国产美女精品 |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四区 | 亚洲欧洲自拍偷拍 |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 | 黄网址免费 | 9色视频在线| 亚洲免费不卡 | 失乐园在线 | 国产高清精品自在线看 |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高清 | 欧美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 | 97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爱插网| 亚洲视频色 |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精品综合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 |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影院 | 又粗又大的机巴好爽欧美 |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毛片免费播放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夜夜草天天干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精品久久 | 天天综合久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