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形勢下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實現政府轉變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本文自“科學發展、自主創新、體制機制、社會和諧”四個方面論述了我國改革發展的基本特點。
關鍵詞: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管理
當前,我國著力開展政府職能轉型,打造服務型政府,如果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則一定會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進行行政體制改革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表現。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則必然會提出科學發展觀,這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是一致的。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就是達到經濟、社會、環境幾個方面的共同發展,重視做到了以人為本。所以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要做到協調配合,相互促進,才有可能達到這一目標,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難點
1.在進行改革過程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深影響著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要求同時開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各項改革,也意識到存在較多的困難。尤其是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但影響著經濟體制改革,而且也影響著政治體制改革,在改革中處于非常關鍵的地位,所以只有做好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才有利于各項改革的順利開展。
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需要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人們也迫切要求維護自身權益,這種現狀與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出現了沖突。我國當前人均GDP正向著3000美元的目標發展,在強調工業化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要求具有較高的物質文化,對國家的期望也越來越大。但是我國實際情況不同于發達國家,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經濟還不發達,存在著明顯的城鄉地區差別,這種狀況不可能在短期內消失。再有,受國家財力影響,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要走循序漸進的道路,在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尋求新的突破,我國當前這種狀況也不符合人民群眾對政府的要求與期望。
3.政府管理模式也需轉變,要逐步發展成為利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進行管理的模式,中間必然存在著較多困難。首先政府部門要轉變思想,淘汰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各種認識,要逐步自政府主體發展成為市場主體。其次,不能過多利用行政手段影響經濟活動,不再過多進行微觀管理,而應該實行宏觀管理,在管理中較多應用法律與經濟的方式,建設法治型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再次,要按照規律做事。做到上述這些,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還需對其進行大力改革。
二、加快行政體制改革,促進政府管理創新的基本措施
1.推進政府職能的轉換
在推進行政層次和機構改革中政府需要擺正和明了自己的地位:第一,政府首先是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當然只是說是提供,并不是說是自己生產);第二,政府也是公共環境的建造者,人們去創造財富,而政府則需要為其提供必要的環境條件。第三,政府是人民公共利益的維護者和捍衛者,不能受到個別利益集團的左右和影響。在上述條件下,政府在發揮自身職能時還需要對下述關系進行理順:第一,政府要處理好與企業的關系。第二是政府要處理好與市場的關系。第三,政府要處理好與事業單位之間的關系;第四,政府要處理好與社會中介組織之間的關系。政府邊界關系越明確,所起到的效果越明顯,政府不能跨越企業、市場、社會組織進行相關決策。政府應當承擔的事前不能退縮,不能出現缺位情況,同時也不能出現越位情況。對于目前政府管理中出現的錯位狀況,政府要積極從經濟管制型向公共服務型轉變,也就是要轉移到為市場主體提供服務,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上來。各級政府要重視微觀經濟活動的不越位,不包辦企業決策,不代替企業進行招商引資等。
在改革行政管理體制過程中,一定會包括宏觀管理體制的內容,如財政稅收改革與政府投資體制改革等。在改革財政體制過程中,要以創建公共服務型政府為主要目標,要建立完善的公共財政體制。以“財權與事權相協調”為標準,明確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責權。
三、延續傳統文明,推進政府文化創新
1.倡導政府文明
創建具有我國特點的現代政府文明,一定要依據馬克思主義基礎原理,改革政府管理意識,強調時代思想、民族特色、社會價值,鼓勵社會成員參與決策監督,參與國家管理等事務,形成以廉潔、高效、民主、法制、公平、正義為基礎的現代行政文化。
2.重構行政道德
行政道德主要表現為行政主體的道德修養與道德行為,決定于行政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履行職業道德。形成新型的社會主義行政道德,不但要積極吸收傳統行政道德中的有益成分,而且還需參考國外行政道德中與我國實際相一致的成功做法,在行政活動中創建高度負責、提高效率、全心全意的道德規范,要求行政人員正確對待與公眾的關系,不斷提高道德情操,打造行政人員的堅強毅力,促使行政人員形成公平公正、以社會發展為主、敢于提當的責任意識。
3.重視行政價值
價值觀在世界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支撐著人們的行為。行政價值觀就是價值在行政方面的表現,對行政活動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行政價值觀如果以“為民”“做事”為主要特點,那么就會發展成為積極進取、拼搏發展的行政作風;但官僚行政、保守行政、渙散行政都不利于形成正確的行政價值觀,導致人民越來越不相信自己的政府。
4.繼續推進機構改革
改革當前的行政管理體制則一定會導致行政決策權與執行權的分離,決策職能會逐步發展成為核心化與集中化。利用明確部門職能,在設置政府部門時依據綜合職能進行,合并相同或相近的職能部門。還需對行政執行體制進行改革,成立綜合執行部門,要求政府綜合管理全部事務,原來屬于不同部門的行政權要集中到同級人民政府。對當前的行政執法體制進行改革,建立效率高、能力強的行政執法隊伍,開展綜合執法。當前最為重要的任務就建立正確的行政價值觀,形成一種講求民主、提高效率、達到穩定、謀求發展的行政價值觀,打造與時展相一致的行政心理,制訂與現代行政管理相統一的考核評價制度,實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行政價值評價系統,為現代行政文化發展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霍桂芝.新時期公務員行政管理能力的整體建設[J].經營管理者,2016(09)
[2]劉劍明.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J].行政與法,2013(02)
[3]鄒艷麗.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戰略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4(20)
作者:丁妮 單位:長春職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