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內廣電行政管理的現狀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民生水平的不斷發展,中國廣播電視業迅速發展,廣播電視逐漸成為了人民群眾消遣娛樂的普遍方式。廣電傳媒之中引起的某些問題逐漸引起了外界關注,類似低俗內容、有欺詐傾向的廣告以及違規的播出等問題均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討論,“蒙藥藏醫”、“雄式老方”等更是成為“家喻戶曉”的典型案例。本文對我國現行廣電行政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希望找到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廣電行政管理;管理體系;科學化
(一)低俗現象管理
廣電系統的低俗現象指的是廣播電臺以及電視臺在廣播電視節目的相關創作當中一味諂媚觀眾的低俗趣味,這種低俗現象一般表述為:無聊的搞笑表演,過于出格低俗性質的表演,肆無忌憚的誘惑以及無下限采用色情或者暴力方式進行的炒作等。截至2017年6月份,廣電總局進行了多項重點抵制低俗風氣的行動,集中治理了多起綜藝節目或者選秀節目、涉性節目以及廣播午夜談話節目等,對于低俗現象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對于節目主持人的相關管理、涉及覆蓋面較廣的參與類節目、涉案節目的管理等方面。
(二)違規廣告管理
廣告是電視廣播之中占據重要部分的內容,其為廣播電視相關機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隱患。在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進行播放的內容當中,涉及虛假的醫療、藥品以及性保健廣告或各種涵蓋性暗示內容的廣告數不勝數,其播放大部分集中在午夜時段播放,但也有少數是在白天黃金時段就播出的,例如“蒙藥心腦方”及“雄氏老方”等典型案例;其播放形式多采用短片、虛假的電視主題講座為主,其內聘請多名“名醫”,其實質根本沒有任何行醫資質,多為群眾演員;其播放的次數眾多,播放以循環播放為主,往往在某一個時間段進行反復播出,對于受眾達到“洗腦”的程度,致使為數眾多的中老年人受到欺騙從而耽誤病情消耗資金。對此種違規廣告相關管理部門已經出臺了各項措施,進行大范圍大力度的整治,但遺憾的是,在部分地區地方電視臺或者公交車內移動電視之中,這種廣告依舊隨處可見。
(三)國內廣電管理效果分析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網站不完全數據統計,2015~2017年度間,廣電總局對低俗節目、違規廣告以及播出行為等相關方面的管理一共進行了相關處分有:通知十六件,通報十四件,停播節目一百二十套,各類違禁藥品、醫療器械、豐胸減肥或者增高等虛假宣傳廣告的違規廣告三千余條。并就諸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的處罰與警告,較為嚴重的相關電臺電視臺主要負責人分別被受到了通報批評、停職檢查、行政記過處分以及調離工作崗位等處理。由此可見廣電總局對于相關違法違規方面的整治決心大、力度大,有效改善了電視廣播播出環境,得到了百姓的廣泛認可,但是其中依舊存在部分問題。
二、國內廣電行政管理體系問題分析
(一)管理法制問題分析
在過去,對待廣播電視之中的宣傳事業管理往往采取行政相關手段,或者實施政策、下達行政指令或者頒布所謂的“紅頭文件”,在這些行政手段之中,往往人治的程度略大于法制,執行人員往往要顧忌上層領導的個人意志,而我國的電視廣播法制建設雖然擁有較為成熟的體系,但是其中依舊存在著問題,例如立法滯后、法制體系思考不周、相關管理規定彈性過大以及執法過于松懈等問題出現。
(二)管理體制問題分析
首先,在我國國內廣電機構系統之中長期實行條塊分割、以塊管塊為主導的“管辦合一”的管理體制。在廣電體系之中,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即是管理職能部門,同時也是相關經辦機構;急需要制定廣電發展規劃以及相關實行具體政令,又要負責組織結構宣傳與項目落實等安排。造成廣電部門職權較為復雜與繁復,這種行、政不分的體制在過往歷史當中曾經長期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已無法適應廣電發展的需求。例如虛假廣告之所以屢禁屢犯,其最重要因素就是播出機構難以進行有效監管,而播出機構的管理部門是各級廣電局,其與廣播電視媒體關系一脈相承,二者利益趨向一致,在此種制度之下,主管部門自然不會自己監管自己,從而極大的影響了對相關問題的處罰力度。同時,我國廣電管理基于國家廣電總局進行歸口管理,以廣電總局的垂直管理以及各政府部門橫向管理相互結合,其中、信息產業部以及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等相關部門都有或多或少的管轄權限。這種管理方式往往容易造成管理混亂的情況發生,同時也造成了管理資源的浪費。
(三)管理方式問題分析
我國的廣電系統長期處于一種依托于個人經驗類型的較為初級管理階段,這種管理方式的最大特點是依靠管理“人”的經驗與思考甚至是自覺進行管理,其管理的效果與能力更大程度上依托于人治而非法制,極大地依賴個人認識與執行力,這自然令行政決策摻雜了比例較多的個人思想,從而導致行政的決策經常出現失誤與漏洞,管理的水平也較差。之所以這么說,可以從以下方面看出來:1.處理問題零碎而無系統性。對于出現的問題,最主要的并不是思考如何構建解決體系,而是出現一件事就解決一件事,出現一個漏洞就補一個漏洞,這種情況最大的后果就是無法做到對同類問題的預警,導致某些問題屢禁不止。2.獨斷專行缺乏開放性。主要表現在對于相關問題的處理往往在同一個領導身上具有獨斷性,領導很難接受異于其想法的解決方式,從而造成問題處理缺乏開放性,同時領導一旦離任或者調走,則對于相同問題的解決方式往往很難繼承下去,從而出現同一類型問題在兩任領導之下有截然不同的解決方式出現。3.解決方式缺乏遠慮。由于采用個人色彩濃烈的經驗方式進行問題處理,就很容易出現針對某一問題急于解決以此提高政績的現象出現,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其所指定的方案必然最求解決速度迅速,但是面對不斷發展的時代環境以及國民鑒賞能力,其解決方案往往存在滯后性,解決對策剛剛落實就被發現已經落后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是對于部分違規節目以及虛假廣告,總是填補漏洞,卻很難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長遠體系,政績可見卻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令百姓頗有微詞。
三、廣電行政管理對策與建議分析
(一)建立廣電管理的權威性
廣電機構的管理是基于機構以及管理人員的權威性,因此若想要提高廣電行政的管理,必然首先提高廣電管理的權威性。首先,應當提高管理法規的權威性。管理法規的權威性是與法規制定機構的權威性緊密相關的,在國內的廣電管理法律文案當中,除了《廣告法》是國家設立的專門性法案,其他的相關法規都是國務院予以頒布下達的,甚至還有為數眾多的部門規章與規范性文件。刨除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與規范性文件的頒布機構往往權威性不夠,同時相關規章文件的文本專業性也不夠,自然無法形成有效的權威性。同時,還需要加強管理措施的權威性。廣電體系的最重要的法規就是《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其雖然對相關違規行為進行了處罰規定,但是其處理的內容過于簡單,同時處理的程度也較輕,內容設定過于老套缺乏時代性,因此權威性較差。除了《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之外,廣電總局的第十七號令《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之中,對于違規播放的處罰,大多數情節嚴重的都是停播整改,涉及主要人員行政處罰的極少,即使有也是令地方廣電總局進行查處相關負責人,而一旦責令地方,則又會出現地方廣電與播出機構相關負責人關系密切的情況出現,依舊是自己查自己,最終結果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由此看來,加強管理的權威性已經是至關重要的舉措。
(二)完善廣電體系的制度化
所謂制度化,指的是相關集群的社會形態,由特殊與非固定的形式向基于社會群眾認知的固定形式轉化的全過程。制度化是一個描述集群成熟化的過程,同時也是整個社會宏觀視角下不斷秩序化與躍升的全過程。加強廣電體系制度化,完善廣電體系制度化,可以極大程度的幫助規范廣電體系之內各個部門的行為,對于廣電管理具有極強的規范控制作用。放眼世界發達國家的相關廣電體系,綜藝節目、紀實新聞以及財經節目等內容百花齊放,整體規劃的較為平衡,雖然其中也有部分不良內容但是并沒有造成太大的社會影響,其廣電主管部門也并不會進行叫停。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其中用有一個事先設定好的標準,依照這一標準,什么程度歸屬于哪一類內容一目了然,不會出現較為低級與模糊的裁定。
參考文獻:
[1]茍斌斌.大數據形勢下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24).
[2]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廣電全媒體發展研究[D].武漢大學,2013.
[3]徐蒂.“三網融合”下城市廣電的體制創新策略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2.
作者:陳久勝 單位:福建省廣播電視傳輸發射中心維修安裝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