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支教對小學教育的影響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試以貴安新區黨武鄉為例,依托花溪大學城這個平臺,研究大學生支教對農村小學教育的影響,探討支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以期能為大學生支教進一步的發展建言獻策,使其更好的服務于農村小學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支教;農村小學教育;貴安新區
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推動農村教育發展[1]。我國出臺了“青年志愿者支教扶貧接力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文件,鼓勵大學生到農村進行教育支援。貴陽市花溪大學城部分學校學生響應號召,利用課余時間,到大學城附近的貴安新區黨武鄉農村小學進行支教。隨著支教活動開展的次數增多,在支教過程中的問題也隨之凸顯[2],本文試以貴安新區黨武鄉為例研究大學生支教對農村小學教育的影響,探討支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以期能為大學生支教進一步的發展建言獻策[3,4],使其更好的服務于農村小學教育。
1貴安新區黨武鄉支教現狀
1.1貴安新區黨武鄉農村小學現狀
目前黨武鄉共五所小學,合1066名學生,每個小學均有18個教師,平均師生比8.4%。在教學方面,黨武鄉的小學主要是以抓主科為主,但是由于缺乏專業的英語老師,黨武鄉部分小學存在英語課程少,英語成績落后等現象。對于音樂、體育和美術等這些“副科”,由于教學資源有限,沒有相關專業教師,這些科目在學校實際開展效果十分不理想。
1.2花溪大學城支教現狀
花溪大學城位于貴陽市西南部,由貴州師范大學等12所高校組成,目前約有數萬余名師生。在貴安新區黨武鄉內開展支教活動的有貴州師范大學“黔愛行”支教團和貴州師范大學“三農學社”這兩支隊伍,據統計共有176名支教志愿者,在黨武鄉中心完小、黨武鄉民族小學和翁崗小學開展支教活動,支教課程多為音樂、舞蹈、美術和體育等興趣愛好類課程。由于勵志小學和圣泉小學位置偏遠,并且尚未和花溪大學城通車,因此沒有支教隊伍來到這里。
2存在的問題
2.1學生個體方面
學生自律性差,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其次,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許多學生認為音樂、美術等支教科目不重要,在課堂上集中不了精神,學習效果較差。
2.2小學方面
小學教師和支教大學生的聯系較少;小學的基礎設施和教環境比較落后。對于習慣多媒體教學的大學生,有限的教學資源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2.3支教大學生方面
支教大學生普遍缺少教學經驗,因此教學能力和對課堂的掌控能力不足。大學生在支教之后會發現支教和他們期望中有很大的差別,因此部分支教大學生的工作熱情銳減,工作積極性下降。
2.4支教組織方面
支教組織頻繁更換支教大學生,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其次,支教組織培訓的次數較少,培訓的效果不理想。在管理上缺乏對支教大學生的激勵機制,缺少對大學生支教的跟蹤評估,無法及時解決支教中存在的問題。支教組織所屬學校對支教活動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宣傳力度不夠。
3大學生支教對貴安新區農村小學教育的影響
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數據顯示,小學生學習興趣明顯提升的占70.2%,有提升的占19.2%,無提升的占10.5%;愛好特長有明顯提升的占74.8%,有提升的占16%,無提升的占9.1%;心理健康方面有明顯提升的占51%,有提升的占40.1%,無提升的占8.9%;表達交流能力有明顯提升的占52.3%,有提升的占38.5%,無提升的占9.2%;但在學習成績方面,無提升的占76.5%,由此可見,大學生支教對貴安新區農村小學教育的影響總體是成好的態勢的,尤其在學生興趣培養、心理健康教育、緩解學校教師資源短缺等方面起到積極貢獻作用。
3.1提高學習興趣,培養興趣愛好
小學生是支教最直接的受益者,經過篩選和培訓的大學生有較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文化知識,這有助于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支教大學生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傳授音樂、舞蹈、美術、書法、電腦操作等技能,培養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3.2積極干預輔導,關注心理健康
支教大學生對部分留守兒童和農民工子女的家庭狀況進行調查,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其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并定期開展有益于小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活動,增強了他們的團結協作意識和表達交流能力。
3.3緩解師資短缺,提升教學技能
大學生支教大大緩解了當地小學師資緊缺的現狀,使得農村小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課程充分開設起來。除此之外,支教大學生還在課余幫助小學教師培訓多媒體教學,提高了小學教師的教學技能。
3.4改善教學環境,豐富教學資源
支教大學依托大學城平臺,組織募捐和義賣,籌集資金,給小學捐贈了大量圖書資源和體育器材,充實了小學生們的課余生活,豐富了教學資源。另外,支教大學生還定期更新學校展板,既改善了學校環境,又能使學生學到知識。
3.5改善教育理念,推動教育發展
支教大學生通過宣講和走訪,向小學生家長傳播了現代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小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改變.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大學生支教活動起到了一個聯系紐帶的作用,使得地方教育部門和高校之間的聯系增強,充分發揮了高校為地方謀發展的作用,推動了當地的教育發展。
3.6經驗能力不足,影響教學效果
由于支教大學生教學能力和教學經驗不足,使他們在支教時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有一些支教大學生掌控不住課堂紀律。其次,支教大學生的流動性和不固定性,有時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4解決措施
4.1支教大學生方面
支教大學生應轉變觀念,用學習意識、創新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來武裝自己的基礎知識,用細心、信心、耐心、恒心看來對待學生成長成才,用實際教學效果來證實自己綜合素質,不斷完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和自己不斷成長。
4.2支教組織方面
一是支教組織單位應對支教大學生有基本的了解,建立包括支教學生的專業、特長、興趣等方面的數據庫,然后根據支教大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支教安排,以確保支教大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幫助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發展;二是定期開展包括教學技巧、課堂管理、備課和學生管理在內的教學技能培訓。三是通過激勵機制,激勵更多的人參與支教活動,提高支教積極性。
4.3小學方面
組織教師經常和支教大學生開展交流,一方面,支教大學生可以帶給小學教師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小學教師可以給支教大學生傳授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管理經驗,彌補大學生教學經驗不足的問題;小學教師和領導方面應當增強對支教的重視,組織有經驗的一線教師對支教大學生進行培訓。支教大學生作為農村小學教育發展過程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對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產生了許多積極的影響。因此,探討大學生支教對農村小學教育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但是在支教過程中也出現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支教大學生、支教組織者和小學師生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達到大學生支教活動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杜玉梅.論實現城鄉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J].北方經貿,2010,(5):27-28.
[2]王瑞.大學生支教的問題與對策——以北京市打工子弟學校為例[D].中央民族大學,2009.
[3]陳艷芳,唐思晶,曾順保等.大學生支教可持續發展問題探究[J].中國科技經濟新聞數據庫,2016,(5):83-84.
[4]董偉.大學生短期支教存在的問題及可行性建議——以在山西省長治市沁縣南里鄉短期支教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7):26-27.
作者:朱梟雄 翁應芳 肖盼 王海英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