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畜牧養殖問題及解決方法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畜牧養殖主要包括引種、免疫、飼養等,其中任何一項工作出現問題,都可能對畜牧產品質量及畜牧養殖業發展產生影響。筆者在對恒仁滿族自治縣實地調查后發現,基層畜牧養殖情況卻不容樂觀,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方法加以解決,才能更好的促進基層畜牧養殖業發展。
1基層畜牧養殖存在的問題
1.1品種引進缺乏規范
品種引進是基層畜牧養殖工作的重要內容,會對基層畜牧養殖工作的成效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必須對品種引進工作加強重視,制定規范的引種標準。但是,基層養殖戶在品種引進時,普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及隨意性,從而使畜禽品種質量得不到保障,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一些養殖戶只注重眼前利益,為了降低畜禽引進成本,而從不法攤販處購買畜禽,從而使畜禽質量無法得到保障,極易對后期效益造成不利影響;二是一些養殖戶為了購置方便,而從私人商販處購置畜禽,由于私人商販防疫舉措不到位,從而導致畜禽發病率極高,成活率無法得到保障,而這對于養殖戶養殖效益的提高是極為不利的;三是在養殖場暴發大規模畜禽疫病后,一些養殖戶未經任何消毒防疫處理,就重新購置畜禽投入生產,從而極易導致畜禽疫病擴散,形成惡性循環,使養殖場面臨倒閉風險。
1.2飼料營養不充分
基層養殖戶飼養的畜牧產品,在出售環節經常會出現質量不過關、指標不達標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飼料營養不充分,畜禽無法獲得充足的營養。而導致飼料營養不充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一些養殖戶為了解決飼養成本,不購置專門的飼料,而將農作物作為飼料喂食畜禽,從而導致畜禽質量不過關;二是一些養殖戶沒有根據畜禽種類、生長階段,為畜禽提供合適的飼料,從而導致畜禽養殖攝入不合理,而這不僅會延緩畜禽生長發育,而且會影響畜禽產品質量。
1.3養殖環境不過關
養殖環境對畜禽生長及畜禽品質起著重要的影響,在好的養殖環境中,畜禽生長會更加迅速,品質也會更加優越。但是,基層畜牧養殖環境普遍較為落后,甚至部分養殖戶依舊采用庭院式養殖,從而導致畜禽生長速度緩慢,飼養時間長,出欄率低,而這對于畜牧養殖效益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
2基層畜牧養殖的改進策略
2.1嚴格把控品種質量
基層養殖戶在品種引進時,必須嚴格把控品種質量。首先,養殖戶要盡量從本地養殖場或是指定購買點引進畜禽;其次,養殖戶在引進畜禽前,必須對引進畜禽的養殖場或購買點進行實地調查,確保當地近期未發生過畜禽疫情;再次,養殖戶在引進畜禽時,必須對畜禽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其質量達標,不存在任何疾病;最后,養殖戶在引進畜禽后,必須對畜禽進行嚴格的衛生、消毒,從而避免畜禽疫情從外引入。
2.2科學搭配畜禽飼料
基層養殖戶要想促進畜禽生長,提高畜禽商品率,必須科學搭配畜禽飼料,保障畜禽營養供給充足。首先,養殖戶必須摒棄農作物喂養的喂養模式,改用專門的畜禽飼料喂養,并且在對畜禽飼料選購時,必須從正規廠家購買,以此來確保畜禽飼料營養搭配的合理性及質量的規范性。
2.3優化畜禽養殖環境
基層養殖戶要想實現畜牧養殖可持續發展,獲得更多經濟效益,必須對養殖環境加以優化,施行精細化養殖模式。首先,養殖戶必須積極轉變養殖觀念,徹底摒棄庭院式養殖模式,根據畜禽的衛生清潔、生活習性,結合水電條件、日照時間、通風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現代化畜牧養殖場。
3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畜禽養殖是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改善農村經濟結構的重要舉措,但是當前基層畜牧養殖依舊存在諸如品種引進不規范、飼料營養不充分、養殖環境不過關等一系列問題。基層養殖戶必須對這些問題加以重視,通過嚴格把控品種質量、科學搭配畜禽飼料、優化畜禽養殖環境等舉措,切實提高基層畜牧養殖質量,促進基層畜牧養殖持續發展。
作者:王海波 單位: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