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會計對稅收影響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稅收是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企業會計工作的質量,對國家稅收有直接影響。本文分析了企業會計與國家稅收之間的關系和目前企業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希望能對未來我國企業會計工作質量提供幫助。
關鍵詞:企業;會計;稅收;影響
1、企業會計與國家稅收之間的聯系
會計是通過貨幣計量的方式,將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消耗與收益進行全面反映的過程。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會計的職責包括記錄、核算、監督等。會計工作的內容所涉及的范圍已經遠遠超出單個企業,因此會計與國家稅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1]。
(1)會計資料對稅務信息的收集至關重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作為企業管理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所產生的影響也逐漸增加。會計資料的服務范圍已經不止限于企業。會計正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在各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經濟發展戰略、稅收征收依據、國民生產總值的核算等都離不開會計資料的支持。
(2)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對國家經濟發展規劃影響深遠。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最主要的來源。稅收政策直接決定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向。稅收政策的制定需要以大量的經濟數據為基礎。企業的會計資料是這些數據的重要來源。因此真實、準確的會計資料至關重要。
(3)會計資料的質量對國家與企業間的分配關系影響巨大。
無論是向單位還是向個人征收稅款,其基礎都源于相關的會計資料。然而少部分個人或團體,為了牟取自身利益,置國家與社會于不顧,篡改、編制虛假的財務報告,從而令國家稅收蒙受巨大損失,嚴重破壞了國家與企業間的分配關系。
2、目前企業會計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會計工作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會計工作的質量決定了企業發展、規劃、效益等多個方面[2]。然而在企業會計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企業管理者法律意識差。
部分企業管理者對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僅僅認為會計是簡單的記賬,與企業效益不存在必然聯系,會計工作的質量沒有必要認真去抓。這種對會計工作的理解,仍然只停留在過去小規模生產,沒有認識到新時代下會計工作質量對企業的重要性。少量企業管理者為了獲取更高收益,在工作中嚴重違反會計基本準則,無視會計法的相關規定,強迫、指示會計人員做假賬,達到偷逃稅款的目的。
(2)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在我國新一輪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當中,新問題、新困境層出不窮。
這一現象進一步對企業會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工作正在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因此會計相關法規、制度需要根據經濟發展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完善和健全。
(3)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相對較低。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第一會計從業門檻相對較低。第二在日常工作中,會計從業人員主動學習的熱情不足。第三大部分企業沒有對本單位會計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在培訓。這一系列的原因都不同程度的影響了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會計工作人員是企業會計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其綜合素質的高低,對企業會計的工作質量影響巨大。會計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必然導致會計資料真實性、準確性大打折扣。
3、完善企業會計工作的相關措施
會計工作的質量,不僅關乎企業未來發展水平,更與國家稅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企業會計工作的質量,應當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完善企業會計工作,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認識《會計法》的重要性。
《會計法》是規范我國會計行為的法律。《會計法》對確保會計資料真實、準確、完整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會計法》的指導下,政府與企業加強對經濟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充分維護市場經濟的秩序。單位會計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按照《會計法》的規定,處理企業會計工作。企業法人應當支持、監督本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依法做好會計工作,不得偽造單位會計資料。
(2)建立健全企業信用體系。
商譽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維持長遠發展的重要資源。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行為,雖然能令企業在短時間內獲得可觀的效益,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企業必然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誠信納稅是衡量企業信用狀況的主要標志。國家應當建立健全信用體系,對企業的信用水平進行分級評價,分類管理。對信用度高的企業,除了在稅收方面給予獎勵之外,還應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融資、貸款的門檻,為社會樹立正面形象。對信用度較低的企業,除了嚴格督促其繳納稅款之外,還要給予相應處罰,從而斷絕部分別有用心的企業管理者偷逃稅款的想法。
(3)進一步加強對單位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培訓。
企業管理人員應當根據企業發展需要與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其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專業技能的掌握水平。在訓練中,應當堅持傳統工作方法與現代化管理相結合、專業技能培訓與專業理論知識培訓相結合的原則。同時,企業應當積極鼓勵會計工作人員的自我學習,采取適當措施進行鼓勵,從而充分調動單位所有會計工作人員的學習積極性。
(4)政府有關部門與社會共同加強對企業的監督管理。
國家財政與稅收相關工作的開展,是以企業會計工作為依托。財稅部門應根據相關規定,加強對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監督內容包括:會計工作是否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會計憑證是否真實可靠、單位會計工作人員是否有從事相關工作的資格等。真正落實國家各項政策,有效提高企業會計工作質量。
(5)在企業的會計工作中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
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第三方中介機構專業性強,其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因此部分大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聘請專門人員對單位會計工作進行管理。對條件相對較差的小微企業,可委托專業機構進行記賬、申報納稅等工作,提高企業會計工作質量。同時,國家應當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對中介機構的會計報表進行審核,保證中介機構的公正性。
參考文獻
[1]王維章.淺談新會計準則對稅收的影響及其對策[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2,01:162.
[2]劉云.試論如何應對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稅收影響[J].現代商業,2012,08:153
作者:張力方 單位:湖南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