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數據在企業項目投資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基于對企業項目投資與大數據的簡要介紹,提出大數據能提高項目投資的效率、保障項目投資的質量、降低項目投資的作業成本,并圍繞大數據在企業項目投資全過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闡述,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
一、企業項目投資與大數據概述
項目投資,是企業形成生產運營能力的基礎,也是企業實現內含增長與外延擴張的基礎和手段,其具有影響周期長、投資風險高、投資數額大等特點。因此,對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大數據是基于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科學技術的另一重大革命性成果,對所有領域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大數據技術在研究海量數據的過程中尋找模式、相關性和其它有用信息,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變化,并作出更明智的決策[1]。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數字技術不斷演進,產業與市場邊界逐漸消融,商業環境日趨紛繁復雜,傳統工作方式與方法越來越難以適應企業項目投資的要求,需要引入大數據技術來輔助項目投資行為與活動,提升投資全過程的科學合理性。
二、大數據應用于企業項目投資的作用
企業利用大數據,可以幫助其開發新的產品,實施精準營銷,作出明智的業務決策,大數據應用水平已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而在企業項目投資中,大數據與云計算以及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為企業項目投資提供高效、系統、客觀且直觀的數據分析,有助于做出理性的投資判斷和決策,改變傳統的以經驗與直覺為主的高風險投資方式。
(一)提高項目投資的效率
利用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可以代替人工更快速、廣泛地采集、處理和分析與投資項目相關的海量數據,大大節省項目投資的作業時間。同時,在數據管理過程中,避免了部門、人員之間的數據隔離和丟失,以及傳遞、交付過程中的時間延遲。
(二)保障項目投資的質量
基于大數據技術及云計算平臺,企業可以采集與投資項目相關的所有數據,并通過后端數據模型進行整合、清理和處理,減少主觀判斷的風險,以制定更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基于大數據技術,企業可以統一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對投資項目進行全面的數據分析,這些海量數據涵蓋財務和非財務數據、表內和表外數據、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及半結構化數據[2]。大數據技術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挖掘、分析來揭示數據之間的潛在關聯與邏輯,可以對未來趨勢進行科學的預測,提高項目投資過程的可靠性與準確性。大數據技術與云計算平臺可以保障數據的實時性,減少由于時滯造成的數據失效。
(三)降低項目投資的作業成本
傳統的項目投資方式與方法主要依靠人工進行實地調查、訪談和其它渠道的數據采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支持。而通過大數據技術及云計算平臺,企業可以輕松收集、處理和分析與投資項目相關的海量數據,而無需派遣大量調查研究人員進行實地調查、訪談和其它數據采集工作,可以顯著降低人工成本以及相關硬件設備的購置和維護成本。
三、大數據在項目投資中的應用探討
(一)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是企業并購與股權投資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提供了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盡職調查的范圍與內容涵蓋了標的企業以及與之相關的行業、市場、客戶、政策、法律等方方面面,縱向時間軸上可能需要收集、分析自標的企業建立以來的所有信息與數據[3]。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傳統人工方式下數據收集、處理與分析的效率,完成人工無法承擔的工作量與工作內容,如在惡意收購情形下,可以突破標的企業數據封鎖,利用大數據挖掘與處理技術來獲取人工方式可能無法獲取的有用信息與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提升非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在盡職調查中的效用,除對傳統方式下的非結構化與半結構化數據進行更有效地分析處理和直觀表達外,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網站、電子郵件等抓取、處理碎片化數據,完善標的企業的畫像,改變傳統方式下對財務、銷售等結構化數據的過分依賴。傳統方式下,極少關注多源數據的關聯性、完整性與實時性,如工商信息、知識產權信息、金融信用信息、法律信息及高管個人信息等,均來自于不同的信源。利用大數據技術,不僅可以進行高效處理,保證數據的實時性,還能揭示多源數據之間的內在關聯與邏輯。
(二)企業價值評估
傳統企業價值評估基于財務數據,并往往局限于表內數據,通過對標的企業未來收益或自由現金流量的折現來計算其價值,忽略了非財務數據和表外數據對標的企業價值的影響。這種估值方法在現今的數字化時代已經無法適應企業投融資的要求。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收益與多元因素的評估模型,標的企業在客戶、技術、資源等方面的價值也能體現到其整體價值中。
(三)市場調研與預測
市場調研與預測是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礎,是項目產品類別、生產規模、人員與設備等生產要素組合、投資規模等的決定性因素,其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對投資項目的經濟分析與財務評價、可行性判斷及投資決策科學合理與否。利用大數據技術,在高效分析、處理海量市場數據基礎上,建立市場預測模型,可以對未來市場需求、價格走勢、競爭狀況、市場份額等進行合理估計,相對于傳統方式可以大幅提升市場預測的可靠性與準確性。
(四)可行性研究
項目的投資規模是基于規模經濟性來考慮,是在市場預測的基礎上,設備、原材料、人員及資金等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然后考慮企業的經濟與管理能力、財務目標要求等因素,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判斷[4]。通常,可行性研究需要進行項目方案的比選,但傳統人工方式下,很難窮盡所有的投資要素組合以找到最優方案。因此,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一個評價模型,模擬所有投資要素組合。此外,大數據可以引入歷史與現實案例的實證數據,修正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理論性偏差。
(五)風險評估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中,傳統方式下,通過不確定性分析來對投資項目的風險進行評估,不確定性分析通常包括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與概率分析。盈虧平衡分析與敏感性分析比較容易,而概率分析中各個投資變量概率值的確定非常復雜,因此在多數情況下難以操作,而且采用主觀先驗概率,即按過去的經驗數據人為預測和估計,帶有很強的主觀隨意性,極大影響了概率分析結論的可靠性。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自變量與因變量歷史數據的統計分析,可以建立模型,既可以預測未來變量的概率值,也可以表達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方式概率估計的主觀隨意性。此外,大數據技術能夠通過抓取和處理非結構化與半結構化數據來預測項目未來的風險因素,完善投資項目的風險評估內容,提高了風險評估的準確性。
(六)投后管理
(1)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標的企業或項目的運營狀況進行實時、全面監測與評估,在經營管理上適時提供咨詢與協助,以提升標的企業或項目的投資價值[5];(2)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標的企業或項目的投資價值跟蹤及投后風險監控與預警系統,企業能夠準確判斷最優的投資退出時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數字化時代的大背景下,傳統的企業項目投資方式與方法需要做出適應性改進,大數據技術對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及半結構數據的全面涵蓋,以及在數據采集、處理上的效率與成本優勢,尤其是能提供客觀、可靠、準確的數據預測能力,能夠應用于企業項目投資的全過程,使投資決策更加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高藝.大數據對企業管理決策的影響探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15):40-41.
[2]羅斯斯.大數據對企業管理決策影響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4):98.
[3]王妍.大數據對企業管理決策影響分析[J].商訊,2019(06):78-79.
作者:喻波 單位:中交二航局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