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視頻微課程與課程思政耦合機制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今時代,課程思政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正確認識視頻微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關系,梳理兩者間的邏輯關系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從課程思政內容、特點、意義等方面出發,分析視頻微課程與課程思政之間的聯系,并根據兩者的特點,對高校視頻微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耦合機制做進一步分析,以期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
[關鍵詞]視頻微課程;課程思政;耦合機制
微課主要以視頻教學方式為主,是教師整合教學資源,提煉其中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視頻,從而使知識點更加明確。學生或在課上的時間由教師帶領集體觀看,或通過相關平臺下載微課視頻,利用課下時間自行觀看學習。這樣做可以使傳統的知識教學更加形象化,更符合當前現代化教育手段的特點,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可以充分整合利用網絡資源。高等學校的教育質量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發展和國家發展潛力,不僅要給學生提供學習資源,還要通過意識建設提升學生政治素養。因此,高校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學生政治素養,提升育人質量,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本文主要從高校視頻微課程與課程思政耦合機制層面進行研究分析,探究課程思政教育對高校教育的影響。
一、視頻微課程與課程思政現狀
1.抓好教師這一主體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在教師,只有教師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不斷推進視頻微課程的改革。因此,高校在為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搭建平臺的同時,也要對其他課程教師開展思政教學培訓,為課程思政建設創造有利條件。高校要努力引導專業課教師圍繞立德樹人這一任務開展教學工作,把教書與育人有機結合起來,在傳授書本知識的同時,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品格、品行及品味,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導同頻共振的教學理念。因此,對教師的培訓要以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通過理論知識學習、黨性教育、社會調研等多種方式,提升教師的政治理論水平和人文素養,引導教師將思想政治內容應用到工作中,以身示范,進一步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意識。
2.抓好微課課程這一重要載體
高校應秉承“課程承載思政”和“思政寓于課程”的理念,進一步優化微課設置,根據人才培養特點和學生對思想政治的理解程度,不斷完善課程教學體系,確保微課課程思政建設的順利進行。教師利用微視頻教學,首先,要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的內容及方法,根據不同課程的特色,將思想政治內容融入專業知識中,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既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又潛在地培養學生的涵養和品行,實現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其次,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模式,如圖文PPT或者視頻等,讓整個教學設計更加完整,教學內容更加全面,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興趣,提升學習效率。
3.抓好高校這一陣地
高校是大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任務。各高校應根據教學課程設置、教學特點及學生實際情況,落實好課程思政建設。在課程思政教學中,高校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并據此確定教學任務,最后確定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通過在校學習,不僅掌握思想政治相關知識,而且在愛國情懷、社會責任、人文精神等方面均有所提升。
二、視頻微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耦合關聯性
1.課程思政是視頻微課程的發展
很多理工科學生不重視視頻微課程,認為此類課程實用性不強,導致思政微視頻課程教學質量低下。實際上,高校所有課程均涉及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為進一步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提高視頻微課程教學質量,高校應深入挖掘整合所有思想政治教學資源,將思想教育滲透到每個課程中,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2.課程思政是視頻微課程教育理念的延伸
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專業性不強,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視頻微課程難以開展。這種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問題引申出課程內容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學生被動學習的,學習效果低下。為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引導作用,必須實現從視頻微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以便充分挖掘教學中蘊含的所有與思想政治有關的教學資源,進而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意識,實現立德樹人教學目標。
3.課程思政是視頻微課程的升華
視頻微課程教學通過課本知識直接向學生傳達思想政治內容,從而培養學生道德品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但是部分高校設置的視頻微課程模式單一,學生無法充分理解思想政治對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故高校必須改革視頻微課程教學,進一步強調思想政治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在視頻微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過程中,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資源,進一步推進思想教育建設。
三、視頻微課程與課程思政耦合內容
1.教學任務、教學方向一致
其實課程思政和視頻微課程本質都是育人,但是為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引導性,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設,必須進行視頻微課程改革,通過挖掘其他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協同效應作用下,全面推進思想政治建設,從而實現育人的根本教學理念。
2.教學觀念、課程價值一致
課程思政與視頻微課程教學觀念都是通過向學生傳導思想政治理論,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意識,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課程思政雖然是在視頻微課程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二者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模式等方面,都是高校思想政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為了實現育人這一根本教學理念的。視頻微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價值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只不過課程思政涉及所有課程內容,是將思想政治融入到所有學科教學中,在教學中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3.教學目標一致
在現階段,社會對應用型綜合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高校必須對傳統教學進行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高校設立視頻微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養,但是在現階段,這種教學方法已不符合學生發展的要求,故也必須對視頻微課程進行改革,使視頻微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這兩種教學方法都是當時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都是實現育人教學理念的。
四、視頻微課程與課程思政耦合的構建
1.協同發展
高校教育始終以育人為本,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充分利用所有課程的育人功效,避免不同專業學生思想政治理念產生較大差距。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明確課程思政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深入挖掘整合各個學科的思想政治資源,輔以視頻微課程開展思想政治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其次,其他課程教師要積極配合視頻微課程教師,不斷鞏固思想政治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最后,發揮所有課程教師的力量,形成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協調效應。
2.提升思想政治教學質量
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是關鍵。為進一步推動課程思政建設,首先應提高高校所有課程教師的育人意識,讓所有教師加入到課程思政建設中。微課教學可以集中在課下學習。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課前下載觀看教師事先制作好的微課資源,提前預習課程內容,對課程相關知識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找出學習重點和難點,在上課過程中就可以做到有目的地聽講,從而以更強的目的性不斷提升學習效果。
3.轉變教學理念
課程思政是從視頻微課程發展而來的,但二者的教學理念具有較大差別。視頻微課程主要是向學生傳輸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而課程思政則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故現階段,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首先,高校應開展專業培訓,強調課程思政的內涵及重要性;其次,高校應根據教學理念、教學目標,確定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制定培養計劃,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高校應不斷延伸課程思政的教育體系,通過拓寬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內容的理解及掌握。
參考文獻
[1]閆國倫.國外主要網絡課程平臺發展及特點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01).
[2]李媛,楊彩萍,史子新,王永緒.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微課程及微課程平臺的應用現狀及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0(01).
[3]徐焱,李進生.在線開放課程平臺運營模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0(16).
[4]閆國倫.信息化背景下提升網絡課程平臺利用率和使用效果的途徑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11).
作者:張靜 單位:太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