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 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戰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逐步進入人們生活當中,影響著社會各項產業的發展。文章從“互聯網+”以及“互聯網+體育產業”的概念出發,分析互聯網在當今社會給體育產業帶來的新變化,進而提出互聯網+背景下的體育產業發展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體育產業;技術
0前言
2015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會議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報告,指出當今社會要逐步推進互聯網、自媒體、新媒體、大數據等高科技與傳統制造行業的融合,促進電子科技、金融產業與互聯網健康發展。由此可見,國家已開始重視“互聯網”與傳統企業間的合作發展,同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頒布《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再次強調了互聯網與體育產業的融合,利用互聯網帶動體育產業的發展。
1“互聯網+體育產業”內涵概述
1.1“互聯網+”的概念
“互聯網+”是一種新型產業,指的是利用互聯網在社會資源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將其與社會各傳統行業協作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從而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形成一種以網絡為核心產業發展的經濟新形態。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人數已達到7.5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高達53.4%,中國已成功連入國際互聯網,互聯網的到來為人們在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蔓延,其核心技術已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出現了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餐飲、互聯網+教育等多種新興產業?;ヂ摼W已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
1.2“互聯網+體育產業”
“互聯網+體育產業”是指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傳統的體育行業中,包括體育文化傳播、體育商品銷售、體育運動康復等相關企業,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運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指導企業生產與管理。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高科技,對已有的思維模式進行重新審查。建立一個以互聯網為中心的網絡平臺,利用高新技術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據相關數據報道中國體育運動人口截至2015年已達到5億,體育產業價值鏈已達到5萬億。各大綜藝節目開始進入體育產業中,這也為體育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互聯網給體育服務業帶來的變化
互聯網時代為社會帶來了一批新的服務產業,為經濟發展增添了諸多亮點。例如:天貓、當當、淘寶等網絡APP的出現改變了人們以往的消費觀念,真正實現了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便捷服務。而互聯網與體育產業的結合,也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2.1服務推動效益替代了產品拉動效益
如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網上購物,尤其在運動服裝、運動鞋帽、運動器械等領域。網上購物不僅節約了人們大量時間,同時也推動了互聯網+相關產業的發展。與體育產業有關的各類商品均已進入網絡市場,以淘寶、唯品會、蘇寧為首的幾大網絡商場極大地推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互聯網服務的廣泛度使經銷產品的價值從使用功能性逐漸向增值服務性方面轉化,傳統的經營模式被現代化的服務拉動銷售所取代。在網絡銷售運動器械方面,客戶可直接在網絡平臺購買,與此同時,經營者會將有關事項包括器械的組裝、使用方法、售后服務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告知顧客,為消費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消費者間還可以在賣家評論區進行留言或咨詢事項,同時也可與使用同一款產品的不同消費者進行討論、從而發揮產品的最大價值。將來不久,體育產品的銷售模式將變成“垂直電商”的模式,即商家直接面對面地向消費者介紹產品功能并提供全套服務。
2.2移動互聯網體育軟件的開發推動了全民健身的熱潮
近年來,網絡信息化的步伐開始高速向前邁進。電腦、移動手機上推廣的體育運動APP層出不窮,這也象征著體育產業朝著更高速方向發展。例如:體育刷子、體育瘋、VST體育等軟件移動客戶端。各種體育軟件雖然形式相同,但在功能和形式上仍有較大差異。這些APP主要包括了跑步計數器、健康膳食食譜、減肥小常識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電子軟件。跑步類軟件不僅記錄了人們一天跑步的數量和時間,同時還顯示在不同時間運動的頻率以及心跳脈搏數率。健康膳食食譜為人們制定了合理的飲食標準,通過對各項食物的營養成分測量,為不同體制的人們構建不同的飲食標準。在減肥小常識軟件中,首先對人們的MIB指數進行測量,每天更新一些減肥竅門,其次為肥胖人群制定科學的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有時會播放一些減肥操、瑜伽表演等活動。這些運動APP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帶動了人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
2.3健身模式的創新帶來了運動形式的多元化發展
在互聯網沒有普及以前,人們常常把健身房作為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場所。這就導致人們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花費在健身房中,傳統的健身模式即教練指導學員訓練,訓練與實際操作出現嚴重脫節現象。而在互聯網背景下,人們已突破原有的傳統健身模式的局限,體育產業出現了新的活動方式。比如:體育鍛煉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訓練體系更加完善、訓練項目更加多元化。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和時間,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發展的健身方案,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身體潛能,擴大訓練程度。同時,隨著國家對體育事業重視程度的提高,政府已經開始加大對社區健身服務項目的投資力度,越來越多的社區開始擁有自己的“戶外健身房”,使得所有公民都可以隨時隨地的享受健身鍛煉,真正實現了戶外體育的效果。新的健身模式的出現為全民健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互聯網+”背景下體育產業發展策略
3.1完善“互聯網+體育事業”的相關法律法規
“互聯網+體育產業”已成為當下體育事業發展中的一個新的經濟點,互聯網與我國體育產業的融合越來越密切,但是隨著網絡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有關“互聯網+”體育產業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首先,大量的體育賽事轉播網站存在盜播其他網站賽事的情況,歸其原因,主要因為我國關于體育賽事轉播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處于空白狀態,而體育賽事的轉播費用昂貴,導致大量的賽事信息被泄露,從而使得大量企業遭受重大的損失。但是由于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沒有相應規定,所以面對此類情況,大多數企業也只能選擇忍氣吞聲,默許此類侵權行為。其次,由于技術的不斷更新發展,使得盜竊行為層出不窮,自媒體時代下網民也開始大量轉播相關體育賽事,長此以來,對體育賽事知識產權的保護會更加艱難。最后,在體育產品的銷售方面,還存在較低的法律保護,市面和網站中都充斥大量的盜版商品,消費者常常難以辨認。在網絡銷售的評價區間,還存在不真實的點評,對消費者產生巨大的誤導作用,從而不利于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所以,國家應出臺相關的網絡法律法規、更新現有法律法規的內容,彌補法律空缺給體育產業發展帶來的弊端,實現“互聯網+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
3.2利用互聯網優勢提升產業影響力
目前,無論從國內生產總值產量(GTP)還是員工就業人數方面,體育用品制造業無疑是對我國體育產業貢獻最大的主力軍,但現在我國的體育產業正處于從傳統型經營模式向現代型經營模式轉變,在此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大量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使我國制造業一直以物美價廉著稱。但是,我國的制造業一直處于低水平的狀態,缺少技術性的創新。近年來由于計劃生育的政策,人們生育觀念發生了重大轉變,人口增長率出現大幅度下降,人口紅利的優勢也在逐漸消失,老齡化趨勢呈直線上升趨勢,而隨著科技教育的不斷普及,導致勞動力價格越來越高。面對這些問題,我國必須提高工人的生產效率,同時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高端技術帶動體育制造業的發展,實現機器代替人工,從而降低市場人工價格。與此同時,我國體育企業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企業文化,實現跨界合作。目前,我國體育產品的競爭力不大,像一些國內知名品牌“喬丹”“特步”無論在品牌名聲還是產品質量都遠不及國外品牌。所以我國體育品牌首先要樹立自身形象,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實力。其次,完善企業文化,真正把品牌做大做實,深入挖掘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喜好。最后,可以聘請體育界明星做宣傳,贊助大型體育賽事,將體育品牌的知名度推廣到國內外市場。
3.3推動體育產業與高新技術的融合
互聯網與我國體育產業的融合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了諸多便利,與此同時,技術的不斷更新也為新一輪的行業競爭帶來巨大的利益,隨著大數據、AR技術、云計算等高新技術不斷滲入到各生產領域,我國體育產業要以此為契機,不斷推動體育產業技術變革,提升體育產品的質量和體育品牌的知名度從而搶占市場先機。近年來,某些體育企業利用網絡技術發明了“不會臟”的鞋、“透明”衣服,深受廣大青年人喜愛。這些產品不但設計理念與眾不同,同時也具有實用性,但目前我國市場并沒有出現此類產品,國外市場也僅存小范圍內的銷售,因此,我國體育企業應把眼光放在這一市場上,通過提升體育產品的科技含量,從而吸引廣大消費者。2015年3月,李寧公司與小米公司合作,推出年度新一代智能跑鞋,擴展智能體育領域,促使我國體育行業向尖端化、智能化方向邁進。所以,要想使我國體育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就必須要以技術為導向,借助互聯網這一強大的后備力量,不斷促進我國體育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這也是我國體育產業的生存之道。
主要參考文獻
[1]呂嬋.“互聯網+”時代我國冰雪體育產業發展新趨勢[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6(8):88-89.
[2]張森木.互聯網+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3):121-123.
[3]侯寬.“互聯網+”時代下體育產業的增值服務影響研究[J].產業經濟,2015(9):129-123.
[4]顏小燕.“互聯網+”促進體育產業創新驅動發展及其策略[J].體育與科學,2017(11):67-72.
[5]祝頤.互聯網金融+體育產業的融合發展[J].求索,2016(6):64-69.經濟管理
作者:鄭喜園 高書杰 單位:錦州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