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旨在闡明應用型人才的概念和培養模式特征前提下,探討新時期培養通信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可靠措施,希望借此更好地助力我國通信技術行業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通信技術;應用型;特征;人才培養
前言
為了更好地迎合國家的人才培養要求,我國各大院校紛紛選擇進行改革轉型,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專業建設,畢竟其直接決定今后國家人才和相關行業的發展方向。至于如何長期有效地培養通信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有關要點會在后續逐步延展。
一、應用型專業人才的概念與對應培養模式的特征
結合生產和崗位活動的目的層面審視,我國的人才類型可以順勢劃分出學術、工程、技能型三種,而新興的應用型人才,便是善于在特定專業實踐活動中融入已學知識點、技能經驗的人才類型,屬于在一線生產領域之中靈活沿用各類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優秀人才。換句話說,該類人才有著較強的生產和生活能力,相比其余傳統的人才類型,有著自身獨特的特征:首先,應用型人才,顧名思義,其所學的知識內容和樹立起的技能、素質結構等,都是要為今后特定生產活動服務的,因此在進行有關課程和實訓活動設計過程中,校方要有所側重,確保在不同階段分別進行基礎性知識點灌輸、成熟的經驗傳授、適用的技能鍛煉[1]。如若不能做到這點,就無法令學生自主研究、探討一些高深與前沿性的專業知識體系,難以鍛煉他們的科研開發技能和完善綜合素養。歸根結底,應用型人才是當代各行業一線生產崗位上急需的,因此,他們不必盲目追趕本科生去學習過多的未知領域知識點,只要熟練掌握和靈活應用本專業的知識點、實操技能即可。其次,為了令培養出的應用型人才可以熟悉基礎性的知識點,全面掌握本專業要求的各項機能,就必須要適當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包括實驗和實訓環節,以及一系列的生產實踐項目等等。換句話說,就是要保證令實踐環節多過理論教學比重,令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檢驗已學的知識點、技能,能夠在各類實踐項目中拓寬視野和思維范疇,總結出更多全新且有效率的工作技巧。歸結來講,應用型人才的存在意義,就是在企業生產活動中大力應用本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而不是一味地挖掘和創造新知,相關院校須針對這類特征予以重視,避免今后培養出的人才出現和社會、崗位脫節的消極狀況。
二、新時期培養通信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可靠措施
(一)樹立起專門的應用型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制為了確保實時性培養出時代所需的通信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第一要務就是樹立起完善的人才培養體制。基于此,各大院校須時刻督促相關部門和人員加強對應用型人才建設的關注度,打造專門的規范和引導體制,確保提供充足的資金和技術支持,發揮出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應有的傾斜支持功效[2]。長期堅持下去,相信可以不斷增強通信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實效。
(二)塑造職業技能、綜合素養高超的教師團隊現階段,有關高校的雙師型教師所占比重還是不夠多,特別是擁有豐富企業實踐經驗和經歷的教師,可以說是屈指可數。因此,當下緊要的任務,就是盡快塑造一支熟練掌握通信技術知識、兼備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師資團隊。首先,提倡教師多步出校門外,去一些知名企業之中參與實訓,確保第一時間掌握通信技術行業的變化動態,知道市場的需求,在經過系統化的理論灌輸和實踐指導之后,考取行業辦法的資格證書,成為一名優秀的雙師型教師。其次,聘請行業專家蒞臨本校,為學生進行實習指導,并參與到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與課程建設活動中去。如此一來,不單單可以輔助教師鍛煉出更強的實踐教學能力,同時也可加快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進度。
(三)創建完善的實習實訓基地對于通信技術專業課程來講,其實踐課時的比重要稍多一些,非但如此,對于實踐教學中的諸多條件也有更嚴格的要求。所以說,校方要大力進行校內外實習基地完善性建設,以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諸多規范標準[3]。第一,在校內實驗室建設期間,要配備程控交換實習機房、傳輸實習機房、EPON光接入實訓平臺、通信工程施工操作訓練平臺、移動通訊練習平臺等等。第二,在校外實訓基地創建過程中,要選擇加大和企業的合作力度。即預先爭取和知名的通信企業建立長久合作關系,方便安排本校學生到這些企業之中進行生產、頂崗實習,以及畢業設計。與此同時,還需要鼓勵企業幫助制定實綱、指導書、成績考核評價標準等等,這對于日后做好應用型通信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大有裨益。
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培養出更加優秀的通信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要確保在教學和實訓中兼顧實踐性和應用性,同時維持職業導向與崗位定位的精準性,畢竟這直接決定著今后人才的培養效率和水平。具體方法就是及時樹立起完善化的教學引導體系、提供必要的配套設施和保障機制,推行工學結合模式的同時,培養出更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團隊;再就是加大和知名企業的合作力度,令學生在企業實習中激發出深層次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朝著時代所要的人才方向不斷邁進。
參考文獻:
[1]楊雙,葛仁華,嵇建波.通信類專業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高教論壇,2012,21(03):84-92.
[2]龔江濤.高職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系統化構建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29(08):133-138.
[3]王瑾.基于校企合作的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卓越人才培養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6,25(23):121-124.
作者:高洋 王偉 單位:常州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