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學生體育情感素質教育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情感教育勢在必行。高校體育教育應學生體育教育情感現狀加以正確認識,重視培養,努力發揮體育教育在高校學生情感素質發展中的作用。
1.問題的提出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態度的體驗。最新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歸諸IQ(智商)的高低,而80%取決于EQ(情商)。從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個人的成就行為高低,其情感取向發揮著重要作用。高等學校是科教興國的強大生力軍,高等教育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是培植和造就在高素質基礎之上所具有專門知識和技能人才的園地。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第一流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情感教育勢在必行。情感教育是整個教育過程的一部分,貫穿和滲透于學校教育的各部分及始終。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學校體育也必然要承擔起實施情感教育的任務。在體育教育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授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應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以學生為主體,做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重視他們體育情感培養,努力發揮體育教育在高校學生情感素質發展中的作用,擴充體育教育的社會功能。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高校一、二年級學生300人,有效問卷290份。2.2研究方法:調查問卷法和文獻綜述法。
3.結論與分析
通過對290份有效問卷調查整理,結果表明(表1):大學生在體育實踐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3.1結論情感因素是影響大學生體育實踐效果的第一因素。3.2大學生體育實踐情感與效果分析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前蘇聯教育家、心理學家列.符.贊可夫指出:扎實地掌握與其說靠反復,不如說是靠理想、靠內部的誘惑、靠學生學習狀態達到的。情感生于體育實踐,并直接影響體育實踐的進程和效果。體育實踐學生為主體的身體和心理活動的過程。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階段、不同的身體狀況、不同的內外、因都會產生不同的情感變化。積極的情感表現為興奮、自信、能激發強烈的動機,有利于技術動作的控制、成績的提高、健身效果顯著、疲勞的消除等;而消極的情感表現為畏懼、消沉、缺乏信心、被動、影響動作的完成和質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造成傷害。可見體育實踐的成敗(效果)與情感因素有著直接關系。可以說是第一要素。在體育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對學生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而且更應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據美國《時代》周刊引用最新的腦部研究報告指出:真正決定人類智慧的并非智商,而是情感。因為能善于控制自己情感的人,擁有更多的成功機遇,較易做出成績。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和培養情感是教學過程中密不可分的三個方面。在體育教育中,應當讓學生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學內容與情感教育相統一。情感在體育教學中既有信號功能,又有動力、感染等功能。情感的信號功能是通過表情發揮出來的。例如.教師在講解示范動作時,語言生動、形象、有趣,示范動作準確、優美,就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所學動作技術概念的理解。情感的動力功能,是指對學生的認識和行動起著發動和調節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情感可以是積極的、增力的,也可以是消極的、減力的。前者能提高人的活動能力,如情緒好時便記得快、領會深,就是較難的動作,做起來也感到容易,而情緒不好的,便出現記憶困難,思維遲鈍,連平時已掌握的動作也做不好,通常能克服的困難、能超越的障礙也克服不了,超越不了,因而有可能導致練習中出現傷害事故。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個體的情感具有對他人的情感施加影響的功能。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教師在教學中精神飽滿、情緒高昂就可影響、感染學生,使他們精神振作、情緒高昂,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情感的上述功能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
4.高校體育教師應加強自身體育教育情感培養,發揮主導作用
在教育界有這樣一句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會的教師。”這充分說明了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仔細觀察會發現:學生掌握動作的準確程度和速度,以及學生在課上表現出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的高低,均與對課的內容是否感興趣、教法是否靈活多樣、課上氣氛是否活躍有直接關系。通過學生這些外部表現,我們發現伴隨教學進程的發展,情感始終在發揮著它的促進和阻礙作用。積極教育情感對教學進程具有促進作用,同時也是學生自我認識,提高能力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對培養體育興趣,使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還是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思想素質、創新精神等,都應該具有良好的作用,為抵御外部干擾及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提供心理能量。教師心理學研究認為,教師對學生的行為及結果進行的歸因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和行為,其情感狀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在對學生的歸因時易出現的一類偏差是把學生出現的問題歸結于學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師方面、教師本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方法方面的因素。這類歸因的偏差的危害在于教師把問題的責任推給了學生,而放棄了教育者應負的責任。這是一種普遍妨礙情感教育的現象,說明高校體育教師自身體育教育情感素質有待培養、提高。高校學生,從18歲躋身大學到22歲畢業,本是生命的“靈魂發育”年華,他們的學習已不意味著機械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移到另一個頭腦里去,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而心靈的溝通離不開情感的交流,有調查研究表明,學生對體育教師提出的要求列第一位的是“關心學生,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占94%,有的甚至提出教師要有人情味。這體現了一個情感問題。對體育教師而言,情感有二重性。一是對體育教育事業的情感--對自己的事業愛得越強烈、越充沛,對它就會越投入。二是對教育對象即學生的愛。師生之間在教育過程中的情感有巨大的調節作用,教師對學生的愛護、信任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心理效應,這是一種催化劑,能激起學生對教師的信賴、尊敬,使教師提出的要求容易被接受。在體育教育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師應多反省自身教育情感的不足,從自身找問題的原因,多進行自我情感歸因,避免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歸因偏差,真正發揮情感教育作用。
5.高校體育情感素質教育方法
情感教育對高校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認知發展、情感素養的提高以及和學生建立融洽關系的技巧,體育教學中主要通過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5.1從理論上讓學生認識情感對體育實踐的影響。由盲從和被動的接受不良的情緒而變為自己主動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成為未來自己情緒的主人。5.2教學安排與教師的努力。教學要從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的正確、教學手段的合理、周密的組織安排、教學環境的優良、教學考評的難度等多個方面認真鉆研。加上教師幽默的語言、規范的示范動作、生動形象的講解,都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實踐的氛圍。在課外活動、運動競賽及運動隊訓練方面組織合理周密、按制度辦事、紀律嚴明、獎懲分明,使學生在體育實踐中始終處在良好的情緒體驗中。5.3加強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通過安全教育,使學生提高安全意識,學會自我監督、自我保護,使缺乏勇氣和有膽怯、恐懼心理的學生增加安全感,從而消除消極情緒。體育實踐的組織者更要注意及時、靈活、妥善的處理突發事件,使參與者的消極情緒降至最底。5.4建全評價體系、形成自我激勵機制。評價體系是科學的、合理的、積極的,使學生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進步,從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從中受到鼓舞,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受到保護和發揚。6.結語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情感教育勢在必行。高校體育教師作為高校學生情感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之一,應對體育教育情感現狀加以正確認識,重視自身培養,努力發揮體育教育在高校學生情感素質發展中的作用,以實現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和諧發展的體育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蔣凱.體育學〔M〕湖南大學出版社.
[2]吳志超.劉紹曾.曲宗湖.現代教育論與體育教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
[3]李鳳芹.高校體育教育中情、愛信的作用〔J〕武漢體育大學學報.2004.160..
[4]周紹忠.岑漢康.體育心理學[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5]馬治強.探索成功體育教學[J].中國學校體育.1998.5.
[6]淺析影響大學生體育實踐效果的因素及對策[J].成都體育學報.2012.38.
作者:葛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