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金融企業稅務風險防范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企業呈現大型化、集團化發展趨勢。在如此背景下,企業稅務風險在社會及企業快速變革背景下極易發生,且呈現日益突出的現實發展狀況。本文就以稅務風險防范最敏感、且涉項內容最復雜的金融企業為背景,探討了他們所經歷的實際稅務風險內容與相關防范措施。
關鍵詞:稅務風險;成因;金融企業;營改增;防范措施
稅務風險指代納稅人的涉稅行為在稅務管理、計算與繳納稅款方面沒有做出正確有效的、遵循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因此而遭受到來自于法律方面的制裁,導致企業或個人聲譽受到損害。金融企業內部掌管大量資金,運維結構相對復雜,所以他們極易面臨稅務風險問題,特別是營改增以后,我國企業經濟稅收管理政策有所改變,所以金融企業在適應新變化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導致稅務風險問題的發生,對企業發展帶來極大負面影響。
一、金融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基本成因
首先是稅法影響,我國現階段的稅法體系相對復雜,而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的稅法內容偏少,稅法法規制度主要以行政法規及部門規章形式呈現,所以規范性文件的偏方變化也導致了其嚴謹制度的傾斜,大大增加了企業稅收待遇的不確定性。所以客觀來講,像金融企業這樣主管資金經濟的企業是會受到稅收行政執法影響的,他們在不同執法科目中可能存在納稅人處于不平等地位,對行政解釋權認識模糊等問題,這就可能為企業帶來諸多稅務風險。通常情況下,稅務風險的外因與內源是相互連通的,金融企業也不例外,他們在受到外部政策與經濟環境等外因影響之余也會受到內部風險控制因素變化影響,這些都導致了金融企業的稅務風險內涵復雜化,現實中難以有效控制,成為金融企業常規運營發展難題。
二、營改增現實所帶來的金融企業稅務風險分析
(一)稅制變更所導致的稅務風險
營改增實施以后,許多金融企業由于不熟悉新的增值稅稅收政策,進而出現了進項抵扣不充分問題,導致稅負的嚴重上升。例如國內某商業銀行在2017年第四季的增值稅那誰申報報表制作過程中顯示,其分行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在1630萬,稅負從試點初期的5.33%降低到4.52%,這就說明該商業銀行由于不適應新的營改增稅制變更而出現了重大的操作失誤,導致銀行本身蒙受財務損失。客觀講,營改增所帶來的增值稅新稅制變更必然會成為金融企業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它所造成稅制變更稅務風險也必然是每一個金融企業或多或少要經歷的,所以金融企業本身還應該在深入稅制改革細節研究方面多下功夫,盡快掌握增值稅制的相關法律法規與操作技術內容。
(二)涉稅業務處理所導致的稅務風險
首先,像商業銀行這樣的金融企業在面對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增值稅減免方面提出了新的適用事項,從稅務監管機構本身來看它的稅務稽查內容重點關注商業銀行本身對該部分客戶的身份及業務認定方面是否正確,所貸款項目是否符合政策規定等等內容。而在稽查過程中則重點檢查小額貸款項目的利息收入與貸款額度,所以這就可能帶來有關增值稅單獨核算條件方面的風險點內容,容易在小額貸款項目的離析增值稅減免控制方面出現紕漏。其次,在買賣金融商品增值稅相關事項上容易出現商品買賣差價計算不準確的風險。這就涉及到轉讓環節是否存在股票、債券、債券紅利收入余額的計算差額扣減項誤差問題,而在跨年度結賬金融商品的負差計算方面也可能存在實際風險。
(三)發票處理所導致的稅務風險
在金融企業開始使用增值稅納稅發票過程中,其發票管理過程最容易出現虛開發票問題,這在金融企業乃至所有企業中都是稅法規定所明令禁止的行為。因為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前,銀行系統是較少涉及到相關稅務的發票開具問題的,但在營改增之后,金融企業實行征收增值稅并完善抵扣鏈條成為主要工作,他們載荷且有客戶與金融同業之間會出現大量的進項稅、手續費抵扣,所以銀行體系本身也不得不面臨大量的發票開具業務。某些銀行因為承受了大量的開具業務,所以為了提高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效率,可能會出現虛開增值稅發票的違規操作,為銀行帶來稅務風險問題。
三、營改增后金融企業防范稅務風險的正確做法
在營改增以后,金融企業必然面臨諸多新問題,此時他們不但要從人本管理方面做到優化,也要積極適應新金融經濟政策,在自身業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做到面面俱到,學會正確的金融業務處理方法,將第企業稅務風險的發生概率。
(一)稅制變更風險的解決措施
所有金融企業都會面臨稅制變更風險,這是企業不得不經歷的政策適應期。所以在這方面企業還要做到以人為本,積極開展培訓工作以加強自身內部員工對增值稅的理解認識。比如說可借鑒會計師事務所的相關業務操作、工作模式和實踐經驗據為己用,將其做法應用于營改增增值稅業務處理方面,提高自身在新時期的增值稅業務處理效率,保證企業在營改增應對過程中絕對不觸碰任何涉稅風險。考慮到增值稅業務的實務操作過程復雜,所以金融且有有必要滲透到自身日常業務管理中加強培訓與人才招募,建立專門的增值稅專項學習組,并派員工到企業外部學習,積累經驗,保證增值稅業務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的深入化,做好相關細節性把握,盡快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新形勢。
(二)涉稅業務處理風險的解決措施
金融企業必須做好涉稅業務分類,方方面面把握好處理流程內容,運用正確的方法解決涉稅業務處理風險。首先在針對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增值稅減免適用事項上應該做到整理業務同時復核用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問題,解決貸款額度與單獨核算條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提出用戶是否滿足免征增值稅的基本條件。在買賣金融商品增值稅事項處理方面,則要做好納稅核算復核工作,提出關于投資收益的明細賬,結合各類金融資產科目進行對賬分析,保證對核算錯誤風險的有效規避。
(三)發票管理風險的解決措施
在針對金融企業可能存在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虛開風險這一塊,金融企業必須首先主義“開票”與“受票”兩個方面,爭取從根本上防范風險發生,解決問題,從原則上嚴格履行不開具、不介紹、不接收等營改增法律行為準則。比如說納稅人需要結合增值稅發票管理來加強對增值稅發票相關業務的嚴格處理過程,嚴格監督杜絕發票虛開或轉讓情況的出現。舉個例子,金融產品在轉讓業務過程中必須開局增值稅專用發票,但同時也要防范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一定要嚴格檢查發票的真實性,包括供應商的納稅人資格和商品的來源,如發現可以增值稅發票必須進行查證真偽,查證處理后才能決定是否申報,保證涉稅問題發生的有效防范。
總結
稅務風險是時刻并全面貫穿于企業諸多業務活動當中的,尤其是對金融企業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他們必須進一步的貫徹政策內容,適應新金融經濟運營環境,及時發現并解決某些新的稅務風險問題,為金融企業的不斷精進完善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孫亮.我國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8(1):78-80.
[2]徐翔.“營改增”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以某國有銀行為例[D].江西財經大學,2017.
作者:岳立秋 單位:長春國興信用擔保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