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幅員遼闊,水資源雖然較為豐富,但分布極不均衡。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地區都出現了嚴重的水資源匱乏現象。與此同時,在農業生產中,對水資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為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應積極運用節水灌溉技術。文章就首先分析了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運用的意義及我國常用的節水灌溉技術,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中的具體運用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節水灌溉技術;農田水利工程;運用措施
前言
農業是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農業生產中,農田水利工程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十分重視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近年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建設以及人們思想認識的提升,綠色農業發展理念也隨之提升。在綠色農業發展理念下,人們為了更充分且合理地利用水資源,促進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積極應用了節水灌溉技術。
1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運用的意義分析
在農業生產中,對水資源的需求極大,特別是近年來,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氣候變化無常,因此,農業生產對于水利工程的依賴性越來越大。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十分重視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建國以來,為了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興建了許多農田水利工程,而且,為了讓我國各地區水資源的充分利用,實施了很多調水工程,如“南水北調”工程、“引大入秦”工程等。因為水是農業生產的命脈,而我國自古以來農業生產就是“靠天吃飯”。根據相關部門統計,當前我國約有4億畝農田長期面臨著用水短缺的現象,而且,近年來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水澇和干旱災害時常發生。其中旱災是發生次數最頻繁、危害最嚴重、受害面積最大的自然災害,給我國的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而農業又是用水大戶,很多地方的農田灌溉方式都比較粗放,水資源的利用率較低,具有較大的節水潛力。通過實施節水灌溉,能使我國有限的水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農業生產用水的利用率,用有限的水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糧食、水果和蔬菜等農產品,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2我國常用的節水灌溉技術分析
2.1渠道防滲技術
渠道防滲技術是當前我國較為常見的一種節水灌溉技術。這項技術主要是利用工程措施和技術措施,避免水資源在輸水渠道內出現滲漏的損失的技術。根據相關部門統計的數據顯示,傳統的土渠輸水方式,水利用系數僅為0.4~0.5,甚至還有的不足0.3,這就意味著大部分水資源都因為蒸發或滲漏而白白損失掉了。通過運用渠道防滲漏技術,借助三合土、砌石、混凝土以及塑料薄膜等防滲材料對輸水渠道進行改造,能使渠系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6~0.85之間,極大地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2.2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也是當前我國常用的節水灌溉技術。這項技術是借助管道、噴頭等機械部件,通過壓力的作用,將水噴射到空中,形成水滴或水霧,并均勻地灑落到地表及植被上的一種灌溉方式。在實際運用中,噴管技術能有效實現節水的目的,且能降低勞動強度,并實現增產的目的。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噴灌方式對水的利用率可達到80%左右,而且,噴管方式不會導致土壤的板結現象,也能避免過量灌溉而導致土壤次生鹽堿化現象的發生。而且,噴灌技術還能對農作物的葉面進行沖洗,幫助植物提高光合效率。目前,我國很多地方的糧、棉、油、蔬菜及果樹等農作物種植都已經采用了噴灌的方式。
2.3滴灌技術
滴灌技術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節水灌溉方式。這種灌溉方式是利用塑料管道上的滴頭,或者是滴灌管帶上的小孔,將水一滴一滴地均勻、緩慢地滴在農作物根系的附近,進行局部的灌溉。在實際運用中,滴灌技術用水極為節約,且省時、省工、省力,特別適用于缺少水源的干旱山區及沙地。根據相關統計數顯示,滴灌技術對水的利用率能達到90%以上,特別是在溫室大棚中,運用滴灌的效果更佳。但滴灌這種方式也具有明顯的不足,即滴頭處易結水垢,從而發生堵塞的現象。此外,滴灌的流量較小,運行時間較長,在一些需水量大的蔬菜作物種植中應用不是很理想。
2.4微噴灌技術
微噴灌技術是一種新發展起來的微灌方式。這種灌溉技術是將水從微噴頭或者微噴帶中噴灑成微小的水滴而進行灌溉的方法,既具有噴灌不易堵塞的優點,又兼具滴灌耗水少的優勢。可以說,這種灌溉方式融合了噴灌與滴灌這兩種灌溉技術的長處,同時又解決有這兩種灌溉方式的不足。在實際運用中,微噴灌技術能增加空氣濕度,改善田間小氣候,并且還能與化肥相結合,實現水肥一體化灌溉。目前,這一灌溉方式主要被應用于果樹、經濟作物、花卉、草坪、溫室大棚的灌溉中。
2.5滲灌技術
滲灌技術是在滴灌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節水灌溉技術。這種節水灌溉技術通過將滴頭及安裝滴頭的末極管道埋在地表下20cm~30cm的土壤中進行灌溉。在農業生產中應用這種灌溉方式,在進行灌溉時,出現地面水分蒸發的損失較小,具有良好的節水效果,而且設備被埋藏在地下20cm~30cm處,不會輕易被損壞,使用的壽命較長。但在實際運用中,這種滲灌技術,也會受到植物根系的影響而遭受堵塞問題。
2.6膜上灌技術
在當前的農業生產中,很多農民朋友都是運用地膜覆蓋田壟,對這樣的天地進行灌溉時,會從地膜表面引入灌溉水,然后通過膜上的小孔促使水滲透到植物的根系部位,這種灌溉的方法就是膜上灌技術。這種灌溉方式在深層滲漏與蒸發損失方面較少,具有顯著的節水效果,而且不需要再使用其他材料,只需要覆蓋地膜即可,而且,通過覆蓋地膜,還能實現對土壤的增溫與保墑作用。
2.7膜下灌技術
在一些干旱地區,運用膜上灌技術,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蒸發現象,為了避免這一現象,人們會將滴灌管放置在地膜下進行節水灌溉。這種方式就是膜下灌技術。在實際運用中,這種灌溉方式既有滴管的優勢,同時還能保持地膜覆蓋的優點,能很好地實現節水增產的效果。
3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運用措施
3.1合理選擇節水灌溉方式
黨的強調:“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在農業生產中,發展循環農業經濟是實現水資源集約節約的重要方式。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在進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時,必須合理選擇節水灌溉方式,從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中,不同的農作物對土壤和水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必須因地制宜,根據當地農業種植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節水灌溉的方式。例如:在條件稍好的地方,可以選取成本稍高的滴灌或噴灌技術,而條件較差的地方,則應選擇膜上灌或渠道防滲技術,以此實現水資源的節約利用,實現農民群眾的增產增收。
3.2加強節水灌溉管理工作
在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為了提高節水灌溉技術的運用,還必須加強節水灌溉管理工作,促使各環節都能規范化運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為此,各地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必須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節水規劃;其次,在進行節水設計與管理工作時,還要保證該項技術具有極高的可操作性;最后還要加強節水灌溉的宣傳與監管工作。通過宣傳,促使廣大農民群眾認識到節水灌溉的重要性,通過監管,防治水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從而實現節約集約用水,并提高農業生產效果。
3.3提高農民節水灌溉水平
但其概念,隨著我國的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業種植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的投入日益減少,但農業生產效率卻日益提高。為了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更好地運用節水灌溉技術,還必須提高農民群眾的節水灌溉水平。在實際操作中,地方農業主管部門應通過加強節水管理,提高農民的節水意識,促使他們樹立節水灌溉意識。同時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培訓,促使他們掌握節水灌溉技術,并學習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此外,還要通過教育培訓,促使農民群眾了解節水系統易出現的問題,掌握解決的方法和技巧。只有這樣,提高農民的節水灌溉水平,才能真正促進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運用,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資源是農業生產的命脈,農業生產是用水大戶,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較大。在當前綠色發展理念下,我們必須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轉變自古以來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局面。為了避免農業生產中水資源浪費的現象,提高水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應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合理選擇節水灌溉方式,加強節水灌溉管理工作,并提高農民的節水灌溉技術水平,促進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麗,朱美玲.新型服務主體高效節水灌溉服務質量評價方法及其應用研究[J].節水灌溉,2020,299(07):106-110.
[2]張培松.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珠江水運,2020,508(12):103-104.
[3]王曉娟.淺談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與灌溉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593(12):90-91.
[4]吳峰,陳緒凱,王泮強.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與應用[J].新農業,2020,921(12):36-36.
[5]馬曉萍.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措施關鍵思路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614(17):299+302.
[6]郭傳金.淺談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江西水利科技,2020,195(03):55-58.
作者:魏栓林 單位:榆林市榆陽區尤家峁水庫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