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茶文化帶給實訓室企業化管理的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實訓室是高校學生進行校內實踐的主要場所,學生在實訓室內,可以體驗到將來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從而為專業技能的提升和職業素養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以汽車專業院校中的實訓室為例,企業化管理模式讓實訓室的運轉和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更為高效。茶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其蘊含的哲學內涵至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汽車實訓室的現狀說起,結合實訓室企業化管理的特點說起,淺述茶文化帶給實訓室企業化管理的啟示。
關鍵詞:茶文化;實訓室;企業化管理;啟示
1實訓室使用中的問題
在我國高職院校當中,各類以專業教育為基礎的實訓室大量存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汽車專業實訓室。汽車專業實訓室在使用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直接影響到實訓室的使用效率。主要表現如下:
1.1僧多粥少場地無法滿足實訓需求
汽車專業類的課程,是理論聯系實踐緊密的課程,只有教師引導著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汽車結構、原理,故障分析等問題,單憑教師的課堂授課很難滿足教學需求。而高職院校的現狀是,與企業相比缺少足夠的實訓場地,與在校學生數量相比,還存在一定短缺。在開展實訓教學時,學生只能是看著老師操作,或是淺嘗輒止,無法進行長時間、近距離的實踐聯系,在實訓效果上很難得到保證。
1.2設備老化與汽車產業發展脫節
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汽車行業屬于高速發展的行業。每年都會有新的技術被應用到汽車上,尤其是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混動汽車、智能駕駛汽車的出現,更是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而反觀我們的高職院校的汽車專業類課程,教學內容更新速度滯緩,實訓設備老化過時的現象比較突出。學生畢業之后,所掌握的汽車專業知識,還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還需繼續接受崗位培訓后才可上崗。
1.3責任心差對設備養護不到位
責任心差即體現在教師對實訓中心管理制度的忽視上,又體現在學生對實訓室各種設備的不愛護上。如按照實訓室的管理規定,在實訓課程開始之前,實訓所需的各種設備的調試、工具的準備都應該到位,而實際情況是,這些準備工作都是在實訓過程中才進行。再如,學生的好奇心大,越是強調不要隨意觸碰、拆裝的設備,學生越是想研究一番,造成設備損壞后又怕承擔責任,不肯及時告訴管理人員,使得損壞的設備得不到及時的修理,從而影響了下一步實訓課程的進展。1.4管理人員缺乏工作積極性在很多院校中,與一線授課相比,學校對實訓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程度較低,因此對實訓室管理人員的獎懲機制制定也不完善,給人以管理人員不被重視的感覺。不但在進修、培訓上機會較少,就是在待遇、職稱,職位晉升上,與任課老師相比也處于劣勢。直接導致了管理人員責任心上的缺失和工作主觀能動性積極性的降低,并在實訓室的各項管理工作上體現出來。
2實訓室企業化管理作用和目的
實訓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在校學生能夠接觸到比較真實的工作環境,從而為將來的實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實訓室進行企業化管理,首先可以使實驗室的管理更為規范,生產現場中對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生產要素,可以更加有條理的開展相應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維護等工作。其次,有利于提升在校學生的職業素養,將企業化管理引入到實訓室中,可以更好的構建真實的工作環境,能夠讓學生將來更好的適應企業管理要求,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實訓室引入企業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實訓效率和教學質量。“效率”是企業的生存法則,通過對實訓室實行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的企業管理模式,能夠有利于實訓效率,教學質量必然也會得以提升。
3茶文化對實訓室企業化管理的啟示
我國是茶的故鄉,茶葉的發現和利用歷史可以追溯到2700多年以前,在千百年來,各種與茶相關的物質元素,不斷吸收著我國以儒釋道為代表的傳統優秀文化精髓,最終自成體系,成為囊括種植、生產、加工、審美、品鑒、音樂、舞蹈、哲學等多種學說為一體的文化體系。一般來說,“和、靜、怡、真”被推崇為茶道精神,而這種茶道精神,也為當下解決一些社會難題提供了思路。曾多次在重要會議上,闡述中國傳統文化的功能與作用。如在文藝座談會上曾經提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范,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強調要在新時代的條件下,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組成部分,茶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至今仍在意識形態領域為人們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養分。“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也是茶文化的最高指導原則。和諧中庸,天下大和,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在“和”上得以體現,實訓室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前的重要實踐場所,不同的是工作場所,相同的是工作性質,這與茶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貼合。因此茶文化的引入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到實訓室的重要性,端正實訓態度,提升實訓效果。“靜”是茶道所需的環境和心理要求。對待一些專業類實訓室,環境上要求安靜是不現實的,但在心態上一定要有平心靜氣,處事不驚的態度。這樣才能有利于實訓內容有條不紊的開展進行。“怡”指的是享受茶道的帶來的身心享受。對于汽車專業來說,工作環境臟亂,系統分析繁瑣,初入此行的人很容易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會產生反感的情緒。而茶道精神中的“怡”,恰恰就是教會人們如何去享受過程的快樂。茶入口之初澀中有苦,而后回甘。如同實訓或將來的工作,是需要慢慢體會和投入,才能最終享受到工作所帶來的快樂。“真”是茶道的終極追求,有著返璞歸真的意思。實訓室企業化管理的目的就在于,為社會和工作崗位提供實用型的技術人才。學校決策者也好,任課老師也好,實訓室管理人員也好,接受實訓的在校學生也好,都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實訓室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只有端正了實訓態度,才能認清實訓目的和方向,進而提升實訓質量。
4結語
實訓室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最主要的時間單位,其效果和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對將來的實際工作產生影響,實訓室企業化管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解決目前實訓室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若是將茶文化思維和中國茶道的精神引入到實訓室企業化管理中去,將會更好的讓在校師生及實訓室管理人員認識到實訓的必要性,發揮出實訓室的最大功能來,從而為學生穩步走向工作崗位,成為合格的技術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任愛珍.以高職院校為主體的“政行校企”合作共贏辦學模式實證分析[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1-5.
[2]高雪,董禮,解宇.茶文化在高職教學過程中的思路與策略分析[J].福建茶葉,2016(7):237-238.
[3]王冰峰.高職院校實驗實訓管理模式創新探討[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2):211.
[4]黃少輝.高校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6):124-126.
作者:劉凱 單位: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