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析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教育現狀,并論述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基于以上分析內容提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路徑。
[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職業能力;培養路徑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現狀
(一)目標定位
高職院校中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是以培養應用型的一線幼兒教師為目標,即需要受教育者掌握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理論,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及道德素質,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及較強的保教能力,能夠滿足現階段幼兒教育活動中善于溝通、勇于創新、身心健康的教師的要求。針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進行定位,主要為三個方面,即知識要求、能力要求、情感態度要求。知識方面需要學習者具備一定的自然科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能力要求則需要受教育者掌握具備引導及教育幼兒的能力,情感態度要求則是需要受教育者能夠做到關愛兒童、尊重兒童,并積極投身于幼兒教育工作之中。
(二)課程設置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中,針對學生的教育培訓課程主要分為兩大類,公共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學前教育專業公共基礎課程中可細劃分為公共必修課程、公共選修課程及基礎綜合課程。公共必修課程為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例如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毛概、馬哲思想等。公共選修課為拓展學生知識及能力的課程,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及學習需求自行選擇。基礎綜合課程為國防教育、就業指導、實踐活動等。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主要涉及四個方面,即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及專業實踐課程。
(三)獲證情況
學前教育專業是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教育并行的專業,實施學校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結合的模式。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證書主要分為三類,即專業職業資格證書、技能證書及相關能力資格認定證書。首先,學前教育學習者在畢業之前需要獲得幼兒教師職業資格證書,這是學前教育專業“雙證”之中的證書之一,是高職院校明確規定學生必考的證書,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之中足以見得專業證書的重要性。其次,學前教育基本技能證書主要為計算機、普通話等級證書等。基本技能證書是我國保證人才質量的重要舉措,通常規定為必考內容。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目標定位問題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中明確規定,合格幼兒教師應具備包括環境的創設與利用能力、反思與發展能力等七方面的專業能力,但在具體的職業能力要求中,往往存在目標定位不清晰、不準確,在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方面出現不全面或偏差的現象,給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帶來諸多困難。
(二)專業課程設置問題
現階段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主要為公共課程與專業課程,其中公共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及個人修養,專業課程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及幼兒教育知識的途徑,基于專業課程與公共課程的基礎上配合實踐課程構成教學課程體系。現實中,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在實際教學中取得的效果不夠理想。首先,多數的高職院校仍采取學科式的課程教學模式,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實踐課程相割裂,因此針對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效果不佳,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存在諸多不足。其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在內容方面專業性較強,但針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及職業素質培養方面尚有欠缺,出現課程與實際相脫節現象,導致學生的能力及個人素質無法滿足幼兒教師崗位的要求。
(三)專業證書考試問題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是在校期間重要的一項任務,是學生專業能力的重要表現,也已成為院校生源競爭的指標之一。自我國教師職業資格證書申請需要通過全國統考之后,無論是高職院校還是學生個人,都較為重視學生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得,并且部分院校開設了教師資格證書的培訓課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教學能力,實際上,就教學效果而言,學生過于重視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得,忽視了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及專業知識掌握的扎實性,對于學生實際職業能力的培養不夠深入。
三、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創新路徑
(一)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職業能力是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高職院校要立足社會發展需要,以《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為依據,以職業崗位需求為準則,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準確定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社會培養高學歷、高素質、專業化的幼兒教師。
(二)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課程質量得到保障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創新路徑,應積極構建新型的專業教育課程體系。首先,應堅持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學生學習領域課程,針對學前教育工作的相關內容,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職業素養等。其次,高職院校應堅持以校園合作為主要平臺,優化、整合相關課程,形成合理、科學、專業的課程體系。同時加強與幼兒園的合作聯系,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及專業訓練的機會及平臺,也能夠為幼兒園提供優秀的師資力量。
(三)創新專業教學方式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創新中,應積極革新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方式,繼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熱情。首先,高職院校應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性建設,通過對教師隊伍的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及職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借助網絡平臺及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模式,營造積極、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與自主學習專業知識的意識,切實提高學前教育工作的質量及效率。其次,教學中注重教育實踐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利用多種方式鍛煉、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四)改進教學評價形式
應積極改善學生職業能力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學前教育工作完成質量進行綜合性的實踐考察評價,對學生的專業模塊知識的理解及掌握程度進行理論性的書面評估,通過實踐考察及理論考核相結合的教學評價,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及合理性。高職院校應堅持學校考核與行業評估相結合的模式,確保培養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能夠滿足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現實需求。在學校考核與行業評估相結合的考核模式中,行業評估主要為人才需求方的考察評價,主要借助教育見習、頂崗實習、教育實習等實踐環節完成,根據學生的實訓表現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評估;學校考核主要是采用平時表現與書面考試、實踐考試、職業技能過關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評價。最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評價方式應保證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模式,通過形成性評價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林敬華.五年一貫制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5):135-138.
[2]鐘雪梅.多維視角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定義及啟示[J].紅河學院學報,2013(4):70-73.
[3]關婧.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5.
作者:鄧海虹 單位: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