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產養殖水環境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實現高校由“傳統教學型”向“現代應用型”轉型的目標,積極培養應用型人才。本文結合廣東海洋大學實際情況,探討了水產養殖專業養殖水環境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提出應增加與實際應用相關的實驗教學內容,推行切合實際的綜合性創新實驗,依托生產實習提高學生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些方式可以將企業行業的一線生產需求與日常教學課程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水產養殖專業;養殖水環境化學;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加快推動本科高等院校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發展目標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與部署[1]。廣東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水產養殖為特色的大學,每年為各大水產養殖企業培養了很多優秀學生,養殖水環境化學課程作為水產養殖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其核心內容包括養殖水體環境中主要化學成分的分布變化規律和水質指標檢測技術等,具有較強的應用性與實踐性[1-2]。為了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實做到學以致用,我們不僅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強化實驗技能,還應該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也是高校由“傳統教學型”向“現代應用型”轉型的目標[3-4]。為了培養學生動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靈活應用于養殖生產中,本文對養殖水環境化學課程中實驗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討。
1結合應用實際,豐富實驗教學內容
目前,我國高校養殖水環境化學實驗課程主要以重復性和驗證性實驗為主要教學內容,包括水體中鹽度、pH值、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活性磷酸鹽和化學需氧量等指標的測定[1,5-6]。學生通常按照書上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內容簡單,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企業生產一線人才,我們將一線生產需求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增加以下教學內容。①養殖場現場采樣內容。通常為了節約時間,絕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參與實驗前期準備,尤其是樣品采集環節[7],但是樣品采集在生產一線水質檢測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樣品采集出問題直接影響實驗結果[8]。因此,將樣品的采集、固定及存儲納入教學具有重要意義。②海水與淡水方法對比實驗。在我國水產養殖行業中,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都占有重要地位,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中水質指標檢測方法有很大不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區別和理解2種方法的原理和適用性,可通過設立對比實驗增強學生對測試方法體系的認識和理解。③小型便攜儀器測定實驗。在企業生產一線,經常會使用便攜式鹽度計、pH計、溶氧儀等小型儀器[9]。因此,可以增設小型便攜儀器測定實驗,通過儀器測定結果和傳統實驗結果的對比,讓學生理解儀器原理,掌握儀器操作,為以后工作打下基礎。④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方法。目前,實驗教學中很少涉及實驗測試結果精密度和準確度的控制,但是在實際測試工作中需要對結果進行質量控制,以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10]。因此,在實驗教學中可以引入一些常見的實驗室質量控制方法(空白值、校準曲線、平行樣、標準物質、加標回收、質量控制圖等)評價實驗結果的準確性,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實驗室質量控制理論及其體系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在實驗室分析方面的專業素養。
2開設綜合性實驗,形成系統化知識體系
在養殖生產中,水環境化學性質的改變會直接影響水產生物生長,是各種水質指標綜合作用的效果[1]。因此,可以根據養殖生產實際工作中水質變化情況,結合養殖水環境化學實驗課程中重復性和驗證性實驗,設計一些實驗內容更接近生產一線的綜合性 實驗。例如,針對常見的水質指標溶解氧、營養鹽等,在魚類不同生長階段中,可以設計溶解氧與營養鹽(氨氮、硝酸鹽、磷酸鹽等)濃度之間的關系,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各水質指標的測定方法,還可以讓學生了解水質指標是怎樣互相影響的,有著怎樣的內在聯系。通過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綜合性實驗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養殖水環境,為今后的實際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同時,鼓勵學生自行設計綜合性實驗,學生可以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分組討論交流、請教教師專家等方式設計綜合性實驗,最終以報告形式交給教師,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確定哪些綜合性實驗方案可行,并以專題實驗形式開展實驗,并將一些好的實驗成果組織形成科研論文,對以后考研的學生特別有幫助。學生通過設計綜合性實驗能更好地掌握養殖水環境化學知識,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創新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依托生產實習,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常規的教學實驗只需學生掌握實驗原理并按照實驗步驟掌握操作技能,內容單一、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6]。此外,這類課程培養的學生只會單一檢測水質指標,不能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更不能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去評價、調控和管理養殖水體環境。楊雨虹等[7]研究表明,將室內的實驗教學內容引到課外實踐中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廣東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學生每年都會集中去東海島海水養殖生產基地進行生產實習,主要包括魚類(蝦)的孵化、育苗、成品魚(蝦)養殖和病蟲害防治等內容。眾所周知,在魚類(蝦)養殖過程中,尤其是孵化和育苗期,水環境化學性質的改變(水質的好壞)能引發水產生物病蟲害。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水環境化學知識在生產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可以依托生產實習進行養殖水環境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例如,可以在學生進行魚類(蝦)孵化、育苗不同生長階段同時監測投料方式、飼料配方以及水環境化學指標(溶解氧、氨氮、總氮、總磷等),讓學生觀察并查閱資料去分析各個水環境化學指標在魚類(蝦)不同生長階段有哪些變化,是什么引起了這些變化,怎樣調控水質指標能讓魚類(蝦)生長得更好等能解決實際生產的問題,以實際問題為導向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各小組針對生產遇到的水環境問題進行定期交流和討論,通過查閱資料和請教教師及水產養殖的專家,最終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生產實習開展水環境化學知識的學習,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一環,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與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發展的目的相一致。
4結語
為了探索養殖水環境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實現高校由“傳統教學型”向“現代應用型”轉型目標,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通過增加與行業一線生產息息相關的實驗內容,將生產一線的實際問題納入課堂實驗教學,推行綜合性實驗教學和生產實習教學,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企業提供更多應用型人才。當然,在改革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會繼續努力,在不斷探索中提升本課程的教學效果。
作者:曾珍 施鋼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分析測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