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方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對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學校是高端技術人才的輸出地,不過當下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還有很多不足,致使高層次的技術人才無法滿足新興產業的建立和發展。因此,學校在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中需要以市場為導向,并與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制度,為構建和完善新興產業人才機制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新型產業高端技術人才。
一、新興產業的特點和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點和效應
戰略性新興產業立足于重大技術創新和大發展需求,對宏觀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具有良好增長潛力。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技術與新興產業的密切融合,推動新的產業革命,最后演變成支柱產業。其包括四個特征:第一,大局性。戰略性新興產業自身具有較強的發展優勢,不僅對經濟發展貢獻顯著,而且直接關系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對于提高綜合國力非常重要。第二,長期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市場、產品、技術、就業、效率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些潛力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是長期的。第三,引導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具有政府政策導向、未來經濟發展重點等信號效應。第四,調整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據時代的進步和周圍環境的改變進行調整,從而滿足經濟、資源、環境變化的新要求。它是一種容易被人們接受的創造,其影響力可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產業規模增長迅速,地區和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國家針對新興產業必須進行大力支持。
(二)新興產業對高端技術人才的要求
高端技術人才是指在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等一線工作中能夠靈活部署、創造性發揮、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戰略性新興產業離不開高端技術人才的支持,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先進技術人才的儲備量豐富,不過其中大部分是初級技術人員。根據美國等先進國家的經驗,專業技術人力占實際勞動力的14.4%,生產人力與技術人力之比為2.32∶1,技術人力占生產人力的75%。由此可見,我國新興產業技術人才具有嚴重缺乏的情況。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的因素
(一)地方高校中專業設置沒有考慮到市場要求
由于教育體系的發展和擴張,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大學學習,不過還是不能達到新興產業對人才的要求。出現這種情況的重要一點是因為學校在進行專業設置中沒有考慮到市場對技術人員的要求,這就出現了學校高層次技術人才的培養與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符的情況。雖然學校培養了很多技術人才,但并不是市場所需的高技能技術人才,因此,很多學校畢業后的學生很難找到工作,而且新興產業也無法在市場中找到滿意的技術人才,導致出現就業難和招聘難的局面。地方高校在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時,專業領域的設置沒有準確把握和了解人才市場的需求,從而使大量技術人才不能適應市場發展需要。
(二)可持續性教育機制欠缺
高端技術人才非常注重自己的職業發展前途。研究“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點”時,63.3%的受訪者表示首先考慮的是“職業發展”前景,“薪酬”“企業文化”“工作環境”分別占20.1%、11.7%和4.9%。目前,由于資源有限,缺乏內部人才培養的時間,以及對人才概念存在誤解,“重使用、輕培養”的人才觀點沒有消除。一方面,利用高薪招聘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但另一方面,不在人才培養上投入時間和金錢。經過調查,有55.56%的企業中職工教育培訓的費用占銷售收入的2%以下,在“人才發展存在問題”中,44.45%的企業認為“缺乏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33.35%的企業“怕培訓后人才流失”,近年來本科以上學歷人才流失率為36.6%。
(三)吸引人才機制欠缺
一是沒有認真落實人才政策,雖然政府在引才方面給予了很大支持,但有的企業提議相關部門對政策要進行不斷完善,還要對其落實情況進行嚴格監督。二是專業招聘機構少,當問到“企業招聘的主要途徑”時,通過“人才市場”進行招聘的占77.78%,校園占38.89%,互聯網、媒體等占22%。總體而言,人才市場、校園招聘會、報紙廣告等方面的人才多為流動人才,而專業、特殊人才很少。三是人才來源相對單一,當被問及“人才的主要來源”時,61.11%的企業選擇了“同行業員工”,利用產學研合作培養人才意識淡薄,22.25%的企業未與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
三、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團隊建設的策略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分析與發展
學校在培養高新技術人才時,首先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市場的人才需求,在開辦學位項目之前,要著眼于地方和社會需求兩方面,在這個基礎之上進行專業設置的工作。此外,學校要順應新興產業的發展潮流和方向,從而提供合適的人才來建立和推動未來的新興產業。
(二)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教育系統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高層次人才在內的各個層次的人才,只有建立多層次的教育體系才能滿足產業金字塔模式的人才需求。加快院校職能向產業人才的轉變。在新興產業職業培訓改革中,學校要體現自身主體性,努力參與新興產業發展,做好課程改革的有效部署。第一,進一步促進校企合作和產學研結合。教育部要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地方高校與核心企業進行對接。根據行業發展和學校資源優勢,正規化專業技術人員培訓項目,設立實操培訓和實習崗位,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學校根據企業需要制訂培訓計劃,建立人力資源培養標準,選擇與公司工作相關的課程,同時聘請企業人員到學校講授實踐課程,通過到企業進行實踐,讓學生在學校學習中對企業業務有大致了解,保證學生能夠在進入企業后快速適應自己身份的轉變。第二,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補充培訓。鼓勵和支持有關高校和職業學校開展職業培訓與教育,主要目標是加強企業專業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為戰略性新興工業企業的技能與專業人才進一步培訓設立資金預算,組織新興產業先進人才出國培訓、進修,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作者:賈德民 單位: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