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達州市丘陵山地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機械在達州地區更好的推廣和應用,本文對丘陵山地農業機械的發展現狀、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發展趨勢、對策建議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同時結合當前丘陵山地農業機械化的研究進展和達州市農業發展實際情況,提出相應對策,進而為探索適宜達州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供一定借鑒。
1前言
近年來,隨著科技創新的進步,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我國農業機械的研究與應用越來越趨于成熟,適合多種復雜地形操作的農業機械呈現多樣化,而且發展迅速,同時國家農機補貼等優惠政策也向農業傾斜,給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丘陵山地農業機械裝備種類和技術操作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為丘陵山地區域農村增綠、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作出了很大貢獻,極大地推動了丘陵山地地區的農業整體素質和效益。但目前丘陵山地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還很低,農業機械品種類型單一,機械化效率水平不高,操作欠靈活,農業作業安全保障不足等方面的因素限制了丘陵山地農業機械的使用與推廣。達州市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耕地面積30.70萬hm2,森林覆蓋率42%,地形以中低山,丘陵地貌為主,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大巴山橫直在萬源、宣漢北部,明月山、銅鑼山、華釜山由北而南,縱臥其間,將全市分割為山區、丘陵、平壩3塊。其中山地面積11722.4hm2,丘陵4658.9hm2,平壩198.6hm2,山地占轄區面積的70.70%,丘陵占28.10%,平壩占1.20%,山地丘陵面積共占轄區面積的98.8%。由于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差異懸殊大,耕地面積狹小且分散片碎化,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和農業規模化的發展,但同時也為研究適合丘陵山地操作的農機具機械提供了一定的發展機遇。
2發展現狀
2.1農業機械設備擁有量不斷增加,但發展不平衡
2015年,達州市農民和農機服務組織購買各類型農機具37653臺。其中收獲機械210臺、動力機械33臺、耕整地機械21049臺、排灌機械968臺、田間管理機械74臺、種植施肥機械8臺、收獲后處理機械13432臺、農產品初加工機械860臺,畜牧水產養殖機械1019臺。新增農機裝備價值8700余萬元,拉動農民和農機服務組織投資6300余萬元購買各類型農業機具。在“十二五”期間,達州市共計新增農業機械裝備22.6萬臺(套),全市農機總動力240萬千瓦,為農業增產、農業增效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農業機械設備擁有量在不斷增加,但農業機械設備在品種類型、推廣應用上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農機設備中,小型農業機械類型多、數量多,大中型農業機械類型少,數量少;農機設備擁有量增加,但推廣應用不足;平壩地區機械化水平高,丘陵山地機械化水平低。
2.2農業機械普及率不斷提高,但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為適應現代化農業要求,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提質增效,達州市不斷加強農機使用范圍,加大機械在丘陵山地地區的使用頻率,擴大農機耕種、灌溉和收獲面積,不斷提升農業機械普及率。通過多次反復試驗,推廣應用適合丘陵山區的實用型動力機械、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排灌機械、設施農業裝備機械等中小型農業機械。但是,與之相配套的道路硬化基礎建設,水渠灌溉基礎建設、農機維修服務機構建設等相對滯后,限制了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
2.3農機化推廣體系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但服務功能依然不足
2015年,達州市累計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405.1萬元,受益農戶33664戶。通過農機購置補貼優惠政策的實施,極大地刺激了農民和農機服務組織購買聯合收割機械、拖拉機、插秧機和秸稈還田機等大中型機具的熱情;極大地促進了農機設備的推廣應用,提升了全市農機裝備水平,裝備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農機化作業水平進一步提高,促進了達州市農機化和農業現代化進一步發展。但農機化服務體系功能依然欠缺,特別是鄉鎮級別的農機服務組織服務設施和服務手段單一,農技崗位人才缺乏,技術裝備差,不能充分有效的解決農業生產和農戶需求。
2.4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但農業科研投入不足,企業科技創新力不強
達州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機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為40.1%,增強了農機作業能力,其中水稻、油菜、玉米等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了40.3%,農業機械化操作水平及其效率不斷提高。然而,農業科研投入不足,企業科技創新力不強,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丘陵山地地區農機企業規模小,產品單一,技術含量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等一系列問題。當前,達州市對農業科研的投入,不到農業產值的0.1%,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農業科研投入嚴重不足,對農業設備研發投入更是捉襟見肘。由于受自然條件、經濟條件、農民耕作觀念、企業重視程度不夠等各種因素的制約,丘陵山地農業機械的應用、推廣、設計研發制造等都還很落后,農業科技一味地依靠引進和復制,缺乏自主創新,科研人才缺乏,企業周轉資金不足,進一步限制了達州市企業的發展和農業效益的提高。
3發展趨勢與對策建議
3.1發展趨勢
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點關注,市委、市政府對丘陵山地農業發展的重視,農業機械化普及率將會擴大,農業機械化水平將會得到更大提升。未來農業的發展,必將是以農業機械化和農業規模化為主的農業生產方式。因此,丘陵山地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將會發生重大變革,適宜丘陵山地推廣應用的農業機械類型將會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齊全,操作越來越簡便靈活,安全作業水平將會更加得到更大提高,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將會更加應用于農業機械化生產。
3.2對策建議
3.2.1加強政府政策引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在丘陵山地推廣應用農業機械,必須依靠政府給予政策扶持和引導。切實加強政府組織領導能力,抓好新型農機的示范推廣,結合地形實際,全面規劃布局,加強田間機耕道路建設,加大農機購機優惠補貼力度,對山地農機具制造企業和山區農民應當有所傾斜,給予資金上補貼、技術上指導、信息上幫助,加強技術上的服務培訓,同時大力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土地流轉暢通開展,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降低農機具的使用成本和折舊成本,解決農民購買能力低等方面的問題。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指導農民整修田間道路,疏通水渠河道,改善耕地條件,實施土地復墾及土地治理,提高地力和機械作業條件。切實加強基層農機化推廣機構建設,解決農機服務不到位的問題,引導培育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強化農機使用的示范帶動作用。
3.2.2加強農機研發與制造實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丘陵山地地區,土地多為分散片碎化,地表傾斜度較大,土壤砂礫較多,生產經營規模較小,限制了大中型農業機械的使用和精細化農業耕作。因此,農機科研部門和企業研發機構要多了解山區農民需求,調研搜集當前市場農機設備的優缺點,明確山地農業機械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設計出符合山地農業作業要求、操作靈活輕便,運轉效率高,安全系數高、使用維修方便,價格便宜且易推廣的農業機械,種類上考慮作物播種、耕作、施肥、收獲等生產過程,覆蓋農林牧漁業,延伸至加工、存貯、運輸、后期保養等多方面,豐富山地農機具品種類型。此外,要加大農業科研技術設備開發經費,設立技術研發中心,開發輕巧、實用、易推廣的新技術、新設備和新的管理方法,積極宣傳技術推廣效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使研發成果早日投入市場,真正成為農產品加工業的骨干力量。
3.2.3著力推進農機推廣應用,推動特色機械化發展
丘陵山區農村信息不暢,農民對農機具的相關信息了解太少,因此購買熱情不高。地方農機服務推廣部門應加大山地農機具的宣傳推廣力度,創新推廣模式,通過召開農機示范點演示操作,網上宣傳農業機械作業效果,建設農機作業示范基地,發展農機專業大戶等形式,推廣農業生產需要、農戶耕作需求的先進農業機械,并加強農機具使用、維修、維護技術培訓,讓農民更多的了解山地農機具發展信息,掌握農機具的使用和維護方法。通過以新型農機為載體的新技術的推廣,實現丘陵山區特色機械化發展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3.2.4重視農機農藝結合,拓展農機服務范圍
農業部門要有計劃地組織農機推廣服務中心、農機維修站、農機營銷部等定期到山區鄉鎮辦理有關農機業務。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由政府牽頭,提供資金和相關技術人才,與企業寫作組織建立農機區域化業務中心站,指導區域內農業生產和農機推廣應用。要鼓勵農戶重視農機農藝的結合,提高生產效率,逐步建立農機專業合作社,提高經營水平和農機維修質量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化服務功能,實現農機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要結合產業發展和產業扶貧的需要,因地制宜開展農機科技扶貧,通過免費提供農機具、農業社會化服務,解決貧困地區農業生產困難問題,實現科技扶貧與農業效益的聯動發展。
參考文獻:
[1]《達州年鑒》編纂委員會.達州年鑒2016[M].成都:四川科技技術出版社,2016.12.
[2]陳熙隆.西部邊緣山地農業信息化建設研究--以四川達州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7):4235-4236.
[3]劉登友.關于達州鄉鎮地區農機機械化發展的思考[J].農家科技旬刊,2015(1).
[4]王海峰.山地作業農機具應用與發展狀況分析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3(10):14-15.
[5]熊安洲,吳翔鷺.山區丘陵農業機械化的思考[J].湖北農機化,2011,2011(1):22-23.
[6]王升升,耿令新.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業工程,2016,6(5):1-4.
[7]王洪明.湖南省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南方農機,2016(2):25-25.
作者:孫業興 李立安 袁建茂 劉小英 吳明陽 單位:四川省達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