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納稅籌劃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納稅籌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成本控制,因此我國中小型企業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為擴展利益空間逐漸提高了對其的重視度。本文將重點分析中小型企業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并從經營、籌資、管理收益等方面闡述應采取的對應策略,以期讓納稅籌劃更有利于我國中小型企業的長久發展。
中小型企業對我國經濟發展而言意義重大。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中小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與日俱增,基于經營管理集中、組織結構簡單、業務范圍小、經濟效益低以及風險規避能力低等特征,可降低成本的納稅籌劃是其保證自身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中小企業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環境方面
稅收環境惡劣是影響納稅籌劃推進的因素之一。例如基層稅收人員、稅務管理人員缺乏相應的業務素質、道德素質,存在索賄納賄、濫用職權的現象,再加上執法機關力度不夠,使得偷稅、逃稅行為屢見不鮮。
(二)納稅籌劃專業化人才匱乏
納稅籌劃工作會涉及很多方面,如經濟法律法規、稅收制度、會計核算、經濟發展以及企業管理等,需要從業人員有較高的專業能力。同時該崗位的工作人員還要時時關注國家政策變化,根據稅收調整及時做出應對,確保企業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然而,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的人才很少,大部分人的專業素質不夠,導致納稅籌劃無法發揮價值。
(三)中小企業對納稅籌劃的認識不足
納稅主體片面認識稅收籌劃,對納稅籌劃了解不足產生認識誤區,只看到稅負最低而忽略合理合法,只看到避稅而忽略方法正當。比如有意在收入劃分不清的情況下按照低稅率納稅,以及忽略了納稅籌劃是納稅主體對經營活動稅務發生的預先計劃和事前控制,“亡羊補牢”的辦法對于納稅籌劃是行不通的。
二、解決中小企業納稅籌劃的對策
(一)經營活動方面
從成本角度出發,存貨計價方法比較適用于購貨價格波動的情況,企業可憑此方法更好地控制稅費。其中,企業雖然可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存貨計價方法,但后期若想更改需要上報稅務機關,得到批準后方可。
(二)籌資活動方面
權益籌資和負債籌資是企業兩種主要的籌資方式。企業進行籌資活動時會比較傾向于負債籌資,因為負債籌資在所得稅前扣除債務利息,其減稅利益要高于權益籌資,再者債務利息規定后基本不變,基于此負債籌資就會有一個杠桿作用,調整公司財務利益。不過,債務籌資也會給公司帶來財務風險,因此公司需要對財務利益和風險進行權衡,通過調整讓公司利益最大化。
(三)投資活動方面
我國在重點扶持項目方面會有政策、稅務方面的優惠,例如政府在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時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讓企業所得稅稅率降低15%,而且有關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費用可稅前扣除;與此同時,企業在購置有利于節能能源、保護環境、安全生產的設備時可享受稅額抵免等相關優惠政策。通常,企業會獲得更多稅收利益,購置設備的時間會選在虧損較小年度的第二年。投資過程中購置固定資產時要考慮購置年度、抵免政策、各年設備配置額以及設備投資額,確保各個因素都有利于納稅籌劃的推進。
(四)收益分配方面
為節約稅款,實現成本控制的目的,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可以股利政策為根據,調整自身收益分配。資本公積金、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都可轉為公司資本,但公司應優先考慮資本公積金,因為這不僅可降低股東個人所得稅金額,還可讓公司在印花稅不變的前提下獲得更多利益。此外,公司還要控制收益分配時間,盡量不要選擇被投資方企業所得稅低于投資方所選所得稅率時段,否則股東收取利益后還要補繳相應稅款。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納稅籌劃是企業發展必經之路。對此,中小型企業必須正確認知納稅籌劃的價值與意義,根據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規劃制定納稅籌劃方案,培養專業性人才,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努力提升財務管理質量,通過降低稅收費用實現成本控制,提高經濟收益。此外,應健全稅收法律,提高相關執法力度,提高收稅團隊人員的素質與專業能力,避免任何索賄納賄、濫用權力的情況出現,營造一個良好的稅收環境,讓中小企業發展更加順利。
作者:高源 單位:江蘇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