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環境保護農村經濟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問題
目前,農村環境污染不僅威脅到農村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由于當地的生態環境持續霧化,造成了農村地區的極端天氣頻發,使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在我國西南部的很多農村地區,自然環境不斷惡化,生態環境脆弱,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落后,農村地區的貧困率在不斷升高。而由于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農村地區的農業災害預警幾乎不存在,當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時,往往受損最嚴重的是農民。當前,環境問題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污染由城市不斷向著農村蔓延,由東部逐漸向著西部轉移。
2農村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
2.1建立完善的農村環境法律保護體系
國家應該制定適合農村地區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需要的環境法律保護體系,出臺獨立的保護法規和政策。將農村地區的環境保護納入到國家的法律體系中,從法律層面上賦予“農業環保執法部門”行政執法的權利。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和督查力度,充分利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的手段,加強對農村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確保各項法律和政策真正的落實到位。
2.2強化政府治理職能,加大對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力度
在治理農村環境問題過程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觀點,將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置于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地位。在農村經濟發展決策過程中需要建立對環境保護的約束機制,積極引導農村基層的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農村建立激勵性的農村環境保護政策,改進農村改革干部行政考核和任用制度,讓那些“有可持續發展理念、并重視環境保護”的干部得到重用,從而激發干部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理順地方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之間的關系,強化環境保護部門的監督職能。
2.3依靠科技發展生態農業
在發展生態農業過程中,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多優質、高效、高產的“農作物新品種”。第二,還可以利用生物研究出能夠分解多種有害物質的菌種,高效地消除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各種因素,并積極地開展“水污染”治理工作。第三,開發生物農藥、植物源殺蟲劑和殺菌劑,減少“化學性農藥”對水源和土壤結構的破壞。第四,積極推廣“養殖業”生產良性循環模式,不斷優化生產技術,引導“養殖場”積極建立沼氣池,并將發酵后的“沼液和沼渣”進行再生產、再利用。第五,加大對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實現農業資源的循環和高效利用。
2.4加強生態文明村和美麗家園的建設
首先,加強農村地區“人居環境”建設,對農村的生活垃圾以及院落開展治理,對“生活垃圾”實行定點堆放和排放、并進行無公害化處理。加強對“危房、舊房”的改造力度;科學規劃農村住房建設,實行“人、畜”分離,不斷強化“村落及其街道”的綠化。通過有效的多形式、多元化的思想文化教育,不斷提升廣大村民的環保、衛生、文明素質和意識。其次,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重點治理水污染、大氣污染以及耕地污染,加大荒山綠化力度。有效控制部分荒山的“石漠化”,嚴格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強化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如在建水縣東南部珠江水系的“南盤江”里,因前幾年江岸邊的礦業開發及其排污,江里的“漁類和水生物”日漸減少。最后,加強農村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堅決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特別是“農業生產資料偽劣產品”進入農村市場。
作者:余躍平 單位:云南建水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