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直播下秘書媒介素養提升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和新媒體行業的演化推進,網絡直播從單一的技術手段不斷向信息傳播、娛樂社交、商業營銷、政務服務、職場辦公等領域延伸,并吸引了越來越多用戶的關注。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6.38億,占網民整體的63.1%,國內在線直播用戶規模保持連續增長態勢,直播已經成為大眾參與的生活方式。網絡直播時代,媒體生態、商業模式、輿論環境、工作和社交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公眾媒介素養的培育自然也應提上議事日程。新形勢下秘書的工作內容與思維模式發生了諸多變化,作為領導參謀和助手的秘書人員,亟需補足“網絡直播”這門時代課程,完善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實現秘書工作的優化升級。
一、網絡直播時代媒介素養的內涵
媒介素養是人們選擇、理解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體現,通常指人們對于媒介傳播的各類信息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創造、生產、思辨等,以及制作和傳播媒介信息的綜合能力,也是公眾利用傳播媒介提升自我認知、參與社會交往的通用能力。眼下,直播已經從媒介傳播形式延伸為一種商業模式甚至是日常生活方式,準確理解和把握網絡直播背后的技術形態與社會功能內涵,是秘書人員有效提升媒介素養的前置任務。
(一)信息技術催化的傳播形態
“直播”最初是廣電行業的技術術語,指節目實時采編播的制播方式,而當前所說的“直播”概念,通常指互聯網語境下的傳播形態。業界認為,直播最早誕生于2005年,源于視頻社區在網上開創的“打賞”式秀場模式,直播內容為娛樂性演藝節目。整體而言,秀場直播與游戲直播構成了PC時代主要的直播業態,之后得益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顛覆性升級、智能手機的大量普及、4G時代網絡流量資費的顯著下降等綜合因素,網絡直播行業攫取了大部分流量。2016年被稱為“中國網絡直播元年”,這一年誕生了超過千余家直播平臺,大批互聯網巨頭公司入局,直播被用于媒體、餐飲、電競、社交、美食、美妝、音樂等廣泛場景中,淘寶直播的上線更是拉開了直播電商的序幕。近年來,國內短視頻行業的快速增長為網絡直播帶來新一波流量紅利,抖音、快手、騰訊、小紅書等互聯網平臺紛紛為用戶開通個人直播功能,低門檻參與、零距離感知和強交際互動等特色引發了“人人皆主播”的全民直播熱,疫情期間,從一二線城市白領到四五線小鎮青年,都能在直播平臺實現學習、娛樂、社交等多樣化需求。眼下,網絡直播服務朝著細分化、垂直化方向快速發展,吸引著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未來,借助5G和VR技術的應用,網絡直播還將向沉浸式質感體驗繼續演化。
(二)賦能商業發展的營銷形態
網絡直播在進化過程中展現的流量與變現能力吸聚了越來越多的商業資源,互聯網平臺商業模式與多媒體互動特性使得“直播+”煥發多元經濟業態,直播營銷成為品牌營銷的標配,而直播電商則是角逐激烈、廣受關注的熱點賽道,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將“直播帶貨”引入產業鏈運作,網紅主播們塑造的直播間消費場景也逐步影響并改變著消費者的購物習慣。2020年疫情以來,短視頻平臺的用戶激增、地方政府推進復工復產的線上嘗試和商家清庫存的需求等,與直播電商的應用開發相結合,引爆了國內“直播帶貨”市場,主流媒體、頭部主播、企業家、政府官員、明星等紛紛開啟直播帶貨模式,2020年重點監測電商平臺累計直播場次超2400萬場。艾瑞咨詢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超1.2萬億元,年增長率為197.0%,截至2020年底,中國直播電商相關企業累計注冊8862家,行業內主播從業人數達到123.4萬人,直播營銷產業鏈逐漸成型,直播帶貨成為新常態,直播扶貧助農也成為數字經濟的新趨勢。網絡直播的強滲透率及深度應用契合了企業主體的內部溝通協作與外部戰略營銷需求,搭建直播平臺成為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手段。2020年中國企業直播行業B端用戶超過120萬家,企業直播綜合了營銷、銷售、在線辦公、會議培訓等多種功能,并且助力轉化內部私域流量,為企業的業務升級和品牌拓展積蓄了更多力量。
(三)重構社會關系的底層設施
網絡直播以實時化、社交化、直觀化的視頻傳播形式全方位滲透到商業、文化、傳媒、政務等領域,已然構建了新的消費、工作和生活場景,人人都可成為主播,通過直播平臺表演才藝、分享觀點、展示形象、營銷帶貨等。以主播為中心的直播間場域有著不同于現實生活的群體心理和人際交往模式,在這里,傳統的精英話語權被消解,社會關系實踐得以重構。從深層次來看,直播拓展了社會公共空間。2019年8月,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縣長劉建軍因直播走紅,他在“快手”平臺對“越野車碾壓草原”“草原病蟲害”等關注度較高的事件進行直播回應,推動當地開通政務多媒體直播間,將直播作為了解民意、聯絡群眾、宣傳風土人情的有力渠道,直播開始成為縣域治理的新嘗試。從滿足個人展示欲和表達欲的社交空間,到激發公眾參與的社會公共空間,網絡直播既延展了群體互動交流的時空,又構建了直播間場域的新秩序和新規則,成為互聯網世界不可或缺的底層設施。
二、網絡直播時代對秘書媒介素養提出了新要求
網絡直播時代背景下,媒介素養有了更新更豐富的內涵,有針對性地完善提升秘書人員的媒介素養,是秘書工作適應直播生態的必然要求。
(一)準確認識網絡直播的工具屬性及價值
秘書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等要掌握詳情并綢繆在前,建立清晰的認知才有助于作出科學的判斷。新形勢下,“直播”成為貫通信息傳播、商業資源和人際互動的主要媒介,如何讓媒介技術服務于現實工作,需要秘書從理論高度準確把握網絡直播的工具屬性和功能價值,清晰地認識到直播這種多媒體形態的傳播特點,以及在營銷、政務、辦公等諸多領域應用過程中所構建的媒體化生態系統。在理解直播的傳播邏輯與社會功能的同時,秘書還要學會辨別商務直播與政務直播的公益性和商業性定位區別,樹立直播內容的合法合規意識,注重主播角色的技能與素養培育,聚焦以受眾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強化直播化思維。
(二)基本具備網絡直播的專業技能
媒介素養的提升離不開對媒介工具的實際使用和媒介信息的制作與傳播能力。為深化網絡直播的實操應用,秘書要從實踐層面去主動探索嘗試,切忌眼高手低和紙上談兵。在加快熟悉和運用直播平臺工具的過程中,及時填補專業領域知識空白,根據網絡直播的產業鏈構成環節有意識地去獲取和經營相關資源人脈,以便在平臺、人才、機構、供應鏈、技術服務等層面尋求專業解決方案,時刻保持直播主體意識,避免陷入消費主義和娛樂主義誤區。
(三)創新運用網絡直播提升秘書工作效能
培養媒介素養,旨在提高對媒介信息的思辨能力,有效運用媒介技術助力個人及組織發展。對秘書工作而言,直播的應用場景相當廣泛,既有商業層面的帶貨營銷、品牌推廣,又有行政層面的政務服務,以及辦公層面的活動培訓、視頻會議等。秘書要轉變傳統工作模式,充分運用直播手段打造高效便捷的多樣化工作模式,實現智能辦公和移動辦公的形式創新與信息傳播的視頻化呈現,妥善解決現實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助力企業和政府數字化轉型。
三、網絡直播時代秘書媒介素養提升路徑
秘書的業務能力通常聚焦于辦文、辦會、辦事,而媒介素養是貫穿于為人處世全過程的重要素質構成,需要從思維意識、業務實踐到心智模式層面漸進提升,以期實現業務能力的升級。
(一)強化思維認知,構建專業知識體系
面對全民直播的加速進程,秘書首先要從思想上根植直播工具意識,強化直播應用思維,迅速適應網絡直播時代的新媒體語境變化和社會生活場景變遷。秘書人員作為企業和行政系統中上傳下達和輔助領導決策的重要角色,應持續關注直播技術發展動態,提高對媒介技術應用的敏銳度,增強對直播工具和平臺選擇的自主性與辨識性,深刻認識直播的概念內涵、邏輯規律、前沿趨勢等,著眼于技術發展、業務流程、產業結構、運營管理、數據分析等多個方面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為輔助決策打牢基礎。
(二)深入行業實踐,積累平臺實戰經驗
現代秘書工作衍生出不少新媒體相關的業務內容,比如企業文化傳播、品牌營銷、新媒體活動策劃、線上會議會展、新媒體運營、政務直播等,這些都離不開網絡直播技術,新業務內容對秘書人員的媒介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使得直播行業實踐經驗不可或缺。當前很多直播平臺都開通了面向大眾的低門檻通道,像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微信視頻號、百家號、千聊等自媒體平臺都具備直播功能,秘書人員可在個人自媒體平臺進行直播分享,或利用企業直播工具進行相關移動辦公的嘗試,同時積極利用網絡課堂、線下培訓和走訪調研等渠道積累直播經驗,逐步適應出鏡交流的直播間場景,全面提升直播營銷與運營能力。
(三)拓展綜合素質,提升崗位服務效能
直播是一項綜合技能,無論企業直播還是政務直播,都不是簡單隨意的傳播活動,而是專門化的媒體關系或公共關系活動,直播間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如果把控不當,極有可能引發爭議甚至輿情事件。秘書人員在運用直播工具開展營銷和服務活動時,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鏡頭感”培養、直播話術、策劃運營、圖像攝影剪輯、數據采集分析、危機公關等多個維度來拓展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高應對直播過程中突發狀況的心理素質和隨機應變能力,真正發揮好網絡直播對崗位工作的賦能效應。
(四)保持成長心態,培養終身學習能力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網絡直播也在“直播+”的崛起中不斷進化出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和更多元的媒介功能,這就需要秘書人員不斷學習新理念和新技術,以求知的心態投入網絡直播時代的適應性培訓中,拋棄故步自封、因循守舊的狹隘思維,及時把握數字化轉型的時代機遇,在持續學習中實現業務水平的強化提升,打造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綜上所述,在網絡直播深入普及的新業態下,秘書媒介素養的提升直接關乎數字化轉型期秘書工作效能的穩定發揮。針對新形勢下的秘書工作特性,可通過關注網絡直播技術發展,樹立直播工具化思維,主動參與行業實踐等渠道,在保持知識技能更新的同時,不斷拓展綜合素質,實現媒介素養的有效提升,并以此為抓手推動秘書工作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直播技術賦能業務工作的綜合價值。
參考文獻:
[1]喻國明,楊嘉儀.理解直播:按照傳播邏輯的社會重構———試析媒介化視角下直播的價值與影響[J].新聞記者,2020(08):12-19.
[2]曹穎.直播從娛樂工具到底層設施的轉變[J].商業觀察,2021(25):10-13.
[3]吳美.談融媒體時代秘書工作的優化轉型[J].秘書之友,2021(02):4-7.
[4]秦艷華,杜潔.媒介素養: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推動力[J].中國編輯,2021(11):11-15.
[5]胥大偉.玩抖音的縣長[J].黨員文摘,2019(12):11-13.
[6]徐駿驊,陳郁青,宋文正.直播營銷與運營:微課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21.
作者:井景文 單位: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