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質量控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區域物流網絡的逐步完善,公路建造工程的數量逐年增多,為保證工程建造質量與道路使用效果,強化交通安全性,施工企業開始普遍使用以瀝青為代表的新型建材,并逐步改進路面施工技術。通過不斷革新升級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能夠保證交通道路的持續使用,提高公路建造工程對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對施工活動的不同環節進行系統、全面的監控與核查,保證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可在有利外部條件下得以充分發揮。本文詳細介紹了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的基本特性與內在架構,并列舉了不同形式的質量控制方法與可行監管策略。
關鍵詞:交通建設;公路工程;瀝青路面
1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管理的必要性
大型交通建造項目所建造的瀝青公路路面容易在通車投入使用后不久受到高荷載的作用與外部氣候因素的潛在影響,道路路面中的瀝青材料大量吸收太陽光中的熱量輻射,導致道路骨料發生松動瓦解現象,容易產生車轍問題。由于雨雪侵蝕、持續通車使用、季節性溫差變化影響,公路瀝青路面容易出現溫度裂縫與結構性裂縫,影響道路的正常使用與安全性[1]。在質量管理中,由于養護不周、未能合理調配工程建造資源,導致公路瀝青路面受到嚴重損壞。為避免公路工程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負面影響,施工單位應當采取較為適宜的施工質量控制方法,通過合理運用常用的幾種瀝青路面建造施工技術與實用性方法保障交通網絡的通暢,在全面提升大型交通項目的建造質量的同時減少工程材料耗費數量,延長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提升其最大荷載重量,在施工過程中與質量監測活動中實時科學化、全面化的管理,采取有力措施保證施工的質量,以此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有力推動我國交通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2]。
2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
2.1瀝青原料的配比調控技術
為保證公路建設項目的質量與建造效率,施工方必須基于環境條件合理運用常用的原料配合比控制技術,在保證瀝青質量的前提下逐步開展施工計劃。在配比原材料的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當采用具備較高實效性的抽屜試驗法對瀝青混合料的具體配比進行控制與調節,在施工前可進行實驗性調試,通過不斷調整原材料加熱時間、溫度等不同因素尋找最優配合比,并詳細記錄不同項目的實驗數據,根據此類調試數據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施工計劃與原材料配比方案,做好配套的預備措施,通過試驗結果將混合料調制為最佳配比所需的基本工藝與外部環境條件。
2.2混合料攪拌技術
施工人員應當選用質量優良、使用性能較佳的原材料,并將公路工程建設常用的基礎性原材料如瀝青、砂石等按照建造計劃與既定的技術標準以一定的配比放到攪拌箱中進行攪拌,施工人員根據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素調整攪拌方式與攪拌的時間,設定較為合理的攪拌溫度并進行小規模的試驗,以此監測攪拌方案的科學性與正確性,使得多種混合料在攪拌過程中充分地融合,提高公路工程建造所必需的瀝青混合料的性能與基本質量,保證攪拌工藝符合行業主流標準中的技術要求[3]。
2.3瀝青路面碾壓技術
在碾壓施工之前必須對瀝青路面進行全面的清潔處理,做好施工前期的必要準備工作,確保瀝青混合料的含水量達到工程設計的標準,檢查路面的荷載能力與結構強度,在重要路段留下肉眼可見的標記,以此保證施工的精確性與完整性。施工人員應選用輪式壓路機或大型振動壓路機實施不間斷的碾壓作業。在施工過程中,應當操縱碾壓設備針對有著不同限制條件的路段進行碾壓,如在處理設有超高的路段的碾壓工作時,施工人員應當按照從內到外的順序進行依次碾壓施工,而在處理未設有超高的直線路段時,可采用由兩側到道路中線的碾壓方案,并在初步碾壓后以2km/h的速度進行多次重復性碾壓,以此提高瀝青路面的壓實度從而保證其使用年限達到預期計劃中的標準。
2.4瀝青路面攤鋪技術
施工人員在進行攤鋪環節時,應在施工之前考慮到影響攤鋪效果的各種外部因素,如攤鋪速度、攤鋪高度、道路寬度等,制定科學合理的攤鋪施工計劃,在施工過程中承建單位工作人員必須將瀝青路面攤鋪速度控制在3~6m/min,以此保證瀝青路面攤鋪的穩定性與均衡性,使瀝青混合料盡可能地均勻撒布在路面上,采用一次性攤鋪的施工方法。在進行如十字路口等環境較為復雜的地點的道路攤鋪活動時,必須由業內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勘測計算,結合實地情況調整攤鋪方法與混合料的配比。
3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3.1建立多層級的監督管理體系,保證權責統一
現代公路工程的施工單位應當做好施工場地的實時監管控制工作,通過搭建多元化的分層次監管體制,對瀝青路面施工工作在不同階段的技術流程施加不間斷的管理與嚴格控制。施工單位應當貫徹落實權責統一的管理原則,落實施工建造責任,清楚劃分不同部門、不同等級員工必須承擔的責任與風險,并在發生施工問題后按既定規則進行追責,以此有效約束所有參與施工的工作人員的行為活動,使之嚴格按照施工方所制定的安全標準與質量要求進行施工,保證各項管理規則的有效貫徹落實[4]。
3.2采用合理措施控制施工建材的基本質量
在采購公路工程建造原材料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考查原材料供應商的行業準入資格與供貨能力,并根據工程建造的基本要求選擇價格低廉、無污染、存儲時間較長的建造材料,爭取在保證公路工程質量的同時盡量壓低材料采購活動的耗費,提高項目建設資金的利用效率。在轉運施工材料進入施工場地之前進行系統性的抽樣監測,進而保障建造材料的質量,從材料的生產日期、使用性能、數量等不同方面進行核查。
3.3進行高水平的人員管理
施工方應當制定詳細的施工操作工序與質量標準,并在不同的施工環節中規定每個工作人員應當完成的質量管理任務,細化質量管理控制條件,促使施工人員主動提高自身管理能力與質量監測能力,依托既定的施工組織關系針對不同類型的檢查對象進行調試,對不符合施工規則與質量標準的工藝進行不斷改進。施工方可設立獨立的質量保障管理小組,為成員分配多樣性的工作內容,嚴格監管、調控不同環節的施工作業。
3.4制定配套的施工設備維護檢修制度
為保證公路工程建造工作的持續性與施工效率,施工方必須調配專業技術人員定期檢查、維護修理工程建造活動中常用的各類大型機械設備,并根據行業發展潮流及時購進高性能的新型機械設備,保證機械設備的性能能夠支持高強度的建造工作,同時避免各類安全事故的出現。工作人員應當系統性地檢查攤鋪、碾壓等施工環節中必須用到的機械建造設備,核查設備中各部位的零件完整性與耗損程度,及時更換磨損嚴重的部件,保證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與運轉穩定性。在施工過程中,承建單位應當組織專業化的維修人員隊伍,在工程機械設備發生特殊問題或操作失誤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維護或快速整修,避免發生惡性安全事故。工作人員在操作機械設備時,應當注意保養、愛護設備,盡可能地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減輕機械設備中零部件的磨損狀況。
4結論
在現代化交通網絡建設活動中,瀝青路面施工作業是關鍵性的主要環節之一,為保證公路工程的使用壽命與基本承載能力達到預定的計劃標準,施工單位應把握施工技術要點,做好管理監督工作,盡可能地排除外部不穩定因素的影響,通過選用高性能建造設備與施工方案縮短施工活動所耗費的時間,制定嚴格系統的監管規則,加強對各類注意事項的管控,根據氣候條件與地理環境的變化靈活調整施工方式與工期,以此保證施工活動的持續性與穩定性,為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活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呂興建.新鋪瀝青路面下面層碾壓完畢后局部泛黃研究分析[J].科技視界,2020,10(26):60-61.
[2]王林.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芻論[J].居舍,2020,40(24):36-37.
[3]韓軍.公路工程瀝青路面壓實技術與質量控制策略[J].工程技術研究,2020,42(5):62-63.
[4]龍始雄.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J].工程技術研究,2020,42(6):64-65.
作者:申慧晶 單位:山西路橋第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