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財務會計監督工作加強新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如何加強財務會計監督,使經費使用更加合理、規范已成為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監督現狀出發,分析了當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監督中的缺陷不足及其原因,并從思想認識、法規建設、道德修養、隊伍建設、機構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監督的思路和構想。
關鍵詞:新時期;財務會計;監督工作;新路徑
財務會計監督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一項基本職能,也是提高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質量的主要途徑。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監督工作,加強對財務會計活動的檢查與監督,才能使經費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對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階段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監督工作存在的不足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受社會上各種因素的影響,在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監督中出現了一些短板不足,比如,配套制度缺乏、法規建設滯后,財務會計人少事多、監督意識薄弱,隊伍建設力度不夠、監督手段落后,財務會計監督與外部監督結合不緊密等諸多問題,具體而言:
(一)配套制度缺乏,法規建設滯后依法理財、科學理財作為財務會計部門的基本職責。財務會計監督作為實現依法理財、科學理財的重要手段,需要配套相關法規制度作為財務會計工作的保障和依據。當前,由于我國大多數事業單位轉型較晚,理念更新較慢,財務會計監督方面的配套法規制度建設相對滯后,在財務會計監督專項法規方面,以及對財務會計監督工作的內容、地位與作用等,都沒有做出切實可行、全面配套的規章制度。
(二)財務會計人少事多,監督意識薄弱財務會計內部監督力量與監督任務不匹配,財務人員少、事業單位專業門類多、標準制度復雜、財務會計信息流量大等現實,加之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部門網絡化、信息化建設的相對滯后,使得財務會計部門“人少事多”的矛盾更加突出,易使財務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重視供應監督、輕視管理監督。
(三)隊伍建設力度不夠,監督手段落后財務會計監督職能的強化必須要有財務內部科學的職能分工。在行的編制體制中,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部門有沒有設立專門的專職監督機構和人員,缺乏專職監督機構。同時,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部門的內部監督主要以書面形式、面對面審查等方式進行,監督的方法主要以核對、審閱為主,即以發票作為經濟行為是否發生的依據,以查帳和原始票據為主的事后監督。
(四)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不科學一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完整,部分事業單位并未將所有的財務活動納入內控范圍,存在監控有盲點、執行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甚至存在“小金庫”等嚴重問題。二是財務監督作用不明顯,多數事業單位都制定有一套財務規章制度,但出于人情或其他因素,財務人員不能完全按照規章制度辦事,致使有些制度形同虛設,單位經濟活動及財務工作處于監督不力的狀態。三是內部審計功能不給力。內審機構是單位內部專職機構,由于制度設計缺乏科學,其地位不高,人員業務素質不過硬、壓力大,使內審工作的有效開展受到許多限制,內部監督作用發揮不明顯,難以肩負起內部監督和稽查的重任。
二、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監督存在不足的原因
(一)監督機制不健全,缺乏配套性法規制度不夠健全,導致內部控制無章可循。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對內部監督的要求及監督的內容不夠全面系統,缺乏一個完整具體、操作性和適用性強的財務會計監督機制;財務會計人員業務量大,財務部門人少事多,一個人既管會計,又管內部審計的現象時有出現,致使監督不得力。
(二)監督手段落后,監督效果有限在財務會計監督中依舊是傳統的書面形式,面對面審查等方式占“主力”,由于書面材料具有“事后性”的特點,監督者看到的往往是經過處理的材料。監督方式方法的陳舊與當前現代技術手段廣泛應用于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建設各領域的事實形成了鮮明反差。
(三)財務會計監督力量與任務不匹配現行財務管理體制下,每級事業單位機關都設有財務機構,而財務會計編制卻嚴重不足。現有編制人員與所承擔的監督任務不相稱,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突出,無法形成分管的內部交叉制約牽制,財務會計部門只能把工作重點放在正常業務處理上,根本沒有精力實施嚴密的,深層次的內部控制。
三、新時期加強財務會計監督工作的新路徑
(一)加強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法規建設建立更為完整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法規。盡快建立更為完整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法規,將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活動的各個方面都納入到財務會計法規的控制范圍之內。對于現行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法規中不適應新情況,新問題的地方,加以修訂和完善。建立更為系統的財務會計法規。財務會計法規就總體而言應該是由各個層次的法規組成的財務會計法規體系。只有在各個財務會計法規分工明確的基礎上,將它們有機的銜接起來,行成一個系統的整體,才能產生整體的合力,使財務會計法規對財務會計活動的管理達到協調一致,統一有力的目的。
(二)健全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監督機制為健全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經費保障機制,充分發揮事業單位有限經費的最大經濟效益,防止和杜絕事業單位經費使用的決策錯誤,或實際使用中的違法違紀行為發生,更好地了解事業單位財力保障的實際效果,有必要建立以監督系統和信息反饋系統為核心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運行監督(反饋)機制,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財力保障機制的管理效率。
(三)提升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道德修養常言道:謀事要細,“天下大事,必做于細”。這就要求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認真細致完成各項財務會計任務,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狠抓財務會計工作的細節把握和末端落實,在完成保障事業單位正常高效運轉、完成單位中心任務的財務會計保障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積累知識,增長才干,提高財務會計保障的效益效果。(四)實行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輪換機制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執行財務會計業務的有關職務實行定期輪換。主管審核報銷、會計出納、經費分配等崗位的財務會計人員,應采取主動措施對財務會計人員實行定期不定期的輪換,并使之成為一種制度,長期堅持下去。這不僅能夠加強對財務會計工作的全面復核和檢查(因為每換一次所進行的業務交接,都是一次對責任人前段工作的全面復核、檢查),還能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及達到監督的目的,增強監督的功能。同時,還能夠通過財務會計人員的輪換,使各業務部門先進的工作經驗和作法得以交流,提高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效益。
(五)加強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信息化建設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監督工作要盡快實行計算機聯網,加快財務會計綜合數據庫的推廣和運用步伐。一方面,通過利用計算機聯網數據的研究和分析,及時實施縱向和橫向的監督,能夠更加準時,快捷的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進行審計監督;另一方面,通過運用計算機軟件,提高工作效率,使更多的力量從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多用于事業單位主責主業的研究和財務會計的日常監督。
(六)加強財務會計監督隊伍建設一方面,必須健全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激勵機制。當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作為一種職業選擇,客觀上就存在內部和外部比較問題,如果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付出的多,獲取的少,待遇低于其他的行業,必然失去競爭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專業財務會計人才也就難以保留。要激發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的熱情和進取精神,保證在自己崗位上忠于職守,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就必須注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的物質利益。因此,必須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激勵機制,充分考慮到激勵因素的重要性及其對廣大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作用,將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的個人勞動成果和報酬相結合,盡量實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老酬結合”,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導向功能。同時,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在財務會計管理上出現違反規定等事項,要切實采取措施予以處罰,給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人員及同事樹立警示鐘。
參考文獻:
[1]駱志安.肖如平.《加強財務監督的主要做法》.《經濟師》,2018.11,P43-P46.
[2]萬倩倩.李利.《新時代財務監督工作新思路》.經濟參考報,2019.03.26,第004版.
作者:曹峰 梁虹 單位:首都體育學院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