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和管理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在對華安縣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和管理的基本情況加以介紹的基礎之上,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根據問題提出了以下對策: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有效緩解林地保護與利用之間的沖突、借助科技及時掌握與變更林地信息等?;谖恼碌恼撌雠c探索,希望能夠為華安縣經營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華安縣;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問題
1引言
目前,資源環境的惡化在全球范圍內都是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其中,就比如植被覆蓋率,尤其是森林植被覆蓋率,由于地區經濟、地理面貌等現實情況的不同,各地區植被覆蓋率也表現不同,但由于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至少能占到六成因素。近年來,伴隨世界環境保護浪潮的興起,我國提出了“中國綠”這一先進生態文明思想與綠色發展理念,充分利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過去的17年的時間里,中國新增綠色面積的42%來自植樹造林,極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森林為地球之肺,也是生態平衡的支柱,其所具備的功效是巨大的,也是豐富的,比如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以及凈化環境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而森林生態、經濟以及社會效益的實現,依賴于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經營,編制森林培育、保護及利用的中長期規劃尤為重要。
2華安縣森林覆蓋情況
華安縣地處福建省南部,漳州市北端,帶著“全國示范縣”“國家生態縣”以及“生態功能縣”等多項殊榮,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然成為一個亮麗的名片。截至2018年年底的統計數據來看,華安縣林地面積為101000.87公頃,全縣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2.73%,縣建成區森林覆蓋率33.75%,縣建成區綠地率39.9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84平方米,形成整個縣域范圍內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綠色生態網。
3華安縣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和管理存在的問題
森林經營方案囊括有森林經營的各個方面,其不僅是林業生產單位編制各種林業計劃及作業設計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和評定生產成果的重要標準。與此同時,科學與合理的森林經營管理也必不可少,其是現代林業建設的永恒主題,也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基礎。目前,華安縣林地資源總量較大,而且林地的利用率也在不斷提升,與之相對應的管理也在有效跟進,逐步實現規范有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目前華安縣林地保護利用仍存在一定的問題,而這也集中反映出現階段經營方案編制和管理所存在的問題。
3.1缺乏林地保護利用科學依據
目前,華安縣仍然缺乏一個整體性、統一性規劃,對于林地的保護大多只是被動地滿足用地單位的需要,并不能夠做出足夠主動性、適應性的調整,可以說缺乏林地保護利用的科學依據,加之林業經營的長周期性,一旦發生失誤的情況,那么很容易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乃至對于整個地區的林業發展將會構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3.2林地保護與林地利用之間的沖突突出
受現階段我國土地政策的影響,對于土地尤其是耕地,給予極大的保護,由此一來耕地的可供建設資源就十分有限,甚至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那么,相對應的各類建設用地則又勢必會向林地轉移。而此時,林地保護與林地利用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會越來越突出,林地不僅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而且還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于建設用地的需求,目前仍不能對兩者做以有效權衡與協調發展。
3.3林地保護與林地整理之間的沖突突出
由于相關部門的管理與認知存在不足的原因,導致在一些山區下部和丘陵中下部地帶存在交叉重疊之處,而且受各部門所不同的概念與認定的不同,又會導致管理的混亂,缺乏一個統一而明確的標準和指導。與此同時,在耕地嚴控政策及建設用地獎勵機制作用之下,國土部門通過整理土地來獲取耕地以此來換取建設用地增量指標,尤其是針對一些丘陵及緩坡地塊,而這些地塊當中所包含的林地如經濟林地則會被整理。由此一來,林地保護與林地整理之間的矛盾沖突仍然存在甚至是越發突出?;谏鲜鋈c突出問題的論述,可見目前華安縣對于林地的保護過程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與此同時也反映出現階段經營方案編制得較為籠統不夠細致,而且管理工作也有待提升。
4華安縣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和管理的對策
4.1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
新時期,應充分結合華安縣自然生態與經濟社會所客觀存在的具體條件,基于林地落界成果及落界補充調查成果,進一步構建并充分利用華安縣森林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及其功能,針對華安縣森林資源的特點加以科學分析,對于全縣經濟及社會發展對林地的需求加以預測規劃,對于林地可供給能力以及資源的動態變化趨勢進行綜合分析。最終,制定科學有效、切實可行的林地保護利用的具體目標,以及對林地的利用、保護及開發所相對應的時間與空間上的安排加以編制。具體來講,文章認為可以將華安縣林地劃分為以下四個不同的區域,即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重點開發區以及優先開發區。針對各個區域,開展有計劃性、有針對性地科學保護與利用。
4.2有效緩解林地保護與利用之間的沖突
為有效緩解林地保護與利用之間的沖突,就必須要做出相關具體的、明確的、有效的規定與辦法,嚴格按照規定與辦法來實行。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一是積極推進一系列生態工程項目建設,比如加速推進森林公園、礦山治理以及在拋荒地開展退耕還林等,以此來進一步拓展華安縣綠色生態空間的同時,使林地面積得以大幅補充。二是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其中尤其是針對林地保護的普法宣傳活動,將設計林地征占用管理的各項法律法規基于各種各樣豐富而靈活的宣傳方式來告知于普通群眾、建設用地單位等,使大家認識到保護林地就是保護自己賴以生活、生存的環境。三是要依法追求乃至處理一些違法行為,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林地,比如基于《森林法實施條例》等相關規定,來對違法占用林地的項目給予處罰,對于非法占用林地的相關項目堅決予以關停,而在此過程當中各鄉鎮林業站要積極而充分地發揮監督檢查的作用,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上報,以此來有效提升華安縣林地保護管理水平的同時,保證林地得以依法使用。
4.3提升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的質量
編制森林方案的質量的高低,不僅會影響方案本身的實施,而且還會直接決定著方案最終的實施效果。而提升編制森林經營方案質量,則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其一,要保證各項基礎數據資料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即要實事求是地依據林情、局情等來編制出具有可靠性、可操作性以及適用性的方案;其二,要注重整體性、長遠性的部署與規劃,既要立足于當下實際,又能夠做到高瞻遠矚,同時還能夠遵循并落實因地制宜以及分類指導等原則;其三,要進一步加強編制森林經營管理方案人員的整體素質及技術水平,這也是編制森林經營方案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4.4借助科技及時掌握與變更林地信息
比如,可以借助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加速推進林地保護檔案管理制度,將林地及林木的所有權、使用權加以調查并輸入地理信息管理系統的同時,對于林地利用或變更的情況要加以動態監測與記錄。這樣一來,可以更為準確、真實而及時地掌握全縣林業利用動態變化及規劃實施情況。當然,在此過程當中,針對違反規劃的行為,既要做到及時發現,又要做到及時糾正甚至處理。具體來講,可以借助數字影像信息技術,構建華安縣森林資源分布一張圖、資源數據一個庫以及資源管理一個系統的建設的一體化檢測系統。
5結論
總而言之,華安縣森林生態、經濟以及社會效益的實現,依賴于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經營,與之相對應的有關編制及管理工作則必須有效跟進。今后,相關研究與實踐應向著更深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章禮拐.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技術探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9(5).
[2]王玉峰.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的主要技術環節[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9).
[3]王芳.淺議森林經營方案在編制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J].林業勘查設計,2018(5).
[4]王麗麗,李衛忠.森林經營方案編制中的沖突與協調[J].林業資源管理,2014(10).
[5]米平.以林業生態建設為契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J].中國市場,2014(8):115-116.
作者:陳小娣 單位:華安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