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急診臨床帶教目標管理模式應用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對目標管理模式在急診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和比較。方法選擇醫院急診科接收的50例臨床實習生作為本次研究的納入對象,選取時間段為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間,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目標管理組和常規帶教組,每組各有25例。采用常規帶教方式對常規帶教組進行臨床帶教,采用目標管理模式對目標管理組進行臨床帶教。在帶教完成后,對兩組實習生的臨床帶教質量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目標管理組的理論知識評分和操作技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帶教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帶教組的帶教滿意度為72.0%,目標管理組的帶教滿意度為96.0%。目標管理組的帶教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帶教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目標管理模式對急診科實習生進行臨床帶教效果確切,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而且實習生的帶教滿意度更高。
【關鍵詞】急診;臨床帶教;目標管理模式;常規帶教;教學效果;帶教滿意度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醫療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在醫學中急診科屬于搶救危急重癥患者的主要場所,急診科在面對病情危急患者的時候需要進行迅速搶救,從而實現搶救患者生命以及保證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因此急診科的醫療服務水平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由于急診科的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急診科醫生必須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較廣的知識面,而且還面臨著勞動強度大和工作量大等問題[1]。只有針對急診科臨床實習生進行科學、系統的帶教,才能夠使其滿足急診科對臨床醫生的要求,為急診科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后備力量。目標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將順利實現目標作為目的,對執行目標任務進行科學合理的分解,從而確保圍繞著目標開展各項管理活動的一種模式。基于此,本文特選擇本院急診科接收的臨床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并研究了目標管理模式在急診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急診科接收的50例臨床實習生作為本次研究的納入對象,選取時間段為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間,按照硬幣法將其劃分為目標管理組和常規帶教組,每組各有25例。常規帶教組中有12例女性,13例男性,在年齡方面最上限為25歲,最下限為20歲,平均年齡為(23.1±1.2)歲;目標管理組中有12例女性,13例男性,在年齡方面最上限為24歲,最下限為20歲,平均年齡為(22.9±1.4)歲。兩組實習生在上述基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實施組間比較的基礎和條件。
1.2方法
采用常規帶教方式對常規帶教組進行臨床帶教,主要為對帶教實習生進行一對多的教學,講解關于急診急救的相關理論、技能和各種實踐操作,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及時耐心的回答,同時進行經驗傳授和臨床查房帶教等,同時進行專題講座和相關病例討論等[2]。采用目標管理模式對目標管理組進行臨床帶教,主要方法如下:以實習生為帶教主體,以帶教老師為帶教主導,將帶教核心確定為教學目標,然后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實施帶教,以實綱為依據將整個教學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輔助階段:帶教老師要幫助實習生對整個醫院的環境進行熟悉,使其了解醫院的病房分布和其他結構,掌握工作要求、用藥情況和醫療器械的使用方法,使其初步掌握醫院的各項規定和制度以及醫生的職責[3]。帶教老師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向其介紹實習的計劃和目標,通過日常教導和知識講座等方式使其掌握急診科常見的疾病和診斷、治療、處理方法,使其熟悉這些疾病的臨床表現和癥狀,同時具備相應的治療技術[4-5]。(2)強化階段:要讓實習生將輸液的流程和無菌操作技術掌握好,并且在臨床應用中做到理論聯系實踐,熟悉正確使用各種儀器的方法,掌握全方位的健康知識,掌握急診的各項工作流程,熟悉并掌握使用和管理各種急診物品、設備和藥物的方法,掌握搶救各種危急重癥的技術,掌握救治各種急性創傷的方法,從而可以將優質的治療服務提供給患者[6]。在日常學習和工作過程中,要求實習生要認真完成教學任務,并且在帶教老師的指導和輔助下從事具有較大難度的臨床工作,進行強化培訓,具備能夠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和技術[7]。(3)鞏固階段。在這一階段要求實習生能夠獨立地進行各種常規的醫療。帶教老師要以實習生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為依據有針對性地對其實施強化訓練,通過情景模式教學等方式使其專業知識水平得以強化和鞏固[8-9]。
1.3評價指標
對兩組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評分(滿分為100分)進行觀察和比較,同時對兩組實習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和比較,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其中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總滿意率。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1.0軟件包處理兩組數據。計量數據和計數數據分別采用(x±s)和例(%)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目標管理組的理論知識評分和操作技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帶教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帶教滿意度
目標管理組的帶教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帶教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討論
傳統的臨床帶教方式缺乏目標性,很難將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向和指導內容提供給實習生,因此隨意性和盲目性均比較大,在具體的帶教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是從自身的經驗出發,忽視了實習生的需求,因此很難取得理想的帶教效果[10-11]。所以,必須要積極地探索出適合當前臨床需求的帶教模式,保證臨床帶教的實效性,提升臨床帶教質量,進一步充分地滿足當前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目標管理模式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目前在臨床帶教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在急診臨床帶教中應用目標管理模式可以使帶教老師和實習生都樹立明確的目標,帶教老師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進行帶教,實習生以學習目標為依據進行學習[12-13]。帶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圍繞著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為依據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并且立足于不同的教學階段調整教學思路,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還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業務能力;此外,目標管理模式還可以將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有助于培養實習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地保證臨床帶教效果[1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常規帶教方式對常規帶教組進行臨床帶教,采用目標管理模式對目標管理組進行臨床帶教,結果顯示,目標管理組的理論知識評分和操作技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帶教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帶教組的帶教滿意度為72.0%,目標管理組的帶教滿意度為96.0%。目標管理組的帶教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帶教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明,采用目標管理模式對急診科實習生進行臨床帶教具有很好的效果。李晶[15]在研究中發現,實施目標教學法實習醫生教學滿意率為98.0%,高于實施常規教學法的實習生滿意率84.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目標管理教學法對于提高實習醫生帶教滿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印證了本文的研究觀點。綜上所述,采用目標管理模式對急診科實習生進行臨床帶教效果確切,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而且實習生的帶教滿意度更高。
作者:崔守永 馬鋒振 單位: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