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功能與形式的協調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黃益工 單位:酒泉市房地產管理局
十三到十五世紀風靡歐洲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以高聳入云式的尖頂和巨大斑斕玻璃畫的窗戶聞名世界,代表作品是巴黎圣母院;具有鮮明宗教色彩的拜占庭,以圓形的屋頂而著名,圣索菲亞大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而中國的古典建筑大部分講究對稱和諧之美,但是就中國的古典建筑而言,中國南北方建筑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北方皇家建筑恢弘,講究金碧輝煌,而南方建筑更多的是纖巧和玲瓏等等。正是有著這些建筑形式的多樣,才為世界增添了更多的美感和藝術。
要想做到功能與形式兩者完美的融合,我們要了解影響建筑功能與形式的因素是什么?
政治因素影響建筑的功能與形式,特別是古代,比如中國的故宮,在明清是統治者居住和辦公的地方,故宮的恢弘壯美、豪華輝煌是當時統治者的要求,是統治者權利的象征;再者統治歐洲的宗教,建筑風格上體現宗教色彩較為濃厚,世界聞名的建筑比如圣母巴黎院和圣索菲亞大教堂都是宗教建筑。這些建筑更多展現的是政治含義和象征功能,同時留給后人的是美的形式享受。
經濟的發展也是影響建筑功能與形式的一個重要原因,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是建筑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基本的催化劑,由于工業進程的加快,城市不斷擴大,人口的大幅度增長,需要人們來解決生產廠房問題和不斷成為城市人的住房問題,建筑形式就相對簡便化了。經濟因素使建筑的功能性方面更加突出,符合人們的要求。因此建筑的功能與形式必須符合經濟的發展。
地形地貌是建筑場地的基礎,提供給建筑空間。建筑要遵循地形呈現的基本格調、輪廓和植被的覆蓋等。中國很多的山地建筑是沿坡地建筑樓梯,根據地形建筑適合人類居住又環境優美的美麗村寨。再者影響建筑功能與形式的是氣候因素,比如,中歐和北歐由于冬季降雪多,屋頂設計成尖形就是用來減輕積雪的重量,墻比較厚來保暖;而炎熱地區由于天氣熱,一般都設有遮陽和納涼的功用。中國古典南方建筑飛揚的屋檐是解決雨水下泄的問題,同時這種形式也給人們呈現活潑的建筑形式。
由于建筑的功能與形式各有特點,影響建筑功能與形式的因素也有很多,因此建筑功能與形式的關系是很復雜的,在建筑時,不應將兩者分離,應該綜合在一起考慮,設計平面時,應將建筑的外在形式充分考慮在內,在建筑外形時,建筑的功能也應存在設計者的腦海中,做到兩者的協調統一。我們要矯正過度走向形式化的建筑,由于現代人對于審美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建筑重視形式,過度想用形式來取勝,吸取人們的眼光。不能忽視功用性,比如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特別是建筑的抗震性這些都不能忽視,這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正如沈祖炎說:“建筑以造型為出發點,講求視覺沖擊力,這說到底是一種純粹的形式主義,這是雕塑師在做建筑”。建筑功能與形式的統一要尊重客觀規律,符合經濟發展和自然客觀因素,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美而忽視客觀制約因素,要保證建筑的功能。更有甚者,連美的形式都不存在的建筑,美國建筑師選出的“世界上最大的丑東西”為英國的千年穹,耗費巨資,俗稱耗資無底洞被認為是畸形建筑,現在沒有得到利用,而且維護費用的逐年增加,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因此一個建筑要想成功必須做到尊重客觀規律,做到功能和形式的統一。
建筑的功能與形式是不能割裂開來看的,因此,設計一個建筑要充分考慮建筑功能與形式的融合,并且尊重客觀規律,讓建筑給人們帶來實際的功用的同時獲得審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