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藝術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學校策略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藝術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分支,是培養具有較為扎實的藝術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具有一定文化通識知識的技藝型人才的教育。修訂完善學校章程,增強學校自主發展能力。推動教師、教材、教法三者融為一體,形成藝術特色人才培養系統。要實現人才培養、藝術創作、社會影響的良性循環,江蘇藝術職業教育還任重道遠。
引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今年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對職業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藝術職業教育具有職業教育和專業藝術教育的雙重屬性,是培養綜合應用型中高級文化藝術人才的專門教育。為江蘇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培養了一大批技藝型文化建設人才,是江蘇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支撐。藝術職業學校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于歷史原因和藝術人才培養的特殊規律,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在學校辦學條件、辦學資金、教學運行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以清晰的目標定位積極引領發展
1.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推進新時代學校思政工作創新。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建立政校黨建聯系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2.完善學校規劃體系,建立目標標準鏈閉環管理機制。完善學校規劃體系目標標準鏈,動態調整目標與標準;落實教學部門和職能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加強過程監控,實行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明確機構職責與崗位標準、工作流程,提升服務滿意度;改變管理模式,推進內部治理的模式轉變。3.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學校每個部門、每位教職員工都有育人職責,都要參與其中,特別是要將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擺在更為重要的位置進行統籌謀劃,以制度、體制、機制三者的關系為出發點,加強制度建設,積極搭建框架體制,不斷完善學校“三全育人”管理體系,形成閉環管理系統,構建“三全育人”長效機制。
二、以扎實的基礎能力更好保證發展
1.大力推進學校基本建設。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以信息技術與藝術類教育深度融合為著力點,以學習方式轉變和教學模式改革為核心,以提高師生信息素養為重點,遵循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充分考慮藝術類專業教育信息化的特色,構建具有藝術學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實現校園網絡安全、運行穩定,管理智能化、學習個性化、校園生態化格局。2.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施新職師工程,改進師資培養培訓模式,突出職教類型特色,按照藝術職業教育的規律和需求,加大師資后備力量培育,構建類型特色鮮明的教師培養體系。邀請行業參與本領域專業教師培訓內容設計,構建新教師培養體系,將教師創新能力、外語交流能力、國際前沿視野等基本素養有效提升。
三、以規范的過程管理有效提升發展
1.構建實施現代職業學校內部管理制度。根據建立現代職業學校制度和學校內部治理結構要求,修訂完善學校章程,增強學校自主發展能力。堅持貫徹為師生共同發展服務理念,創新組織架構,優化管理流程,迭代制度系統。落實在人事管理、教師評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權。深化二級(系部)管理模式創新,構建富有藝術職業教育特色的現代學校制度建設體系,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現代教育治理體系,相關管理模式向國內外同類藝術學校輸出。2.深化落實“教師、教材、教法”改革攻堅行動。“三教”改革是落實“職教20條”根本要求,也是職教“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高質量發展關鍵在師資、核心在課程,突破在教學。從學校層面看,為教師“賦能”,可采取建機制、搭平臺、壓擔子的做法。推進教材改革和創新,就是要推進課程建設,以課程建設為抓手,按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大綱、編寫或開發教材的邏輯順序進行。教法改革,核心是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即建立適合不同專業群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3.加強學校過程管理的質量監控。一是認真總結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和管理平臺的管理經驗,完善平臺管理制度,確保數據采集源頭的唯一性、正確性,強化平臺功能的作用發揮。二是建設校本數據中心,實現校園數據互通共享。加快系統對接,消除信息孤島,實現業務系統數據實時互通、共享,實現一站式訪問,建成功能強大的智能化信息平臺。三是建設多功能業務平臺,發揮質量診斷預警作用。從業務應用系統(辦公、人事、教務、學生、就業、科研、設備等)獲取數據,按學校基本辦學指標、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等各類數據,實現關鍵指標預警,實現縱橫比對。
四、以優質的辦學績效和社會服務全面檢驗發展
1.提高藝術職業教育適應性,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在專業設置方面,要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現實需求,根植于市場需要和工作標準,讓專業與產業“聯姻”、教師與企業“結親”、學生與崗位“配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在課程體系方面,通過課程內容與項目化課程模塊的科學搭建,把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融入課程體系,培養知識扎實、能力過硬、綜合創新能力突出、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在校園文化構建方面,以新時代中國特色思想為引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發揮江蘇樣板示范引領,遵循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建立標準體系,完善專業標準、課程標準、教師發展標準、學生發展標準、服務保障標準,通過營造質量文化氛圍、常態化標準機制建立、績效考核的導向作用等,全面提升師生員工的質量意識、參與意識,使質量工作融入到學院的每個師生員工的日常工作之中,真正實現三全育人氛圍。提升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和國際化辦學水平,提升藝術職業教育反哺地方文化經濟發展和社會服務能力。
五、以系統的質量標準持續推動發展
1.提升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探索構建江蘇藝術職業學校建設質量標準。完善以章程為核心的規章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深入推進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將標準化建設作為突破口,建立健全學校設置、師資隊伍、教材教學、實習實訓、信息化、安全等標準;深化評價改革。2.推進提質培優和增值賦能,聚力提升江蘇省藝術職業學校的高質量發展。扎實落實“提質培優”行動計劃,根據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優化專業結構布局,積極探索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評價辦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一方面健全政府各級配套經費支持機制,確保項目扶持資金落實到位,解決行業辦學瓶頸;另一方面靈活人才引進機制,開通藝術職業學校柔性引進專業教師綠色通道;第三方面就是在教學研究、師資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創新合作模式,實現互利共贏。培優則重點要打造一批藝術職業教育發展的樣板和品牌。
六、結語
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背景下,江蘇藝術職業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在江蘇經濟文化和社會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要實現人才培養、藝術創作、社會影響的良性循環,江蘇藝術職業教育還任重道遠。學校要認真把握當前發展的大好機遇,創新體制機制,以專業特色為基礎,做好各門類學科的融合與協同發展;以內涵建設為根本,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深度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更好地服務和助力江蘇強富美高強省目標和高質量發展建設步伐。
作者:張茹 單位:常州藝術高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