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現狀及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讀者對心理學圖書的需求巨大,其中引進版又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本文對我國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出版的現狀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總結,并且對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存在價值、快速發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重點問題進行了詳盡的分析,最終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我國引進版心理學圖書未來發展的趨勢和建議,以期促進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市場的規范,提升本土心理學圖書品質。
關鍵詞: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存在價值;發展原因;問題;發展趨勢
一、引言
人們的心理現象各不相同,在心理方面的需要也是多元的,因此構成了對心理學圖書的巨大需求空間,其中引進版圖書占據了較大市場份額。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發展較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到2000年左右處于啟蒙階段,2001-2005年處于初步發展期期,2006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整體來看,近幾年來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碼洋比重基本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收益水平也高于全國整體市場的平均水平。
二、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現狀
筆者統計了當前國內兩大圖書電商中心理學圖書的排行榜,發現前100名的圖書中分別有77%和67%為引進版,由此可見讀者對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認同。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品牌效應也很明顯。與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合作的“萬千心理”,與人民郵電出版社合作的“新曲線”,與浙江人民出版社合作的“湛廬文化”和與機械工業出版社合作的“華章心理”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萬千心理”主要以心理學專業教材為主,推出了“心理學導讀”等系列,從品種數量來說,占據了國內出版機構中的首位。“新曲線”出版的《心理學與生活》已經再版到第19版,即使普通讀者也對這本書有所耳聞。“湛廬文化”緊追當下熱點,對腦科學等硬核科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華章心理”的重點立足于普通讀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這幾個圖書品牌成功引起了國內讀者對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關注,使心理學圖書快速發展為社科書中舉足輕重的部分。
三、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存在的價值
(一)學科發展的客觀原因1897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辦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代表著科學心理學的創立。此后,華生、鐵欽納、斯金納、弗洛伊德、阿德勒等心理學家不斷改寫著心理學的發展,西方心理學在理論和實踐上都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而直到20世紀初期,中國才逐漸開始對心理學學科進行系統的建設,可以說,西方心理學對中國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二)社會需要的主觀原因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然而,很多人對心理咨詢仍持抵觸態度,加上國內心理咨詢行業魚龍混雜,人們更習慣從心理學圖書中尋找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方法。此外,國外作者的思維方式更加開放,他們的作品更具實用性和操作性,而這正是國內作者的不足之處,因此無論是心理學專業人員還是普通讀者更傾向于選擇引進版心理學圖書。
四、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獲得快速發展的原因
(一)出版門檻不高心理學圖書市場的出版門檻不高,加上高于整體市場的平均收益水平,吸引了很多出版社的競爭。根據開卷數據顯示,僅2009年就有520家出版社參與到心理學圖書市場的競爭中。而引進版圖書的操作相比國內原創作品也并不十分復雜,只要選好品種,找好譯者,簽完合同,完成備案審批制度就可以進行。因此,在高收益的吸引下,越來越多的出版社開始引進心理學圖書。
(二)圖書收益率巨大引進版圖書的出版不僅給出版社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為出版社帶來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以人郵社為例,《心理學與生活》(第19版)、《社會心理學》(第11版)等引進版圖書的出版奠定了人郵社在心理學圖書市場的龍頭位置,也成為讀者心目中的金字招牌。其他出版社在看到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巨大潛力后,也紛紛參與進來,不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出版物。比如,有的出版社著力于重新打造心理學名著,有的出版社對準名家新作,有的出版社專攻普通讀者遇到的日常心理困擾。
(三)出版環境適宜改革開放后,我國加強了國際間的溝通交流。在圖書出版領域,越來越多的引進版圖書進入國內,豐富了讀者的視野。隨著國內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學生出國留學的浪潮,心理學的普及都推動著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迅猛發展。
五、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存在的問題
(一)“拿來主義”是否具有本地適用性對于引進版圖書如何尋找選題這個問題,很多編輯習慣性地關注國外暢銷榜單上的排名。但由于文化上的差異,國外讀者需要的讀物,國內讀者不一定需要,適合外國人的心理調節方法也不一定適合國人。只靠“引進版”的金字招牌吸引讀者是一種非常不負責的做法。美國心理學家Gilliland認為,人的心理具有文化差異,只依靠我們自己的經驗和理論判斷是不夠的。我們只能讓中國讀者自己判斷,書中所提供的內容是否適合他們。因此,出版社在引進心理學圖書之前,需要請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編輯進行全面的閱讀,選出更適合我國讀者的作品。
(二)圖書質量參差不齊當前的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市場中,教材的出版流程日趨完善,出版社請心理學行業內專家承擔翻譯工作,并進行最終的審稿,如中國心理學會前會長樂國安參與了《社會心理學》的翻譯工作。但一些實力較弱的出版社過分追求市場效益,在無法聘請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譯者情況下,隨便找來一個懂英語的人就進行圖書翻譯,或者由多個譯者共同翻譯一本書,甚至有的出版社為了加快出版流程,采取邊翻譯邊發排的做法。一些出版社以譯者“文責自負”為借口,忽視了對圖書質量的監督。在譯者不專業的前提下,也沒有具有心理學知識背景的編輯對圖書質量進行把關,導致出版的圖書與原文意思大相徑庭,漏洞百出。
(三)無良競爭的存在一是,公版書市場的無良競爭現象嚴重。以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一書為例,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30家出版社出版過這本書,定價從1元到64.8元不等,存在嚴重的惡性競爭,其中不乏很多粗糙的譯本。究竟選擇哪個版本才是權威的,給讀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二是,國內跟風現象嚴重。一些新穎的題材常常出現引進版圖書開創、本土作品跟隨的態勢。以《心理學與生活》為例,自新曲線出版后,不少于10家出版社以《心理學與生活》為名出版圖書。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既大大損害了原出版社的利益,也使得市面上的圖書同質化越來越嚴重。三是,引進版圖書普遍只給國內出版社5年的版權期。前一家出版社過了版權期以后,這本書又被另一家出版社買下版權重新打造,不僅更換了譯者,還會把書名和封面設計重新包裝。這使得讀者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下同樣內容的書,傷害了讀者的利益。
六、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未來趨勢
(一)重視細分市場根據當代人的心理狀況可以看出,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群體更易出現不同的心理問題,因此人們對于心理學圖書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市場細分是一個必然趨勢。一方面,教材引進要盡量選擇國外的權威版本,要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能幫助心理學專業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外心理學的概況,促進我國心理學學術水平的發展。另一方面,面向普通讀者的心理學圖書要具有較高的實踐價值,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加強心理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更有針對性地滿足讀者的心理需求。
(二)提升圖書水準當前,出版業對圖書的外在包裝日趨精美,博眼球的書名加上漂亮的封面設計就能吸引很多讀者購買,但圖書的內容質量才是一本書的精髓。針對當下引進版圖書常見的翻譯問題,出版社應多花心思,聘請專業的翻譯和編輯團隊,提高譯者和編輯的待遇,保證圖書的質量。
七、結語
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在社科圖書市場中占據很大的比重。出版社既要跟隨市場熱點,不斷開拓出版領域,又要重視圖書質量,切不可因為過于追求市場效益而拋棄出版圖書的意義。分析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在中國備受追捧的原因,對規范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出版,提升本土心理學圖書品質都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常玉軒,劉麗麗.心理學引進版圖書的歷史、現狀與發展前景[J].科技與出版,2016(5):129-131.
[2]馬立玲.譯林出版社引進版圖書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4.
作者:陳曉冉 單位:中國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