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析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即雙創教育在高職院校與專業教育融合的現狀和問題,研究提出研究方向、方法和實踐路徑,結合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旅游商貿分院開展的雙創教育,提出“四系聯動”方法并展現成效。
關鍵詞:高職專業教育;雙創教育;高職院校;學科建設
1引言
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外職業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比較早,通過國家層面的引導與政策保障引導雙創教育發展,鼓勵學生創業加強學科建設、孵化公司,包括“創業美國”計劃、德國的“EXIST”計劃、韓國的“創業支援中心”、英國的“三明治課程”、法國失業創業補貼政策等。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需要,國家通過出臺一系列的政策,鼓勵推動雙創活動的開展。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針對大學生雙創,2010年教育部制定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雙創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使得中國雙創教育從20世紀90年代末逐步經歷了萌芽、探索兩個階段后真正走向快速發展階段;2020-07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重點就如何持續激發市場活力、保住市場主體提出四條舉措,有針對性地推出了包括支持畢業生創業就業等政策。宏觀政策環境不斷優化,社會效果顯著,以大學生創業者為主體的雙創網絡正在形成,雙創扶持政策的調控、引領、激勵和保障功能充分發揮。與目前如火如荼地在全社會開展的雙創局面不協調的是中國高職雙創教育的現實境遇:①全社會對高職院校與高等院校存在理念偏差,很多人在心里和現實上對二者定位有一定界限,容易忽視高職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導致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上忽視雙創內容。②高職院校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學校課程設置方面重專業輕雙創,大多教師也缺少雙創經驗,高職教學標準、人才培養方案較少,包括雙創內容。此外,實施雙創教育的實際操作性也有限制,導致了兩種教育互相隔離、融合性不足。③很多高職院校在雙創研究、工作管理、教學模式和創業基地的建設中忽略了它們的相關性,采用分別獨立的工作模式,對雙創教育的管理有待調整,以避免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因體系嚴重分離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因此,需要通過研究影響高職院校雙創與專業教育的相互融合的因素,提出修訂、調整、完善雙創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體系等相關任務,以便深入全面開展雙創實踐。
2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中專業與雙創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專業與雙創教學融合意義的研究,如王艷蓓從理論上闡述了高職教育中雙創的內涵;楊家喜辯證性地闡述了高職院校雙創與專業教育的關系,提出二者融合的價值,提出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②雙創與專業教育評價機制的研究,比如孫海濤提出差別評價模型下歸類與簡化的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評價體系,鄺允新提出構建科學、系統、動態的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評價機制。③教育實踐中雙創融入專業教育的研究,比如陳文偉論述了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對國際商務專業的重要意義,基于跨境電商的從文化、理念、機制、師資、課程方面闡述融合的機理,分析了專業內嵌入、跨專業、跨學校聯合嵌入、社會化嵌入以及學生自主創業等融合模式;黃恒宇提出從教學內容及考核體系更新入手安排高職院校雙創和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在材料專業的實踐,結合師資隊伍建設安排學時,建立培養模式;呂達以兩種教育有機融合的發展現狀為切入點,結合高職院校電子創新工作室,分析專業與雙創融合教育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和途徑,以促進二者的融合。相關文獻都表明,通過一系列體系設計和系統關聯,可以解決高職院校開展雙創教育的發展瓶頸,協同發展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問題,指導支撐開展雙創教育和實踐。
3研究方向
結合中國高職院校學科設置和專業特點,對照開展雙創教育研究的目標,探索出可付諸實踐的雙創教育體系,有機融入專業教育,促進二者共同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①宏觀理論分析研究。結合國家雙創相關政策,做出雙創教育與高職院校專業教育的融合趨勢分析。②指標創建的體系研究。結合教育目標進行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評價,開發出相關評價指標,創建評價體系。③教學組織形式研究。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專業設置,研究把雙創教育納入教育體系。④調整辦法研究。研究雙創課程設計、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辦法。⑤運行機制研究。研究相對完善的雙創教育運行機制。⑥引導舉措研究。研究引導高職雙創的健康發展的舉措。⑦資源結合研究。研究高職院校與社會、企業資源結合,建立長期共贏合作和模式,依托社會、企業解決資金和硬件問題、與企業共享科研創新成果、共同發展的機制和路徑。⑧載體建設研究。研究在學校建立雙創載體的可行性和實踐中的運營模式。在開展這些研究的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要基于對政策、社會、行業的綜合全面分析,在總結歸納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找到高職院校雙創的普遍規律和顯示問題;②要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目標和特點,根據各系的培養方式和就業去向等因素,分析將創新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活動的可行性,提出相關建議供教務處參考;③要在合理雙創課程設計的基礎上設置相關運行機制和發展引導辦法,以求專業課程與雙創教育課程的融合;④要嘗試在學校設立眾創空間或專業孵化器,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開展雙創時間活動,為下一步實習、走上社會工作崗位打好基礎;⑤要努力開拓社會資源建立合作,引導雙創實踐與專業融合,使雙創成功概率不斷提高。
4研究方法與雙創實踐
研究通過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采用不同方法開展研究。
4.1采用文獻法
可以根據分析有關文獻、研究成果得出國家和行業發展現狀等共性結論,發現高職院校雙創的共同問題,以便結合學校特點尋找新的思路。
4.2采用觀察法
可以根據研究任務和學校專業教育的特點,掌握基本情況,弄清楚問題,準備研究需要的材料和條件,以便能正確地找到問題、得出結論、做出計劃。
4.3采用調查法
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方式,了解學校教師和學生對雙創的真實需求,從實際調查情況中尋找發現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比對研究結論、調整計劃。
4.4行動研究法
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工作,針對專業教育和雙創教育實踐中的問題,要根據計劃—執行—評價—修改這一流程,往復循環、不斷修正以解決實際問題。以作者所在的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旅游商貿分院為例,研究組前期走訪了同類高職院校和社會設立的眾創空間、孵化器等機構,調研了相關機構的組織設置、運營模式、發展瓶頸、資源需求,結合學校專業設置、學生就業等洽談雙創教育的方向、特點和課程設置,從課程設計、人才培養方案、運行機制、路徑設計、校企合作、載體建設等方面著手。研究采用“四系聯動”方法,對學校所劃分的四個系——信息系、商貿物流系、酒店管理系、旅游系的公共課、專業課進行調查分析,對四系教師和學生進行訪談了解真實情況,制定四系聯動行動方案和實施計劃,通過學校批準后再開始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動態調整,在專業教育和雙創教育融合實踐中不斷檢驗發展,確保落地實效、行穩致遠。研究對學校廣大師生開展雙創實踐有指導促進作用,研究的相關理論成果能伴隨著學校雙創實踐活動不斷發展更新、迭代升級,在學校的專業教育中有效融合了雙創教育。例如,信息系物聯網專業開展了“創意、創新、創業”課堂,在“創業初體驗”課程實訓的教學環節,老師采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自由組合成6個項目組,每個項目組有項目經理、財務經理、人事經理、技術總監、銷售總監等角色,讓學生潛移默化進入了角色的狀態中,激活他們潛在的創新精神。通過努力,學生們完成了公司組建、人員分工、產品設計、產品制作、銷售推廣等工作,學生們的奇思妙想一一得到了實現,比如超市智能購物車、多功能應援棒、家庭智能燈具系統、智慧帽等。優秀的硬件環境是基礎,教師的循循善誘,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也必不可少。學生們可以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通過各種創意課程,感受到專業的魅力以及創新的樂趣。
5結束語
未來,高職院校要通過教學方法和考核法改革,研究帶動促進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入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教育與實踐的一體化;通過結合逐步完善的雙創扶持政策,利用好相關部門提供的科研資源、雙創載體,支持學生雙創活動,培養學生雙創能力,使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大學生在創新創業的大潮中實現個人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艷蓓.高職院校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探索[J].職業,2020(2):65-66.
[2]楊家喜.高職院校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實踐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9(9):232-233.
[3]孫海濤,鞠永紅.基于差別評價模型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J].知識經濟,2019(17):21-22.
[4]鄺允新.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分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9):34-35.
[5]陳文偉.電子商務產業與商貿流通業的融合發展:影響因素及發展策略[J].商業經濟研究,2020(10):85-88.
[6]黃恒宇.論高職院校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以材料類專業為例[J].化工管理,2018(32):151-152.
[7]呂達,李科.高職院校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探索[J].智庫時代,2019(31):64-65.
作者:陳至燕 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旅游商貿分院